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褪去战争阴霾的南京,心念亡灵,期许美善新生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褪去战争阴霾的南京,心念亡灵,期许美善新生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褪去战争阴霾的南京,心念亡灵,期许美善新生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褪去战争阴霾的南京,心念亡灵,期许美善新生

(南京市市花——梅花)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褪去战争阴霾的南京,心念亡灵,期许美善新生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碑)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侵华日军在当时的中国首都犯下的大规模、以及纵火、抢劫等与反人类罪行。的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30万中国平民和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褪去战争阴霾的南京,心念亡灵,期许美善新生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褪去战争阴霾的南京,心念亡灵,期许美善新生

战争的阴霾下城市变为鬼蜮之地,硝烟四起中平凡人无一幸免地被迫颠沛流离。生命在疯狂、残暴的杀害行动中被视如草芥,不知世事的天真孩童,蹒跚踱步的老者,还有许许多多正值花季的生命皆被无情地夺走。街道狰狞着面孔,承受着堆积如山的无辜身躯。残垣断壁斜睨着斑斑血迹,似要用嘶哑的声音为亡灵声张正义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褪去战争阴霾的南京,心念亡灵,期许美善新生

(电影《金陵十三衩》海报)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褪去战争阴霾的南京,心念亡灵,期许美善新生

(电影《金陵十三钗》剧照)

《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一部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电影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1937年被日军侵占的中国南京,在一个教堂里互不相识的人们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玉墨是(倪妮饰演)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之一。当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时,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挺身而出,成为了保护女学生的巾帼英雄。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褪去战争阴霾的南京,心念亡灵,期许美善新生

人性的光辉呈现于13位风尘女子无畏无惧的牺牲精神,如果回归到性灵本身,最真实的善良实则是抛却身份等级、社会地位差异之上构筑起来的伟大。面对民族危难,生死存亡的紧要时刻,那些被人们视为卑弱的平凡人却表现出他人无法企及的灵魂上的高卓。"商女不知亡国恨"无法适用于她们的壮举,在同为人的层面上,她们在最后的关头成就了自我生命的芳华,这是人间至善,其间充溢着对已去韶华的难舍,更有旷逸与阔达涌动于不息的生命之河。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褪去战争阴霾的南京,心念亡灵,期许美善新生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褪去战争阴霾的南京,心念亡灵,期许美善新生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褪去战争阴霾的南京,心念亡灵,期许美善新生

(雨花石)

历史的风潮起伏跌宕,南京大屠杀将难以磨灭的创伤记忆烙印在世人心中。然而,一味沉湎于痛苦之中难免阻滞精神世界对善与美的期许和向往,铭记那段人性丑恶的惨剧,并由此去完善自身,永远向着积极的精神建构,才是必要的。正如南京的雨花石一般,时间印证着一切,而真善美将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褪去战争阴霾的南京,心念亡灵,期许美善新生

德国纳粹对集中营中犹太人的残害同样是战争中人性之恶的极端呈现,然而"华沙之跪"却向世人表现出了德意志民族悔悟后的真诚。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中国期许邻国日本也能正视在二战中对数万无辜生命犯下的滔天罪行,并能通过积极的举措促使两国国民获得心理上的释然。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褪去战争阴霾的南京,心念亡灵,期许美善新生

(秦淮河)

秦淮河水依旧循着时光的路径奔流,生命亦如那澄净的水波,永远向着本真的善与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