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擁抱算法的張小龍,還能帶著微信繼續避免失敗?

微信在界面和交互上改版最大的是哪一次?

並非我們所熟悉的大版本號3.0、4.0、5.0等等,

而是一個小版本號——安卓版本5.2,因為這個版本把微信最核心的底部導欄修改成了頂部導欄,通過左右滑動的方式切換聊天、通訊錄和朋友圈,我把它稱之為“安卓原教旨主義版”。


不擁抱算法的張小龍,還能帶著微信繼續避免失敗?


然而這是一個短命的版本,僅僅5個月之後的5.4版本就改過來了,迴歸到了今天經典的底部導航,從此再也沒有改回去過。

那麼問題來了,微信為什麼如此迅速捨棄這個版本呢?真的是在折騰用戶嗎?

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安卓和iOS的設計規範說起,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往往很少關注安卓和iOS的交互及設計差異,然而事實上二者在很多方面交互邏輯是存在明顯差異的。

在國外,主流應用通常都為安卓和iOS設計兩套不同的交互和界面,從 Facebook的安卓界面和iOS界面就差異極大,然而國內絕大多數應用安卓和iOS則高度一致。

微信在設計上是有追求的,張小龍倡導的極簡主義設計影響了國內很多應用開發者,因此執著的張小龍需要打磨一套他心中完美的安卓設計,於是安卓的“原教旨主義版”就誕生了!


不擁抱算法的張小龍,還能帶著微信繼續避免失敗?


然而理想和現實還是存在差異——儘管安卓和iOS有自己獨特的設計規範,但由於整個中文移動互聯網本身和安卓生態是割裂的,幾乎國內安卓應用的設計都和iOS界面及交互保持一致。

因此,微信符合規範的設計反而變成另類,並沒有獲得用戶的認可——這是規範向用戶低頭的典型案例,微信急於將其下線肯定也在後臺數據上觀察到了這個版本對不適應新交互的用戶所造成的困擾。

就連堅持該設計的谷歌也改變了其設計規範,在安卓官方的“Material Design”官方網站上,已經支持了底部導覽的設計——潮水的方向被iOS所改變。

如今,微信儘管在整體界面上和iOS保持一致,但在很多細節方面依然遵循了安卓規範,比如在聊天界面要置頂某個對話,安卓是長按、iOS 是左滑。


不擁抱算法的張小龍,還能帶著微信繼續避免失敗?


如今,在微信的進入的15個海外國家和地區,微信沒有在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成為社交領域的領頭羊,不說美國、印度、巴西,但即便是在和中國文化有千絲萬縷聯繫的香港、臺灣、日本、東南亞,微信也並沒有贏得局部戰爭,十分遺憾。

微信從來沒有公佈過在某個國家或地區的單獨用戶數,很顯然,這個數字並不樂觀。

當我們分析微信國際化失敗的原因時候很多人可以挑出N多個理由——文化差異、騰訊國際化經驗不足、產品沒有本地化、海外沒有QQ導流、當地政府監管……

必須承認,這些固然是原因之一,然而它並不能解釋為什麼在東南亞等國領先的是WhatsApp、BBM 、Facebook 、Line等等,這些產品難道通通解決了上面的問題了嗎?很顯然並沒有.

在我看來,微信國際化失敗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唯一的原因——時間,微信開始真正在國際化上發力的時間點是2013年。

2013是神馬時間點?那時候Line已經誕生2年、WhatsApp已經誕生4年、BBM已經誕生8年,在這些時間裡,任何當地人群在這幾年的時間裡也是需要正常通訊的,而微信的競品就是在那段時間建立關係鏈的,社交通訊產品就是這樣:

不擁抱算法的張小龍,還能帶著微信繼續避免失敗?

一旦關係鏈建立,馬太效應就開始發揮作用,人們不會去用一個功能強大但我的朋友們都不用的產品,“撼山易,撼關係鏈難”。微信在國內賴以爆發增長的搖一搖、附近的人等大招兩年之後在國際市場統統失效,因為根本搖不到人,附近也沒有人。

這時候即便騰訊財大氣粗,通過電視廣告轟炸、邀請梅西、內馬爾擔任代言人,和當地公司合作運營也無濟於事......大公司常用的策略——“用金錢換時間”在這裡啞炮了,因為從本質上——時間和時間是不一樣的。


不擁抱算法的張小龍,還能帶著微信繼續避免失敗?


接下來問題來了——為什麼騰訊後知後覺,到2013年才覺醒要開始國際化呢?

