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臨空港一起成長!2018年,這家醫院跑出“臨空港速度”

今天上午

建院60週年紀念大會

在東西湖區會議中心召開

異地新建項目的進程

著手調試新院設備

力爭早日搬遷

位於環山路的東西湖區人民醫院,一直都是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居民求醫問藥的首選之地。

1958年,東西湖區人民醫院的前身,武漢市國營農場管理局職工醫院成立,從此肩負起了守衛東西湖區人民健康的重任。2014年,東西湖區人民醫院升格為三級綜合醫院,2017年,東西湖區人民醫院由協和醫院全面託管,並增掛牌為“協和東西湖醫院”。

近年來,東西湖區以實施健康東西湖戰略為主線,著力構建以區人民醫院為龍頭,街道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樞紐,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網底的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織好醫療服務網,讓民眾就醫不用再往市內跑。

兩家“協和系”入駐

構建“三足鼎立”的優質醫療格局

和臨空港一起成長!2018年,這家醫院跑出“臨空港速度”

12月7日一早,隆冬的武漢飄起了細雨,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五環廣場卻人頭攢動,50餘名來自武漢協和醫院、協和東西湖醫院的專家開展義診活動,吸引了許多居民的關注。此前的一年時間裡,協和東西湖醫院的義診團隊就已走遍了全區的所有街道。“這樣實力雄厚的巡迴義診,放在以前根本就不敢想。”協和東西湖醫院相關工作人員說,協和醫院全面託管東西湖區人民醫院,不僅帶來了管理、醫療技術等方面的經驗,協和專家也和東西湖“結對子”,將先進技術直接嫁接到東西湖。

技術高位嫁接帶來的影響是直觀的,託管一年來,協和東西湖醫院門急診人數達65.06萬人次,同比增長16.78%;出院人數約3.45萬人次,同比增長5.17%。

“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優化區域內的優質醫療資源。”東西湖區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一步就是優化醫療服務的佈局。

據該負責人介紹,投資18億元的協和東西湖醫院新院區項目正在穩步推進,將建設成為集醫療、急救、預防、中醫康復、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區域醫療中心。另一家“協和系”入駐金銀湖片區,佔地面積140畝的協和金銀湖醫院將於明年9月投入使用。同時將加速佈局常青花園綜合醫院項目,打造“三足鼎立”的優質醫療資源格局。

“等協和東西湖醫院新院區投入使用後,老院區門診樓和中醫科門診樓將改造為吳家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業務用房。”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強健三級醫療服務結構基礎、築牢網底也是當前重點推進的工作,該區已將綜合實力較強的將軍路街衛生院、走馬嶺街中心衛生院按照二級醫院標準進行了升級,並分別增掛“東西湖區第二、三人民醫院”牌子,配備了CT診療設備。

疏通雙向轉診通道

在家接受診療成為現實

和臨空港一起成長!2018年,這家醫院跑出“臨空港速度”

12月6日,家住新溝鎮的潘麗紅特地趕到協和東西湖醫院找到骨外科主治醫師田敬海,與他交流自己婆婆的病情。

20天前,72歲的王婆婆一人在家,不慎滑倒,造成肱骨骨折,兒媳潘麗紅髮現後馬上送到協和東西湖醫院接受治療。

“都說傷筋動骨一百天,我們以為老人要在這邊長期住院了。”令潘麗紅沒想到的是,11月22日做完手術後,一家人25日就回到了新溝鎮衛生院,目前王婆婆的恢復情況非常好,在與醫生交流過程中,潘麗紅不斷地表示感謝。

“其實這樣的例子有很多,骨折之後需要靜養,而人來人往的醫院對於靜養並沒有太大好處。轉回衛生院休養,一方面可以減輕家人護理的負擔,一方面也可以緩解醫院床位壓力。”田敬海表示,“王婆婆轉回新溝鎮衛生院後,我們與當地衛生院共同商議出一套康復方案,我每週也會定期跟王婆婆聯繫,現在她的恢復狀況非常好。”

據介紹,今年1月8日,協和東西湖醫院與吳家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0所街道衛生院共同組成“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康復醫學聯盟”,以區內醫共體成員單位為基礎,建立了卒中聯盟、帕金森聯盟、康復聯盟、糖尿病聯盟等十個聯盟,聯盟內成員單位之間實現雙向轉診,將康復治療、常見病治療、慢性病防治等留在基層。

“今年以來,我們醫院已完成了600多例向下轉診,200多例向上轉診,基本實現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診、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患者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已成為現實。”協和東西湖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大力推進“互聯網+”

未來身份證可刷出就診信息

和臨空港一起成長!2018年,這家醫院跑出“臨空港速度”

到醫院去看病,不用帶病歷,只需要刷一下身份證,個人就醫狀況、身體信息,一下子就出來了……這樣的智慧醫療方式,未來將成臨空港居民就診的現實場景。

東西湖區衛計委信息中心負責人介紹,該區正在著力打造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將區內人民的就診信息融入一張網,打通醫院、社區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的“信息孤島”。今後居民不管在哪裡就醫,只要刷一下身份證,就能顯示就診史。

據東西湖區衛計委信息中心負責人介紹,各醫療機構“三通”設備已於2017年安裝到位,全區發放居民健康卡101551人次、健康二維碼71817人次。

2018年開始,將陸續投入1800萬元,利用兩年時間,對轄區衛生計生信息化建設全面提檔升級,建成上接武漢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下聯區內70家醫療衛生單位的區域健康數據中心,全面搭建起集醫療服務、公共衛生、醫療保障、藥品管理、計劃生育、綜合管理“六位一體”的信息化管理網絡。

“未來我們將進一步與全市信息平臺對接,用信息技術武裝家庭醫生,支持醫療聯合體和全市醫療機構資源共享,支持打造具有武漢特色的健康信息惠民新模式。”衛計委信息中心負責人介紹。

他表示,通過信息化平臺的搭建,大數據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可以通過大數據瞭解區內居民診療信息、預防保健信息、公共衛生信息等,能夠結合社會各方資源,加強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檢測和預警,有效應對。利用數據中心和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對區域內各種醫療衛生數據進行採集、歸併與挖掘分析,提供業務監督與決策支持,將為制定公共衛生政策提供準確依據。”

和臨空港一起成長!2018年,這家醫院跑出“臨空港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