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国际主流标准都将超过20毫米口径的火药射击武器称为炮?

军事小科普


这个国际主流如果不是西方早期的界定,那么我严重怀疑是国内拍脑门的翻译导致的,因为西方将枪炮统统称之为“gun”,而清朝在仿制成功加特林机枪后,当时却称其为格林快炮,后来为了更好的翻译和区分,很可能在20世纪初期有好事者将20毫米作为区分枪炮的界限。在当时由于发射药和金属加工工艺的限制,20毫米口径确实是一个比较明确的分水岭。在这个口径以下,弹头基本不能填充炸药,只能是实心金属块,而且这也几乎也是单人所能携带和操纵武器的口径极限,当时的人们可能就是以此为依据设定了20毫米这样一个标准,并且沿用至今。而随着时代的发展,20毫米这个界限早已模糊,基本到了各国看心情的程度。

(格林快炮)

先普及一波口径的知识吧

所谓口径,它指的不是子弹或者炮弹的直径,而是枪管或者炮管的内径,对于线膛枪炮管来说,凸起的线叫阳线,凹下的叫阴线,而口径指的是阳线之间的直径,对于滑膛枪炮管来说,指的就是内管的直径,下面这张图比较生动,可以看一下。

以口径为标准现在早就过时了

现在许多国家的高射炮和近防炮都使用的是20mm口径,比如美国密集阵系统的MK15"火神"机炮,而很多狙击枪目前使用的却又是20mm甚至以上的口径,比如南非20毫米口径的NTW-20狙击步枪,甚至还有更变态的巴雷特公司生产的25毫米口径NTW-20狙击步枪,所以炮和枪傻傻分不清楚。

以是否有膛线来分别也不合适

这个简直就是个笑话,榴弹炮基本都有膛线,而坦克炮却大都是滑膛跑,步枪、手枪有膛线,而霰弹枪却又没有膛线,然而你听过将霰弹枪称为霰弹炮的吗?

(英国坦克别具一格钟爱线膛炮)

以弹头是否能爆炸作为标准显然也不合适

现代主流的机枪和狙击枪许多都配备有穿爆弹或者穿爆燃烧弹,不仅能够爆炸,有些还装备了复杂的延时引信,复杂程度一点不比炮弹差,比如当年南联盟内战中,克罗地亚军队生产的20毫米口径的RT-20型反器材狙击枪,他们采用的甚至都不是子弹,而是使用Hispano Suiza HS404防空炮弹,可是谁会说它是炮呢?

(狙击枪穿爆弹看起来是不是和炮弹完全没区别)

而现今的炮弹中也不是所有的都能爆炸,比如坦克炮最为骄傲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就是一种纯粹的动能弹,其弹头一般就是实心材质的钨合金或者贫铀合金,完全依靠强大力道和坚硬材质去洞穿敌人装甲。再比如引领未来发展的电磁炮技术,其炮弹更是返璞归真,直接开始使用铁坨坨,然而却没有人怀疑那就是炮。

(电磁炮炮弹,几乎就是个铁疙瘩)

要我个人来看,基本上能够单人携行并操作的轻型身管动能武器就是枪,反之需要双人及以上携行并操作的重型身管动能武器就是炮,认为在理的请扣1!


军史吐槽君


没有具体资料支持,只能按照个人看法。

首先关于20mm枪炮的分界点可能各个国家也不一样,比如二战时期日本的Ho103,他口径是12.7,一般被认为是重机枪。但日本人管他叫自动炮(他其中有炸裂弹种)

而实际上,我觉得20mm作为枪和炮的分界点在于19世纪到20世纪初一战那会,当时的工业水准经允许将爆炸物放入到20mm以上的弹丸之中,再小的话难以制作。所以在那个时候各国就约定俗成的将20mm作为分界线。

另外就是 20mm口径以下尚可由步兵携带和射击(比如一战德棍的13.2反坦克步枪,二战时期芬兰L39 20mm反坦克步枪),但是20mm以上(含) 就必须得固定或者丢在载具上,吃瓜步兵扛不动,也受不了后座。


疯狗的轻武


这个20mm的界限应该是国内的定义,谈不上什么国际主流,因为国外,至少英语里并没有根据口径划分的枪/炮对应词汇。连国内口语中也有不符合这个划分的,比如毛瑟手枪,又称为盒子炮。