原因是兩個——馬化騰無心、張小龍無人:

先說馬化騰無心,要知道,馬化騰說“我知道有了微信,我們和微博的戰爭就結束了”說這話的時間點是在2011年的8月份,那時候微信用戶已經3000萬了。

這意味著在此之前,騰訊幾乎舉全集團之力在對抗微博,2011年上半年,在深圳唸書的我沒事去香港逛逛,那時候香港中環還豎著騰訊微博”與其在別處仰望,不如在這裡並肩”的廣告牌,騰訊微博並非要去香港獲取用戶,那時的騰訊依然想告訴中環的投資者們——“在微博這個戰略賽道上,騰訊沒有落後”

由此可見,那時候騰訊還在押寶騰訊微博,微信的國際化顯然還不在集團的戰略範圍之內,要知道騰訊徹底放棄微博業務是在三年後的2014年。

再說張小龍無人,張小龍的騰訊廣研在開發微信1.0的時候,微信團隊只有10個人,開發完iOS版團隊成員現學安卓繼續開發安卓版,那時候塞班還存在一個不可忽視量,也不能放棄。

即便微信在2011年迅速擴張,微信當時的人力顯然是不足的,張小龍崇尚精英團隊,微信的創業期幾乎都是產品研發團隊,而國際化更多需要的是運營、市場、公關等人才,國外可沒有張小龍輕描淡寫的“只用了QQ郵箱進行推廣”,要知道QQ郵箱也是過億級的產品,那時候微信事業部尚未獨立,張小龍能調動的資源有限,國際化即便意識到了戰略上的重要性,在戰術上也不可執行。

失敗功能五——訂閱號助手

2018年5月,微信公眾號的“訂閱號助手”終於上線了,然而這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獨立APP在我看來是微信團隊做的最不用心的一個產品了,極其失敗,微信重視內容生產者,曾推出非常多貼心使用的功能,但這次的訂閱號助手是一個例外,它並非邊緣產品,張小龍在2018微信公開課專門談到過這個產品——

不擁抱算法的張小龍,還能帶著微信繼續避免失敗?

“我們很早以前就應該要出這樣的手機端了,只不過後來因為我們自己的原因一直沒有出,其實挺可惜的。現在這個App我們已經做得差不多了,可能很快會對外發布出來。”

由此可見這是一個經過打磨而且是張小龍親自過問的,然而最終的完成度和體驗卻讓人大失所望,衛夕調研了身邊運營公眾號的內容生產者,基本上沒有人用,而它的槽點卻極其清晰明確:

  1. 首先,它和小程序“公眾平臺助手”在功能上嚴重重疊,訂閱號助手首頁的互動功能——回覆消息和留言,小程序早已實現,而在數據分析部分小程序甚至比助手APP更加強大。
  2. 其次,它另一個主打的發佈功能居然是殘缺的——PC上保存的草稿到移動端居然不能編輯,只能選擇直接發佈;而移動端保存的草稿在PC端不用說編輯,看都看不到。
  3. 註冊、修改頭像、修改公眾號的ID作為使用率極低的功能,根本沒必要做到移動端。
  4. 對原創文章作者而言的另外一個高頻功能——開通轉載白名單,居然沒有實現。

在我看來,訂閱號助手這個APP在功能優先級的排序上是有問題的,而理想的狀態這個APP其實不應該存在,微信更優的策略應該是以上所有功能都應該在小程序裡實現。

小程序開放了眾多能力,一直宣稱其可以代替輕量級APP的功能,在小程序“公眾號助手”裡實現PC端80%的高頻功能難道不是最佳宣傳案例嗎?

微信專門在安卓和iOS雙端開發一個和公眾號小程序功能嚴重重疊、完成度極低、體驗雞肋的APP,從某種意義上對小程序而言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除了以上相對典型的失敗功能和業務,微信還有其他一些下線或者並不成功的功能,由於沒有那麼典型,因此我將其彙總到一起進行盤點:

  1. 搖一搖傳圖,微信初期推出的一個功能瀏覽器插件功能,能把網頁上的圖通過搖一搖的方式傳到手機,其實,對於微信這一的國民應用而言,“瀏覽器插件”五個字就代表了這個功能不可能被廣泛使用,該功能最終早早下線。

不擁抱算法的張小龍,還能帶著微信繼續避免失敗?


