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里的“秘密” 走进尿毒症患者另外一个家

“为了照顾我们这些患者的情绪,这里的医护人员几乎都把水杯锁进柜子里。他们点点滴滴,呵护备至,给我们营造了另外一个温馨的‘家’!向白衣天使,生命的守护神,致敬!为他们点赞!”走进西安市第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在这个相对隔绝的“秘密”地带,由医患组建的“特殊家庭”,上演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一幕幕感人故事。

血透室里的“秘密” 走进尿毒症患者另外一个家

医护人员精心救治患者。

医护人员把水杯锁进柜子里

尿毒症被称为“第二癌症”,一旦患上此病,需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血透室里没有门诊大厅的人声鼎沸,没有急诊科的步履匆匆,有的只是说话轻声细语的医护人员、备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让我们走进这个医院最安静、最神秘的角落,倾听血透医生和患者的独白。

初次走进西安市第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记者发现医护人员办公室任何地方都没有水杯。在这里,医护人员表情淡定,除了与患者低声交谈外,几乎听不见其他声音。“我们这里的病人情况特殊,他们每天的进食、饮水量是严格控制的。为了照顾病人的情绪,我们从来不在透析室喝水;即使在办公室,水杯也是锁在柜子里的。”血液净化中心孟梅霞副主任平静地说:“为了肾友心情着想,医护人员从不在他们面前说笑,即使说话也要轻声细语,久而久之,大家就习惯了控制情绪。”

一般早上七点,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忙碌,从上机到下机,肾友做一次血液透析基本上要4个小时,医护人员要全程监测。为了让病人能够早点回家,血透室的医生和护士每天早上7点就上班,一年365天,天天如此。工作忙、压力大、休息时间少,是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的常态。

打造安全“血透堡垒”

很多人说,血透医生是个挺没成就感的职业,因为他们似乎永远等不到病人痊愈的那天、看不到病人痊愈的笑脸。“二十多年前,我在内科轮转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病人,是她教育了我。这个年轻的妈妈从小父母双亡,在村里吃百家饭长大的,临产前两个月发现了尿毒症,孩子和她都……我心里特别难过,觉得命运太不公平了!甚至躲起来哭了一场。”从此,张莉选择了肾内科,与肾病搏斗,坚守了近三十年!

“血透病,半条命。这句俗话虽不十分准确,却也形象描述了血透病人的生活。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血液透析更是一场‘持久战’,所以只有打造安全‘血透堡垒’才能为患者更好服务。”张莉说,市四院血液净化中心现有70余台透析机,150余名病人。病人们一般两周到血液净化中心透析5次。“目前,国内透析维持30年以上的患者已经有很多例了,透析20年左右的患者更是大有人在。医院透析室的患者中,就有好几个跟着我二十几年的肾友。理论上,只要尿毒症的各种并发症处理得比较好,长期保证每周两到三次透析维持生命,完全可以达到一个较好的生活质量。”张莉主任介绍。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是天大的事。为此,中心分为透析治疗区、水处理区、医护人员工作区,实行病人、医护人员、货物、污物通道分离。“明确的分区、严格的操作、用心的服务,是我们一贯的坚持。我们替病人背着半条命,半点马虎不得。”孟梅霞副主任坚定地说。肾友长年累月地在血液净化中心做透析,绝大多数都是血透室的“常客”,跟张莉主任很熟悉。在这里,医护人员跟病人也不再是普通的医患关系,而是像亲人一样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现在的医保政策,让大多数患者看得起病,患者血透做得充分,出现的风险少了许多,我也放心多了。”张莉主任欣慰地说。

赢得患者“家人般”信赖

肾友们每周要到血液净化中心透析两到三次,有的患者与医护人员接触的时间甚至多于家人。因此,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透析环境、良好的护理服务非常重要。张莉主任依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亲自设计了血液透析室的灯光调节、机器摆放、床的高度、被褥厚度等。在对待病人方面,张莉主任身体力行,同时也要求医护人员一定要端正态度,尽自己所能去关爱病人,让他们体验到温暖。

“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病人们都乐意留在‘家门口’治疗!血透室服务好、技术好、环境好,医护人员点点滴滴都在为我们患者着想,让我们这些进入生命倒计时的患者,又添了‘必胜’的力量。”采访中,已经在市四院透析8年的李老先生告诉记者,他常年一人独居,生活无人照料,每次透析时都是自己来。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为他倒水、买饭、喂饭,陪他唠嗑、拉家常,让他忘记透析时的孤独。渐渐地,这个腼腆的老人和这里的医护人员熟络起来,大家亲切地称呼他“李叔”。年已古稀的李叔,已经连续6年在腊月里给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送来鱼馍馍。李叔说:“我从来没见过这里的医生和护士休息,真的是心疼这些孩子。我觉得鱼馍馍当年货寓意好,希望他们一年到头顺顺利利、有个好兆头。”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也把李叔当做自己的亲人,每年都为他精心准备生日礼物,今年还给李叔过了一个难忘的七十大寿生日派对,张莉主任为李叔戴上了生日皇冠和大红围巾,病友们和医护人员一起唱着生日快乐歌,祝福李叔生日快乐!

“以前,很多患者因为负担不起血透的费用,死亡率较高;现在的医保让大多数患者看得起病,患者血透做得充分,出现的风险少了许多。在我们这个特殊的‘大家庭里’,一些态度积极的患者也激励我们与其共同努力,把对疾病的消极态度转化为对生命的信心、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患者活得舒服、活得更久。最让我们伤感的是,很多尿毒症患者快要离世前总想见我们最后一面。”张主任哽咽着说:“尿毒症透析时间长,我们生活在一个‘家庭’里,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目前,血液净化中心还专门为患者们建立了微信群,方便患者跟医生交流,将‘家’的概念延伸到网络平台。”张莉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