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发现明重修鹊山神应王庙残碑,专家称赵县扁鹊庙在冀是个孤例

河北赵县王西章村民在建房时,挖出一通“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该碑只留上部,下半部分遗失。残碑高80厘米,宽65厘米,厚16厘米。碑额8字,碑文168字,落款14字。缺失字数不详。该碑边纹为卷叶缠绕的莲花、石榴等吉祥花卉图案。其碑文结体介乎于魏碑与唐楷之间,朴厚古茂,有褚体的挺拔,又不失魏碑的韵味。

赵县发现明重修鹊山神应王庙残碑,专家称赵县扁鹊庙在冀是个孤例

《鹊山神庙记》的残留文字,纪录了奉直大夫(从五品)陈钦带领众乡亲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的经过。“我赵东南十三里西章村”,有鹊山神应王庙。供奉的是战国神医扁鹊。扁鹊以其治病救人的医德医术“名于燕赵”,他“普施泽人之德”为乡民敬仰。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供奉他。而神医也保佑方众生,实在是“村之大之幸,亦我赵人之幸”。如今寺庙“毁颓圣像湮灭,坏者矣。”

赵县发现明重修鹊山神应王庙残碑,专家称赵县扁鹊庙在冀是个孤例

嘉靖四十一年,奉直大夫陈钦“睹其敝,心为之涕然。’便发动乡民重修庙字。两年间“集术于滹沱,采石于临城”,“凡东庙西庙皆焕然而维新”,前堂也得到修葺。“功告成于嘉靖四十三年”。为此陈钦感念众乡亲出资出力,称他们的功德“不在陈钦之下矣”,“故迹其事以略为记云。”落款:“嘉靖岁次甲子三月吉旦,奉直大夫。”因系残碑笔者无从得知最早建庙的时间,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赵县发现明重修鹊山神应王庙残碑,专家称赵县扁鹊庙在冀是个孤例

如今,王西章的信众在鹊山神应王庙的旧址上,又建起一座“药王庙”,庙门对联写道:“海上炼丹龙引路,山中采药虎随身。”庙内塑有三座神像,分别是药王药圣和药灵。守庙的村民告诉笔者,每年三月初一是药王庙的正晌,这与内丘县鹊山庙会的日子相同。而当地至今流传的一段传说故事,也佐证了鹊山神应王庙影响的深远。

赵县发现明重修鹊山神应王庙残碑,专家称赵县扁鹊庙在冀是个孤例

在很早以前,河南有个老头患病多年,经过多少医生都不见好。这天,老头的两个儿子赶着大车,又带着父亲去看病,走到半路上,遇见三个红光满面,眼睛雪亮,衣衫破烂的人。他们声称是三兄弟,能治好老人的病。哥俩很高兴,看他们也不像歹人,忙扭转车头,把三兄弟请到家中。兄弟三人在老头家中住了没几天,就给老人治好了病。这天三人要走了,老头拿出很多钱财报答救命恩人,三兄弟说什么也不要。老人问兄弟三人的住址。三人只说在赵州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一间又旧又破的瓦房。

赵县发现明重修鹊山神应王庙残碑,专家称赵县扁鹊庙在冀是个孤例

第二年春天,老头派两个儿子到赵州看望三兄弟。哥俩跑遍了赵州打听,都说没这仨人。这天晚上,哥俩住宿在大西章的破庙里,一看庙里供的三位神像和治病的三人一模一样。就进村打听庙里供的是什么神,村民说:“这是药王庙,里边供的是药王、药圣和药灵三兄弟。”后来二人就把三兄弟给父亲治病的奇遇说了一番。当地人争相传说药王显灵了,云游到河南为人看病。从这以后,就有很多病人在庙里求神讨药,很是灵验。

赵县发现明重修鹊山神应王庙残碑,专家称赵县扁鹊庙在冀是个孤例

郑一民先生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一民先生是研究鹊山文化的专家,他认为:“河北境内除了扁鹊的故里内丘县,扁鹊庙在其他县份还没有发现,赵县王西章村的鹊山神应王庙的发现是个孤例,它对研究鹊山文化有一定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