英语gun一词是枪炮的统称。从手枪步枪到坦克炮舰炮,各种口径都可以叫gun。

而英语的特色是不爱用组合词,非要给每个东西起个看不出逻辑的名字。例如猪肉牛肉都是肉,叫cowmeat和pigmeat多好,非要叫pork和beef这种专有名称。所以中文的各种枪/炮没有统一的有规律的英文词汇。

要说英文里gun的区别,主要在弹道类型,弹丸类型等方面。一个个翻英文太费劲,大概列出一些英文名称里有gun一词和不用gun一词的武器:

手枪,步枪,突击步枪,有专有名称,不用gun;

而机枪,冲锋枪,都用gun;

榴弹机枪(榴弹发射器)不用gun;

坦克炮,反坦克枪/炮,防空枪/炮用gun;

加农炮,榴弹炮,迫击炮,臼炮,有专有名称,不用gun;

舰炮,虽然可以打穿甲弹和高爆弹,用gun;

电磁轨道炮,用gun;

所以你看,20mm真不是什么国际枪炮分界线,因为老外就不分枪炮。

大概区分一下,在英语里,靠动能穿透的一般归类于gun,除非已经有先专有名词;用爆炸杀伤的,一般根据弹道分为加农炮,榴弹炮等等;但是如坦克炮,舰炮,加榴炮,防空枪/炮等两种弹丸都能打的,又不合以上规矩。

一团烂账。

图一,莱茵金属tank gun,120mm

图二,抬我406mm口径的大枪来(sixteen-inch naval gun,16英寸海军枪?)

图三图四,民间口径.950jdj弹和步枪。这个大于20mm了,但是显然更应该叫rifle而不叫cannon






味冷


虽然在英文单词上枪与炮用的是同样一个词,但是在具体操作上,还是大多依据20毫米区分的。从口径上来看,20毫米以下的弹药在早期的生产中,很难填充炸药作为范围杀伤武器,而且就算有高爆弹头威力也非常不可观。只有在20毫米以上的弹丸中填充炸药,才能对周围目标实施有效杀伤。

图为NTW-20反器材步枪


从武器的重量和使用上来看,20毫米以下的单发武器都能够一个人携带并且使用。就算是口径达到20毫米的南非NTW-20反器材步枪,也是能够一个人完成所有操作的。而20毫米以上的武器,除了榴弹发射器能够比较轻便外,别的身管武器单人无法携行。另外,这些武器通常需要一个炮组进行操作和维护。

图为M2HB重机枪


在机关炮诞生之前,口径在20毫米及以下的武器能够快速完成再装填,准备发射。而20毫米以上的,装填工作更加复杂一些,射速有一定的限制。虽然机关炮出现后这一原则得到彻底改变,但是此时关于枪与炮的分界已经有定义了。

图为厄利孔20毫米机关炮


在制作工艺上,20毫米及以下的武器对精度要求很高,只有精度达标了射击精度才能达到要求。至于20毫米以上的,通常制造时的公差大些,故而精确射击上逊色一筹。不过这一点不适用于机关炮,机关炮也是直射武器,对精度要求不低。


欢迎大家关注本号,提供更多军武知识科普。


军情解析


口径20mm,可以肯定的说,算炮。因为口径定义的准确表述如下:

口径小于20mm的算枪,其弹药称为枪弹(子弹);

口径大于等于20mm的算炮,其弹药称为炮弹。

例如:美国的密集阵近防炮,它就是六管20毫米口径自动旋转式火炮系统,我们叫它近防“炮”而不是近防“枪”。



大头拆快递


沒有毕要跟着谁走 10亳米轻型装甲 防弹玻璃都在升级 20毫米枪弹以后可能打不动 研发新型枪弹不用跟谁比 就看射程穿透力 重量2个人拿不动也不行 35口径左右能装炸药 现代加工工艺枪管可做成二断 精密度还能保持很高 机动性也很重要 要不凉的快.


微尘162063


这个看看威力就行了,12.7毫米的子弹一发打在人腰上,人会被打成两节,20毫米和20毫米以上的都是爆炸弹头,人被打中会炸成没有完整的尸块!20毫米以上的当然是炮!


晨光176200599


具体怎么规定的,是谁规定的不清楚,但是,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考试的正确答案,就是20毫米以上的就叫“炮”,现在的新鲜事物如,35毫米的榴弹机枪(发射器),就不明白了。


看评论涨知识啊


过了20mm口径的轻武器已不是单兵的身体所能承认受得了。当然这是指高速高能的武器


步惊雷37


这是标准。没有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