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有为眼中,慈禧与光绪的关系是戊戌变法最大的败笔吗?你怎么看?

kuicheng


就有详有略的跟你说说每个人吧,(一)康与其关系:康有为、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人,(他们的“公车上书”揭开变法序幕)。1896年8月,康梁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舆论中心。康有为也曾六次上书光绪帝推行变法。(二)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是戊戌六君子,他们支持并积极推动戊戌变法,其中谭嗣同就在1898年与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南学会,创办了《湘报》。 谭等与戊戌变法的关系:他们积极推进了维新变法,并全部为变法牺牲。(三) 光绪帝与其关系:光绪帝肯定是支持并发起变法的,也是变法的核心人物。但大家都知道他没实权啊!!他在1898年颁布《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四)慈禧与其关系:慈禧太后破坏并结束了戊戌变法。1898年,慈禧太后突然发动“戊戌政变”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戊戌变法至此宣告失败。 至于你说的他俩是不是最大败笔?我认为不是的,首先变法伤害了封建阶乘的利益。而皇帝又没有实权,就占着个位子有啥用。


小浩谈历史


熟知康有为的人都知道,康有为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忽悠,有时候还是个政治上的骗子,他的话听一下,笑一笑就可以,没有必要当真。

为了让世人知道自己在戊戌维新当中的作用,康有为自己写了一本自传,名字叫《我史》,康有为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号,叫做长素,意思就是在孔子之上,因为孔子长期被人们称为素王,从这个层面就可以看出康有为有多么的狂妄与自大。

康有为一直把戊戌变法失败的责任归咎于慈禧太后,后人也大多持相同观点。而事实上,戊戌变法的失败最大的责任人就是康有为,康有为说慈禧太后阻扰变法进行,试想一下,如果慈禧太后不想变法的话,戊戌维新能够在1898年6月开始吗?

慈禧太后从一开始是支持戊戌变法的,甲午战争失败对她本人的冲击也是很大的,所谓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慈禧太后之所以在100天后决定终结变法就是因为她得到了康有为等人想要刺杀她的消息,震怒之下,发动了政变。

贼喊捉贼的人一般都是比较无耻的,康有为就是其中一个。


青年史学家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 。

1875年同治帝崩逝,慈禧太后择其年龄仅 四岁的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位,年号光绪 。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 。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 。历时103天,戊戌变法也称百日维新 。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

第一:慈禧太后自始至终都在支持维新变法

实质上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并未真正亲政,实权还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中,慈禧此时只不过是暂居幕后。由于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为了凝聚民心,慈禧太后有意支持光绪维新变法,以昭示“新朝要有新气象” 。

第二: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权力斗争,而非政治主张不同

戊戌变法是由一帮没有太多的署国理政经验的文人,凭着一腔爱国图强的热血,鼓动刚刚亲政的光绪皇帝搞起来的。

变法之初,众人凭着满腔热情,改官制,办新学,习新政等等,却因没有掌握军国重权,无法落实。而且,有些与当时的国情脱节,同时,又因少年气盛,渐渐失去了一帮子起初对他们抱着希望大臣的信任 。

后来,他们的过激方式和不成熟,行事不懂“守藏”,偏离“中庸”,渐渐地开始令朝臣们感到失望和“不可依靠”来,这样,从支持到怀疑,从怀疑到对几人举止躁切的不满。

加上,几人又不知为人处事的变通和策略,竟与朝廷中几位执掌军国的大臣公开为敌。 比如李鸿章等一帮元老,其实,当初也曾热情支持他们搞变法的。还曾托人求情地想送他们一些变法维新所需的经费表示支持。谁知,他们根本不肯给人家这个面子,由此也得罪了一大部分人脉。

另外,朝中大臣荣禄咨询怎么才能使变法成功?维新人士竟然当着群臣百官的面说:“先杀一帮子大臣,变法成矣!” 这话让人听着,感觉原来变法竟不是为变法图强,怎么有些像要发动政变的意思?而且,还要公然和一帮子元老大臣公然宣战吗? 而此时,光绪和一班变法志士其实手中并无什么权力 。这种情况下,不仅不知发起联盟搞统一阵线反而处处与人为壑 ,也显见光绪和维新志士在政治上的不成熟。

戊戌变法开始之时,实际上当时清廷并没有真正的一个反对变法的政治集团,而是因为康有为、梁启超想借助戊戌变法夺取权力,安插自己的人,导致了一部分人因为权力斗争的需要站在了变法的对立面 。

其实,自甲午败辱之后,朝廷民间,百官百姓,俱已感到洋夷四逼的危机,坚船利炮的厉害。清知中国的落后,确乎急需奋起而追。而且,当时,不管是保守派还是维新派,众人都很支持变法。因为,没有几个人真心希望中国被洋人灭亡的。也都明白中国需要什么,是时的朝野上下,其实,无不渴望革新图强。


