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曼施坦因等人的回忆录中声称二战德国的失败都是希特勒的错?

仁勇校尉


二战德国战败的确是希特勒的错。谁叫你有事没事去打苏联,没事去打英国、法国,谁叫你发动二战。所以作为德国的最高领导人竟然发动二战,那么二战的失败也必须由他来承担。



不过曼斯坦因将所有责任都推给希特勒就稍微有点过了。要知道在闪击西欧的时候。国防军的高级将领们都不怎么认可曼斯坦因以装甲部队从阿登山区突破英法的防线这一个战法,他们仍然沿用一战时期施里芬的“右勾拳”战法,但是唯独希特勒慧眼识金大力支持曼斯坦因以及古德里安的做法,从而保证了德国在西欧战事上的顺风顺水。


所以在进攻苏联之前,德国国防军的许多将领们对希特勒还是很佩服的。哪怕就在进攻苏联前期希特勒都经常听取国防军将领们的意见。不过从1942年的冬季作战开始后希特勒开始变得“昏庸”起来,特别是在库尔斯克会战时,希特勒一直要求等兵力全部聚集以及等待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的投入战斗才开始发动“堡垒计划”,而曼斯坦因则希望在苏军防线还没建立起来时突击苏联的防线,但是同样的德国的兵力也并没有完全聚集。就从此之后,希特勒就频繁的干预,做出了现在看起来是错误的决定。所以战后许多将领甩锅给希特勒,反正他已经死了,你也死无对证了,想怎么说还不得看你自己咯。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在整个二战里,希特勒下达的命令很多,其中肯定有些命令确实是错误的,但是有些命令未必是错误的。

比如先打基辅再打莫斯科,有意见认为这错失了攻打莫斯科的时机,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基辅不先打的话,侧翼有几十万苏军,德军也未必能集中力量攻击莫斯科。这一点一直有争议,哪个方案更正确,也不好定论。并不能说先打基辅再打莫斯科失败了,那么先打莫斯科再打基辅就一定能胜利。

有些则纯粹是乱扣帽子,比如敦刻尔克,战后一大批将领回忆是希特勒下令停止进攻的。但是却没人说这是因为A集团军的龙德施泰德将军先提出的,而龙德施泰德提出这一建议是因为掩护侧翼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上报, 不少于5个师的敌军在几百辆坦克的配合下对他发动进攻(实际盟军兵力为一个步兵营+1个坦克连),加上前线部队进展太快,指挥混乱。也没人提希特勒确实同意了龙德施泰德A集团军暂停进攻的要求,但是同时下达了北面的B集团军加强进攻的命令。只是B集团军没有及时发起进攻而已。

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想法是对的,战后就会按照自己思路提出来。第二种则是纯粹甩锅了,反正希特勒已经死了,说啥也不会反驳。



不沉的经远


曼施坦因元帅、古德里安将军、隆美尔元帅、博克元帅、莱布元帅、龙德施泰特元帅等等,每一位都是二战之中出类拔萃的德国将领,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既著有深厚的战争理论学,同时又兼具出色的战场指挥能力,都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

即便是拥有众多的战争人才,但战争最后输的却还是德国。



关于德国最后打输的原因,那些所有能够活着下来的将领比如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等,以及那些在战争尚未结束就已经丧生的将领比如隆美尔等,都一股脑的把战争失败的责任推到了希特勒头上。

希特勒当然要对战争的失败负全部责任,因为他是决定着德国前途命运的最高统帅,他不负全责、谁负全责?

但如果按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所说的希特勒要对战役的成败负全责的话,这就不得不说曼施坦因这些人有点推诿责任了,甚至说是一派胡言!