  1. 公眾號好友留言功能,該功能是2018年微信6.6.6上線的功能,上線之後就收到大量的吐槽,主要原因為隱私的保護,於是2個月之後微信悄悄下線了這個功能。
  2. 按住加好友(雷達加好友),微信曾經在5.2版本中推過按住加好友,當線下兩個人同時按住就能識別並添加,該功能在二維碼添加好友上線被悄悄下線,顯然二維碼掃描的方式更加直觀,於是微信也悄然下線該功能。
  3. 微信知識付費訂閱產品,這卻是微信內部研發過的一個業務,2017年2月14日,互聯網大V Keso在36氪平臺上線了自己一款知識付費專欄,馬化騰在其朋友圈底下評論:


不擁抱算法的張小龍,還能帶著微信繼續避免失敗?


此舉可以證明微信的確在開發知識付費的,但一直兩年之後也沒有上線,因此最大可能的結果是——內部已經放棄,放棄的原因到底是優先級判斷還是騰訊不想既做裁判又做運動員亦或其他原因,我們不得而知。

還有重要的一類,它們不算失敗產品,它們在微信體系裡依然存在,但其從各個維度評估都不算成功的產品,比如搖電視、微信卡包、微信街景、看一看、搜一搜等,這部分每一個功能都是一個星辰大海,屬於微信雄心勃勃想要切入但現實骨感的功能。

這部分的剖析其實極具看點,但限於篇幅同時不符合本文嚴格意義上“失敗”的主題,不展開講。

本文除了剖析微信失敗功能本身之外,另一個重點是我們要剖析其背後的深層次的邏輯和來龍去脈,以及我們能從中得到哪些啟發?我列出了三個重要問題——

1.為什麼微信的失誤、走過的彎路那麼少?

很多人會問,你這文章不是講微信失敗嗎,為啥現在又說微信失誤那麼少?這其實並不矛盾,和微信的巨大成功相比,這些失敗無論是在戰略層還是戰術層都是渺小的,微信全面完成了騰訊在移動時代的多個核彈級佈局——

1.微信本身鞏固了移動時代的通訊關係鏈,同時幫助騰訊打入了夢寐以求高端人群(這在微信未誕生之前的低幼QQ時代一直是騰訊的心病);

2.朋友圈鞏固了移動時代的社交時間(相當於從0開始建了一箇中國版的Facebook);

3.微信錢包讓騰訊可以和支付寶平起平坐(財付通耕耘多年而不得要領);

4.微信公眾平臺讓騰訊成功切入了內容閉環和企業市場;現在小程序又撐起了操作系統的想象空間。

在這些夢幻般的成功面前,以上列舉失敗不值一提,微信的失誤是如此之少,以至於我如果不專門寫一篇文章,你甚至都想不起來微信還經歷過這些,如此之少的失誤到底意味著神馬或許我們從另一個例子中能夠理解的更深:

2018年8月28日,微博CEO來去之間轉發慶祝微博九週年的時候說了這樣一段話:“把每年犯的錯誤,投入資源做過的不著調的項目,浪費掉的資源和機會成本,夠再做一個微博了,這麼一想真焦慮。”


不擁抱算法的張小龍,還能帶著微信繼續避免失敗?


要知道,縱觀微博過去幾年的客觀表現,來去之間也屬上市公司CEO中的翹楚,然而他還是坦言自己在試錯方面浪費了巨大的資源,相比之下,張小龍在上述這些失敗功能上浪費的資源可謂微乎其微。

那麼問題來了——張小龍是如何做到走那麼少彎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但在我看來,張小龍之所以在微信時代彎路那麼少,是因為其在前微信時代早已經歷了無數的試錯。

張小龍無疑是中國互聯網的活化石,從第一代程序員一路走來、經歷PC互聯網大潮、穿越到移動互聯網時代,與其同時代的程序猿中經歷幾次浪潮依然活躍在舞臺中心的或許只有小米的雷軍。

而正是在這一次次的轉變過程中,張小龍對產品的打磨、試錯;對人性的思考、實驗讓他在系統思維上變得通透、變得遊刃有餘——

做QQ郵箱並給馬化騰的7000封郵件是試錯;做閱讀空間是試錯;做郵箱漂流瓶是試錯;做郵件廣播是試錯.......

為什麼微信走的彎路這麼少?因為彎路在微信誕生前已經走過了,張小龍把這些實驗逐步變成了微信裡的漂流瓶、朋友圈、公眾平臺。

2.並不擁抱算法的張小龍還能繼續避免失敗嗎?