第三 、袁世凯没有告密,戊戌变法失败跟他没有关系


袁世凯不属于洋务派 ,也不属于顽固的保守派。只是天津的一个总兵 ,他和翁同龢一样都是戊戌变法的支持者 。

告密的说法,让袁世凯背负千古骂名 。但后来一些资料及历史研究者发现,戊戌变法的失败并非是袁世凯告密的结果 。慈禧太后9月19日发动的“戊戌政变”,而袁世凯向荣禄见面的时间是9月20日晚 。这样看来 ,袁世凯见慈禧太后和19日发生的政变并无关系。

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戊戌变法的重要支持者翁同龢被罢官路经天津时,袁世凯冒险派人持函送礼,以示慰问之意。

七月,变法运动达到高潮,袁世凯派徐世昌到北京与维新派联系,并通过徐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不断接触,表示自己对变法事业的关切。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一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袁世凯,破格提升他为候补侍郎,继续专办练兵事务。

第二天,在袁世凯进宫谢恩时,光绪帝夸奖他说:“人人都说你练的兵、办的学堂甚好,此后可与荣禄各办各事。”这其实是在暗示他以后不要受荣禄的节制。

八月初三日,维新派的几位核心人物聚在一起,商议救光绪的办法,其中就有袁世凯的心腹徐世昌在场。徐世昌是袁世凯的代表,袁世凯与翁同龢在戊戌变法之初就做出全力支持戊戌变法的承诺 。

袁世凯作为浮沉宦海多年的政客,他心知肚明维新势力与守旧势力斗争的双方,一边是皇帝,一边是太后 ,两边都得罪不起 。他的倾向不仅关系到头上的顶戴,甚至会丢掉身家性命 。



第四:戊戌变法激化了满汉矛盾


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在开议院,立宪法的问题上大大退步,他甚至认为中国的国民素质不足以设立议会,应由皇帝专权。然而呢,康有为却在其他徒有形式的政治改革上大做文章,康有为上奏在华东建设新都,剪掉辫子,改穿西式服装,改元维新。迁都、断发、易服、改元激起了满洲人的抗拒 。

满人入关以后根据地就在北京,现在康有为要求迁都到华东的上海,引起众多满洲贵族的担忧,断发、易服更是对250年以来满洲传统的彻底摒弃,满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意此举 。

第五:伊藤博文来华访问 ,才是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伊藤博文将康有为等人看成自己的学生,并提出改革建议。此时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 也曾向康有为表示,清朝可以聘请伊藤博文担任变法顾问,必要时授予实权。变法派的臣子也上书请求皇帝重用他 。这引起了保守派官员的警觉。保守派官员密告慈禧,慈禧回京询问皇帝的看法。在康有为的暗示下,变法官员上书朝廷,请求取消中国和日本的名称,两国合并为大东合邦 。



公元1898年8月19日,当戊戌变法进行的如火如荼时,日本实力派伊藤博文内阁突然辞职,以私人的名义踏上了从长崎来华的轮船上 。据说出发前,明治天皇曾与他密谈很长时间 。日本舆论宣称这次出访与中国戮力同心,寻求东亚地区的共同繁荣与安全,也就是后来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雏形理论 。

在此期间,伊藤博文与维新派康有为频繁接触,维新派得到了日本的支持和鼓励 。光绪帝听了维新派的建议后颇为心动,准备召见伊藤博文 。这件偶然的事,恰恰又一次触动了慈禧太后心中的底线 。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却留下惨痛的教训 。一些人 的幼稚,请求英、日的援助,倒不如说是引狼入室 。英、日帝国主义虽然表面上同情以康有为首的维新派 ,但实质上只是为了趁机扩大在华侵略势力,并寻找他们在中国的代理人 。同时也是为了与俄国进行争夺 ,以把中国变成殖民地为目的 。


ABC护花使者


康老先生这是推卸他责任的说法,把自己推的干干净净,康圣人是不是圣人后人多有评论,在当时的环境下鼓动光绪帝推动激烈的改革措施(新政),高估了光绪帝的能力和权力,低估了那拉氏的势力和影想。守旧势力的保守和看风使舵的秉性是阻碍改良的一座大山,不容小觑,改革会触动他们的奶烙,康老先生作为智囊人士,都未充分估算,百日维新的失败在所难免,康老先生到是跑到九霄云外,留下他的宏图规划任后人评。


手机用户64341811184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个人对政治不感兴趣


柔石666666


最大败笔是康有为劝袁世凱拿掉慈禧,袁告知了慈禧,慈禧大怒由支持变法变镇压变法!变法改革只能在l日制度上修修补补,不能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