希特勒既然能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穷小子,一步登上德国最高元首的位置,此举足以说明他有一定的过人之处,不是人们所说的那样他只是一个出色的演说家、政治家和狂人。

其实他也是懂一定军事的,如果不是这样他怎么能担任德国的陆军总司令。

对于希特勒进行军事干预的事,特别是莫斯科会战时期,以博克元帅和古德里安将军,还有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和勃劳希奇元帅是对希特勒有着很大意见的。

这主要表现在希特勒命令中央集团军群暂停对莫斯科的进攻,调古德里安的坦克集团军南下配合南方集团军群合围苏联基辅守军,从而导致了莫斯科战役的失败。

其实,这是德国将领一厢情愿的胡说八道。

当时的德军如果不按希特勒的这一命令行事,后果比这还要严重。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苏军攻打柏林之前是怎样做的:

1945年1月的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主客服的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百万大军在20天的凌厉攻势中,向前挺进500多公里,直抵奥得河边。

此时的朱可夫面对的形势比1941年夏季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更为有利,他的先头部队距柏林仅60公里,只是一天的路程。

而这时的柏林防御空虚,朱可夫只要命令作为前锋的坦克集团军度和继续前进,拿下柏林似乎是轻而易举。但朱可夫为了消除敌军在东波拉美尼亚德重兵集团对其侧翼的威胁,断然停止向柏林前进,掉转兵峰歼灭这一集团。

为此苏军对柏林的战役推迟了两个多月,当四月份进行柏林战役时,德军已经完成了对柏林的防御准备工作。

结果是苏军对柏林的进攻打的是残酷而激烈,并为此付出了30万人的伤亡代价。

但在战后,参与攻打柏林的三位元帅朱可夫、科涅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在讨论朱可夫这一决定时,都一致的认为,朱可夫是正确的!


朱可夫这一决定,与莫斯科会战之前的基辅战役如同出一辙。

因此,德军将领把莫斯科会战的失败推到希特勒头上是不客观的。

其次是希特勒命令进攻苏联的高加索油田在战略上也不见得有错,错就错在这些战役都没有取得成功!

其实,美国一参战,德国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东方中华不败




希特勒对二战时期前线德军的干预指挥主要是在苏德战场。必须承认的是,在闪击苏联后,希特勒的战略方针确实改了好几次,让前线将领非常尴尬。在中央集团军群进攻莫斯科未果后,气急败坏的希特勒把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调往南方集团军群,试图拿下高加索地区的石油,但是没有装甲突击力量的中央集团军群根本啃不动莫斯科,德军因此失去了拿下莫斯科的最后机会,因为德军兵败莫斯科时,苏联守军也快撑不住了。希特勒的这次转向,被认为是指挥失误。

在库尔斯克会战前夕,苏联的军工产业已经步入正轨,德军此时已经失去了战略优势,而且苏联地大物博,有极大的战略纵深,德军已经不可能靠拿下莫斯科来结束苏德战争,但是希特勒认为,如果此时后撤,德军就失去了最后拿下莫斯科的机会于是库尔斯克会战爆发,德军惨败。个人认为,如果德军能避开库尔斯克会战,那德国与苏联谈判的机会仍然存在,因为此时德军主力尚存,而苏联也没有多少信心能彻底击败德国。

第三,德军兵败库尔斯克后,希特勒没有果断下令德军大步退却,而是一直想要谋求进攻,所以德军和苏军始终保持着战役级别的军事接触,结果苏军的连续十次斯大林突击,让德军被追着打,一直打出苏联国土。

第四,也是最要命的,希特勒规定,装甲部队的调动必须通过大本营,也就是说,德军装甲部队虽然配属给前线各部队,但使用权在希特勒手里,因为希特勒格外看中装甲部队。但这个规定显然很不合适,严重影响了前线将领的临场发挥。



但是希特勒干预前线战事,也有可取之处。莫斯科兵败后,德军后撤五十公里,失败的情绪开始蔓延,希特勒果断下令撤换各集团军群司令,这种撤换,确实稳定了军心,阻止了失败情绪的蔓延,战线暂时得以稳固,有利于德军重整军备。


毒刺剑客


在二战之后,几乎所有的德军将领都将失败原因归责于希特勒的失误,但是这个观点实际上像甩锅,而不是事实,从战争进程来说,希特勒本人的军事才能不低,在许多决策上是相当成功的。二战之前的德军整军备战阶段,希特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早期的战役,从波兰战役以及法国战役的表现看,希特勒的决策也没有问题的,从三军统帅的角度说,太合格了!

