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韩永先 北京报道
玻璃瓶罐业务收入占主营的比例持续上升,今年上半年已达96.65%,贡献毛利占到主营业务毛利90%左右,其中酒水瓶毛利贡献已占到玻璃瓶罐业务毛利的近80%,也就是说浙江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才府玻璃”)凭借“卖酒瓶”业务盈利,准备冲刺A股主板市场。
让人倍感诧异的是,上市还未通行,实控人已准备好套现,公司此次将公开发行新股和股东发售股份,合计不超过2400万股,其中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2400万股,公司股东发售股份不超过1200万股,即使按照2015年6月公司最近一次定增发行价5.8元/股测算,公司股东通过发售1200万股可套现6960万元。
募投预期如此虚夸
才府玻璃主要从事日用玻璃包装容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玻璃瓶罐和玻璃器皿。此次招股上市,公司拿出 “年产18万吨玻璃包装容器项目”和“年产6万吨玻璃包装容器项目”两个扩产项目,计划分别投资3亿元和1.2亿元,计划全部使用募资。
才府玻璃测算称,两个项目完全达产后,前者可实现年新增收入7.55亿元,年新增利润总额9200万元,年新增净利润6900万元,投资回收期 6.5年(含5年建设期);后者可实现年新增收入1.6亿元,年新增利润总额2746万元,年新增净利润 2052 万元,投资回收期6年(含2年建设期)。
等待5年全部达产以后,两个募投项目将可以实现年新增收入9.15亿元,年新增净利润8952万元。而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报告期,才府玻璃实现营收分别为1.94亿元、2.11亿元、3.09亿元、1.98亿元,净利润分别2882.23万元、3233.61万元、5010.67万元、3134.77万元。
照此计算,募投项目完全达产年将可以贡献相当于2017年3倍的营收,净利润近乎增长2倍。
才府玻璃回复《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表示,募投项目是在结合了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了风险因素的基础上作出的投资决策,可以提升公司产能、扩展业务,为将来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生产空间。募投投产,一方面能进一步增强公司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能扩展销售运输半径,将销售区域覆盖到东北,产能具备合理消耗的市场前景。
对于如何保障募投项目预期收益的实现,公司经营面临哪些重大的经营环境不利因素,才府玻璃却是闭口不谈。
对比同行业已上市公司德力股份(002571.SZ)和行业龙头山东华鹏(603021.SH)上市后的业绩表现和市场困境,不难发现,或许正是基于对市场前景不乐观的预期,此次包括实控人陈平安在内的股东才准备捷足发售套现。
德力股份2011年上市时,募投项目吹得天花乱坠,上市7年后,募投项目的预期收益都未达成,2015年和2016年,公司连续两年亏损6000万元以上,2017年公司被披星戴帽,目前已陷入卖壳的尴尬境地。
年销售玻璃瓶罐产品近6亿元的行业龙头,山东华鹏2015年登陆资本市场,产能全国布局,但是上市后即出现业绩变脸,2017年扣非后直接亏损,上市时各种“承诺”碎了一地,目前正谋求转型重组。
德力股份、山东华鹏在业绩变动说明中,均指向了行业比较突出的老问题,低水平供给过剩,高水平供给不足,弱小散、低质低价、同质化造成不理性竞争,地区性产能结构性过剩以及生产综合力成本不断增加;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的压力呈有增无减的态势;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应对突发危机的能力和手段仍然比较薄弱。
《华夏时报》记者咨询某大型券商分析人士获悉,根据国家“十三五”日用玻璃行业发展目标,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控制东中部及产能较为集中的地区新建日用玻璃生产项目,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将是行业面临的长期政策压力。
对于后来者的才府玻璃来说,这些都将是不得不迈过的门槛,公司也承认面临着行业竞争较为充分、同质化竞争、产能过剩的市场风险和环保节能政策趋严的监管风险。
粉饰业绩之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才府玻璃同样面临行业的各种困境,但是招股书的财务指标却明显优于行业甚至上市公司,遭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公司粉饰业绩的猜疑。
报告期内,公司绝对主产品玻璃瓶罐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30.07%、30.93%、29.23%和30.93%,大幅高于玻璃瓶罐产品用途、类型、生产流程和材料构成上具有较高相似度的行业龙头山东华鹏。
2015年至2017年,已上市的山东华鹏玻璃瓶罐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 25.40%、25.69%和 20.52%。需要指出的是山东华鹏2015年至2017年玻璃瓶罐产品售价每吨分别为1848.89元、1683.61元、1993.50元,才府玻璃分别为1690.15元、1615.10元、1659.98元,才府玻璃的单位售价不及行业龙头,但是毛利率却大幅领先,如何做到的呢?
才府玻璃回复《华夏时报》记者的疑问称,公司的业务模式、客户结构、销售规模、销售区域等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存在一定差异,毛利率存在差异是合理的。而记者查阅公司的招股书发现,合理性存在于公司高明的成本控制手段上。
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公司主营收入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9.09%、46.09%和 51.5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期间费用上,报告期才府玻璃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090.94万元、941.20万元、1506.56万元、1071.19万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6.37%、4.95%、4.88%和 5.40%,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销售职员薪酬费用率近乎仅为行业均数的十分之一左右;管理费用分别为511.96万元、674.62万元、673.02万元、285.93万元,管理费用率分别为7.95%、7.37%、5.20%、4.76%,而同期山东华鹏为8.33%、8.70% 、9.19%、10.23%,德力股份为13.29%、12.97%、13.34%、10.55%,管理人员的薪酬费用率仅为行业平均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招股书显示,包括公司董事长陈建刚在内的董、监、高人员的薪酬均在每年10万元左右,整个公司领导层的年薪才不过100多万元甚至不足其他公司一个高管的年薪。
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公司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却不见增加,费用率甚至不及具有可比性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数的一半,单此两项才府玻璃就可以每年减少近2000万左右的成本。
市场分析人士直指才府玻璃存在通过薪酬调节、存货管理等手法粉饰业绩报表之嫌。
閱讀更多 華夏時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