許多年後,在內容領域被頭條系全面打敗的張小龍終於回憶起多年前張一鳴對自己過的一句話:“面壁人張小龍,我是你的破壁人”

以上這一段是我的想象,也是我的判斷。

毫無疑問,偏執的張小龍有著“面壁人”般的孤獨,他孤身一人以迷之人文情懷對抗著冰冷的機器數據——“產品經理應該依靠直覺和感性,而非圖表和分析,去把握用戶需求”。

在張小龍的字典裡,算法好像一直處於一個不重要的位置——微信信推出的大多數核心功能和算法都沒有什麼密切的關係:

從朋友圈到公眾號、從微信支付到小程序,算法在微信的版圖裡一直處於邊緣的狀態,即便是嚴重依賴算法的廣告,微信最先推出的也是對算法要求沒那麼高的品牌廣告而非效果廣告,張小龍不擁抱算法可以從兩個例子管中窺豹:

其一是誕生已達六年之久的朋友圈永遠只有一種排序——那就是時間序。

其二是誕生五年之久的公眾號依然是關注加時間序,唯一能改變排序的方法是標星或者置頂,同樣和算法沒有任何關係。

2014年左右微信和微博都面臨著同樣一個問題——營銷號廣告氾濫,微博CEO來去之間的做法是直接介入信息分發,通過人工和算法判斷營銷信息,限制營銷信息的分發頻率。

此舉當時在微博上產生了激烈的辯論,微博大號一片哀嚎,然而來去之間的邏輯是——即便是一個優秀的大號,廣告發的太頻繁,也會劣幣驅逐良幣,而由此產生的結果是:用戶或許並不會取關營銷號,而是直接就不來微博了。

而張小龍則截然相反,他執著於簡單規則——不干涉信息分發,大號發廣告不能忍自然會取關,而取關多了大號自然會少發廣告,微信當時最多專門打擊了一波無下限的誘導分享和誘導關注,而這和算法毫無關係。

兩位掌門人在同一產品問題上的不同邏輯取向,值得每一位互聯網人深入思考。

微信最不缺算法所需要數據,甚至微信的數據可能是每一個算法工程師和AI科學家最夢寐以求的訓練集,然而張小龍曾說——產品經理需要有上帝視角,上帝是神馬?知曉一切就是上帝,而算法則恰恰相反,它意味著未知,神經網絡的內部運算規則就是一個黑盒子。

頭條、抖音、YouTube、Facebook的高歌猛進無可辯駁地證明了算法在內容分發效率方面的一騎絕塵,而微信面對頭條系的進攻目前毫無還手之力,要知道在美國,擁抱算法的Facebook在做社交的同時也同樣接管了內容分發。

世界終將被算法統治,而並不擁抱算法的面壁者張小龍還能繼續高歌猛進嗎?

3.不設限的張小龍和有邊界的微信如何繼續珠聯璧合?

張小龍從不給自己設限——從Foxmail的軟件時代一躍跳進了QQ郵箱的互聯網時代,其中技術、思維、眼界的轉變絕非外界以為的雲淡風輕就可以做到的;

而從QQ郵箱的PC時代一頭扎進微信的移動互聯這個新大陸張小龍更是放飛自我、一路狂奔,自身也完成了從單一產品線主帥到騰訊重要事業群掌門人的轉變,而在此期間還可以將跳一跳玩到6000分、同時順便拿個業餘高爾夫世界冠軍——這是一個不設限的男人。


不擁抱算法的張小龍,還能帶著微信繼續避免失敗?


然而,微信畢竟有邊界——儘管在流量為王的C端吞噬一切,但在B端、線下端、國際化端、視頻端微信的觸角並不強大。

微信卡包不及初始預期、國際化受阻、小程序線下層面艱難推進、看一看並不靈驗.......

無不說明微信佛擋殺佛的進擊氣勢在快速放緩,王興所說的互聯網下半場的三個關鍵詞——“上天、入地、國際化”微信似乎都淺嘗輒止,並沒有打開局面,36氪那篇《小程序被高估了嗎》也從側面反映了微信寄予厚望的小程序能量或許並沒有期望值那麼大——微信的邊界日益明顯。

不設限的張小龍和有邊界的微信如何繼續珠聯璧合?

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關乎騰訊在互聯網下半場的格局,有人說,微信難道就不能成長為沒有邊界的亞馬遜嗎?

當然有這種可能性,但不要忘了即便在如此多領域遍地開花的亞馬遜在智能手機業務上也是一敗塗地,然而正是手機業務的失敗,當時並沒有氣餒的手機開發團隊中的一小支做出了Echo智能音箱,

互聯網最神奇的、最有趣的一面肯定包括“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有的故事都會有結局,然而“所有的偉大都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我們zan許“知其邊界、突破邊界”的勇氣,我們欣賞“知其邊界、從善如流”的智慧,而如何辨別這二者則區分了成功者和失敗者。

微信的故事還會繼續,祝福面壁人張小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