在苏德战争早期的几次重要战役当中,希特勒的决定也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所谓希特勒失误的第一个指责,集中在1941年秋天的基辅会战,这场战役有许多人认为希特勒应让德军直接进攻莫斯科,但是重新研究一下战局的话,如果苏军基辅集团不被德军歼灭的话,那么在莫斯科战役中,将会给德军造成很大的麻烦,在战后有关的许多历史学家都曾经认可,不能消灭这支力量的话,那么进攻莫斯科就是不可能的说法。

1942年,德军的战役决定也没有什么大的失误,真正的问题也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决策,但是这个事情与其说是希特勒的问题,不如说是苏军的反应超出了德军的预料。至于1943年的决策问题,希特勒没有什么大错,很多决定只能说存在争议,说错的太少了。真正的问题还是1944年以后的问题,这才是指责希特勒的地方,但是那时德国已经是大势已趋,是否正确,已经不是改变什么了。


麦田军事观察


二战之中,德国以一己之力挑战全世界,本来就是难以完成的任务,但是德国敢于发动二战,首因还是一战。正是一战之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苛刻,当时就埋下了二战的种子。德国人是怀着一股复仇心态看待英法,而希特勒也正是利用了德国人的这种心态才得以发展起来。从希特勒上台的程序上看,希特勒是被德国人选出来的,德国人为什么选他,对希特勒的那一套德国人不清楚吗?即便德国民众不清楚,德国的资本家不清楚吗?兴登堡不清楚吗?可是这些资本家和拥有巨大威望的兴登堡为什么都要捧希特勒,提拔希特勒,还不是因为他们心里有着很多和希特勒共同的想法。

包括当时的德国国防军宣誓效忠希特勒,仅仅是勃劳希契这样的软人不敢反对希特勒吗?不是。整个德军也与国民一样,也想复仇,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夺取土地。曼施坦因在希特勒崛起后只是个中级军官,如果他真有良知,完全可以不给希特勒出那些主意,但是他猴跳的厉害。在德军入侵欧洲和苏联时,曼施坦因表现很积极。在德军顺风顺水的时候,德国有几个去质疑希特勒?失败了就把责任一股脑儿推到希特勒身上,只能说明这些人也都是些怂人,没有什么担当。(S)


联合防务


1943年3月,希特勒访问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时与曼施坦因元帅握手,后者由于在哈尔科夫的漂亮反击而获得了希特勒的信任,但这种信任并未维持太长时间,他们之间的分歧最终导致曼施坦因于1944年3月被解职。


在看到这个问题时,笔者想起经典战争影片《大决战之辽沈战役》中的片段,美军顾问团团长巴达维将军精辟地评论了国共双方在军事指挥上的不同:“毛泽东和南京方面的最大不同是他没有专用飞机,他只好呆在自己的指挥室里等待捷报,而不可能飞往各地代替前线将领去行使作战指挥权。”暗示蒋介石对于前线指挥干预过多。此外,大家也都熟悉的中国传统军事信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无论是巴达维的评论,还是中国古语,其实都说明了一点:最高统帅不应将军事指挥权抓得过紧,应该信任前线将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战场形势做出正确合理的战斗决策,而不应该过分干预指挥。毕竟,一线将领对于前线情况要比远在后方的统帅有更清晰的认识。

一战时在德军中服役的希特勒(坐者右一),他没有受过正规军事教育,也没有军事指挥经验。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希特勒是一位政治强人,他对于政治策略和战略形势的判断有着异常敏锐的嗅觉和非常坚定的信念,从而使他在重大战略问题上能够力排众议,做出有利于德国的决策,这一点从战前的无血征服到战争初期的节节胜利都已经得到了证明。但是,希特勒并非是一位受过完整军事教育、具备作战指挥经验的职业军人,他的军事经验仅限于一战时期作为前线士兵的经历,他没有上过军校,他对军事战略的理解也远远谈不上深邃,更多依靠直觉行事,具体作战指挥绝非希特勒的强项。

