24 名外国人目睹南京大屠杀,留下珍贵资料证明日寇罪行

1937 年12 月13 日,日军攻占南京,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大屠杀开始。国民政府已迁都重庆,各国使馆纷纷撤侨,南京成为与世隔绝的地狱。有22 名西方人自愿留在南京,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保护了大约25 万中国人,并想方设法把日军屠城真相送出重围,使日本政府在国际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将大屠杀主要责任人松井石根及以下将校80 余人撤换回国。在南京城外栖霞山江南水泥厂难民营, 还有两名西方人保护了3 万多难民。

得到西方侨民救护的南京千千万万难民感激地称赞他们 是“ 活菩萨 ”、“ 守护神”。难民们说:“使中国人免遭彻底毁灭的惟一原因, 就是南京有为数不多的外国人。”

24 名外国人目睹南京大屠杀,留下珍贵资料证明日寇罪行

当时金陵大学历史系美籍教授贝德士全家正在日本度假,他非但不庆幸自己躲开浩劫,还与家人分别、冲破封锁只身回到南京。

1937 年11 月,日军攻陷上海,大举西进,直逼南京。金陵大学董事会董事长杭立武邀约留下的这些外侨,决定效法上海,成立南京“安全区”,供难民避祸。这是一块只有4 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区, 位于南京市西北角。

德国人拉贝被选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杭立武被推为国际委员会总干事兼安全区主任。后来杭奉命离开南京,总干事一职由贝德士继任。安全区为去除政权色彩,挂的不是青天白日旗, 而是民国初年使用过的五色旗;徽章上画着黑圈红十字。大批难民涌向红十字庇护的区域,后来居住难民人数达25 万。日军为使安全区崩溃,百般刁难米煤供应。为养活这几十万人,国际委员会成员一方面与日军谈判争取,一方面偷偷出城购买。贝德士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再吃面包,和难民一样喝稀饭,以节约粮食。

24 名外国人目睹南京大屠杀,留下珍贵资料证明日寇罪行

1938 年 1 月 23 日,费吴生获准离开南京,他将一份胶片缝在驼毛大衣的衬里, 带往上海。这份长达400 英尺、分为8 卷的胶片,放映时间达105 分钟,是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惟一影像文献资料, 由牧师约翰·马吉拍摄。

约翰·马吉 1884 年出生于美国一个律师家庭,1912年作为牧师被美国圣公会派往中国。南京大屠杀期间, 他担任国际安全区总稽查。目睹日军暴行,马吉感到一种“ 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痛苦”。

24 名外国人目睹南京大屠杀,留下珍贵资料证明日寇罪行

2007 年11 月初,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反诉日本右翼作家名誉侵权案一审宣判,日方败诉。审判中有一件重要证据即是马吉拍摄的纪录片,画面中有当时才8 岁的夏淑琴。她被日军连刺数刀昏死过去,待她醒来时全家9 口有7 人惨遭杀害,只有她和年仅4 岁的妹妹侥幸生还。当年,夏淑琴和妹妹到难民区进行难民申报。她的悲惨遭遇引起了马吉的注意。马吉去了中华门内新路口5 号——夏淑琴一家惨遭杀害的现场,用摄影机摄下惨状。70 年后马吉拍下的证据为夏淑琴讨回公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