1939年9月波兰战役期间,希特勒在前线视察,向行军的士兵们挥手致意。在战争前期,希特勒对于战场指挥通常不予干预,由前线将领自由发挥。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希特勒的社会出身和激进的政治立场,他从未真正信任过德国传统军官团,只不过在战争前期他依然需要依赖军队将领们的才能推进战争,所以维持着与军官团的合作。在具体作战指挥上并不加以太多的干预。关于暂停进军敦刻尔克的决定其实并非希特勒本人的独自决定,当时前线集团军以上的很多德军将领都赞同这一决定,更何况还有戈林在一旁推波助澜。至于1941年基辅和莫斯科孰先孰后的争议其实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以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为分野,希特勒与高级将领们的分歧彻底破坏了他们之间脆弱的信任关系,特别是由于莫斯科战役后在希特勒的强硬命令下,德军顶住了苏军的浩大反攻,没有再现拿破仑大军的溃败,更加增长了希特勒对于军事指挥的信心,他自任陆军总司令就凸显出这种倾向。

1942年6月,希特勒在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里与高级将领们讨论“蓝色”方案,正由于他的决定,德军同时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两个方向上同时作战,酿成1942年的惨败。


从1942年的夏季攻势开始,希特勒对前线军事行动的干预愈发明显,在蓝色方案中的分兵之举、坚持围攻斯大林格勒以及禁止第6集团军突围,无一不是希特勒个人意志的体现,而其造成的后果早已人所公众。到了战争中后期,希特勒甚至连前线一个营的调动都要过问,而且时常顽固地命令部队不顾实际情况就地死守,无视前线将领的合理建议,令德军常常陷入本可以避免的困境中,造成了很多无所谓的损失。所以,也难怪曼施坦因等人对他颇为不满了。


崎峻战史


曼因斯坦说得没错,但也不全面。

希特勒严格意义上说不是军事家,是政治家。开始对外扩张,德国国防军的高级将领对这位奥地利下士出身的元首不屑一顾。他们对希特勒决定占领苏台德地区《捷克德语区》惶恐不安,生怕英法干预。之后,希特勒又占领奥地利,结果都是一帆风顺。英法还和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接着,希特勒又指向波兰,虽然英法先后宣战,但仅用两周便占领波兰。然后,德军绕过马其顿防线,从比利时包抄法军,数周内战略几乎整个欧洲大陆。

从此,德国国防军对希特勒佩服得五体投地,几乎到了崇拜的地步。而此时的希特勒得意忘形,在毫无军事常识头的纳粹头目的大肆吹捧下,希特勒忘乎所以,做出了许多昏招;狂轰滥炸英伦三岛,意图迫使英国投降。没有结果,又启动巴巴罗萨计划,攻打苏联。

总之,希特勒政治战略的失败,预示着德军必败,盟军必胜。那曼因斯坦说得都对,也未必。德国国防军在对苏作战中也有不可饶恕的责任。比如,后勤补给一直没有事先规划,在技战术问题方面,也有犯错。


业余国际问题专家


曼施坦因说的也没错,尤其是东线战场德军的失败希特勒负责主要的责任,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初期的波兰战争和法国战争,这些辉煌的胜利缔造者也是希特勒,哪次不是希特勒力排众议,断然决定发动对波战争和对法战争的,也是希特勒大力支持古德里安的装甲兵战术才使得德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总结来说苏德战争就是一个分水岭,初期的胜利归功于希特勒,后期的失败也是希特勒所致,真是“成也希特勒,败也希特勒”。


无论是在波兰战争还是法国战争,当时的德国陆军总司令部都是反对发起战争的,他们害怕陷入两线作战,也担心兵力上不能取得优势。尤其在法国战役中,陆军总司令部不愿意进攻,认为以德军现有兵力无法快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战争会陷入僵持,所以他们希望通过防御来拖延时间争取政治上的和解。而希特勒则看法不同,他认为英法不会坐视一个强大德国的崛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让英法军队更加强大,德国的国力终究不可能敌过两个强国,到时候德军的优势也会丧失,所以必须立刻发起进攻,在英法没有发挥出战争潜力时打败他们。


至于苏德战争嘛,最大的特点就是战线太宽,而苏联的人力资源和军事工业也非常强大,德军在数量上无法同苏军相比,只能通过机动作战的方式来大量的歼灭苏军的有生力量,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要强调机动作战,或者也要在加固的现代化防线中进行坚守,尤其在中后期德军兵力不足时更要这样做,一定要注重节省兵力。可是希特勒既不采取弹性的防御手段,也禁止在后方建立一道“东壁”,在简易的野战工事中执行硬性防御,德军的损失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什么后期德军的防线总是被突破,因为兵力太少了,任务太重了。


希特勒在政治上的天赋缔造了一个强大的第三帝国,而他在军事上的无能毁灭了这个依靠军队缔造起来的帝国!


小小狼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使德国背负了巨额债务,法国元帅福煦说过“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多么有预见性,德国精英的愤怒,民众食不果腹!压迫下的德国!民众有多仇恨英法美等国。当年美国许诺不赔偿,不割地!德国投降后,全变了!许诺成了空话!希特勒的崛起,完全是民众想摆脱压迫!寻求有人拯救民族!希特勒许诺拯救经济危机,让民众过好日子。希特勒上台后,的确做很多措施振兴经济,降低失业率,利用美国贷款扩大生产,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大型军工项目,修建高速公路。民众生活的改善,更多人拥护纳粹,参加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复仇的行动,随着军队的强大,开始收复失去的国土,首先收复莱茵工业区,和奥地利合并,又通过慕尼黑协定收复苏台德地区,占领捷克全镜。整个欧洲很多人崇拜希特勒和他的演讲!看过《意志》的片子,都会震撼,希特勒的语言天才!很多把他看成“圣人”!实际上希特勒采用尼采的思想,把世界看成丛林法则,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只有战斗才能生存。不同情弱者,当年日本侵华时,德国正和中国增加贸易,同时德国把中国当潜在的“盟友”。一但中国战败,丢失南京,马上就招回军事顾问,放弃军事援助!希特勒的这种思维,不可能有真正的盟友。想利用日本抗衡苏联,但是日本人狡诈,根本不会帮助他。

希特勒的战略先西后东,先打败法国,英国,再打败苏联,想学英国殖民印度一样,殖民苏联!希特勒派外长和斯大林谈好瓜分波兰。苏联人也恨波兰人,一直想收回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占去领土!两拍一合。当时希特勒根本没想到英法会为波兰向他宣战。但现实中英法不可能看到欧洲出现巨无霸不制约!曼施坦因在书中说他不同意希特勒打波兰,认为波兰可以阻挡苏联的侵略,利用波兰制衡苏联。打败英法后才能去打苏联。希特勒战略完全是短视,开始打波兰顺风顺水,闪电战几周结束战斗。又打败法国,才用六周,归功於曼施坦因制定的作战计划,古德里安的闪电装甲战术!打英国碰见丘吉尔软硬不吃的主,德国轰炸机损失残重!希特勒怕吃亏毛病又显露出来。不打英国,转头去打苏联,抢资源。希特勒太高估自己的力量,日本人又偷袭美国珍珠港,日本人让希特勒对美国宣战,德国领导没人同意,日本不向苏联宣战,不帮德国忙,反到让德国帮日本打美国!希特勒脑袋短路,竞然同意日本人,打美国!这种没战略思维的人能不失败吗?当时德国已经打瘫了英国,潜艇把英国商船快打没了!又消灭500万苏联军队!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比全欧洲总和还多!德国必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