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古今哪些妙趣横生的佳联绝对十五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啊

整理了下中华历史上那些传为佳话又妙趣横生的对子,真是精妙绝伦!

1.吕蒙讽朝廷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宋人吕蒙正对当时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愤愤不平。某年春节,一位穷苦人请他代写一副春联,吕写道:“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额:南北”

春联贴出后引来了无数人围观。众人始觉其“怪”,继称其“妙”。这副春联妙就妙在它的“联外之意”: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谐音:横批“南北”亦即意味着“没有东西”。作者以独特的修辞手法写尽了穷人的生存窘相。

2、诸葛亮一生数字对

过去,有人用数字,作诸葛亮一生的上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这上联作出后,很久无人能对,成为有名的“绝对”。经过多少年代,许多人曾去研究,终无结果。直到清代,一秀才姓伍,仍以诸葛亮一生业绩,用五方五行对了出来。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卦,水面偏能用水攻。

想不到!古今哪些妙趣横生的佳联绝对十五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啊

“绝对”逢生,传为佳话。

3、“不如不说”与“何必多管”。

清初,南方有个姓任的主事官,他经常喜欢讥讽议论朝政是非,抨击时弊,不免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官家豪门。

一天,皇上派来了一个姓管的御史官,到地方来查察,当地绅士豪门伺机出来对任主事官恶意攻击,讲得一无是处,管御史只听一面之词,不加考察,便对主事官严加训斥:“我听说你喜教训别人,这不好。此刻我有一边对联,让你来对。”说罢,便念出了上联:

说人之说被说人之人说,人人之说,不如不说。

任主事针锋相对地对出了下联: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管御史听后,瞠目结舌,拂袖而去。

4、童子气先生

从前,读书最兴作题对对子,先生出上联,学生对下联,要对仗工整,讲究平仄和押韵。有一日,一位姓刁的先生出了一句歪联:

抓而痒,痒而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抓抓痒痒,痒痒抓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

让童生对。童生们想了半日,也没有一个人对出下联来。先生骂了一句:“你们这此废物,看哪个童生先对出来!”有一个童生听罢,心想:就以先生二字来对。于是他站了起来,说:“先生,我来对!”先生点了点头,童生开口对道:

生了死,死了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先生听了,气得半死,跌坐在椅子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5、佛印与苏小妹相戏

苏东坡和佛印谈论佛事,佛印大吹什么佛力无边、佛法无边。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在帘子后面偷听着,便想刺他刺,就写了一句拆字联,叫使女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一看连说:“有意思,有意思!”便念给佛印听: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见是挖苦自己,怎能甘心认输,经过一番思索,最后对上了这个拆字联。写出来,交给了东坡,东坡看后又交了苏小妹,苏小妹一看是: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想不到!古今哪些妙趣横生的佳联绝对十五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啊

6、刁塾师自作多情

从前,某员外有一女一子,女儿及笄待嫁。儿子尚年少,正在塾中读书。那塾师生性刁滑,常常给学生留下作业就出去游荡。一日,他给学生出了一句上联:

有客登堂,惊醒万里春梦。

学生对不上,就去求姐姐代对,姐姐对道:

无人共枕,枉存一片痴心。

塾师回来一问,知姐代弟对,便自作多情,以为小姐对他有意,于是又出句:

六尺绫罗,三尺系腰,三尺坠。

小姐看后,挥笔而就:

一床绵被,半床遮体,半床闲。

塾师一看,认为小姐对自己含情无疑,便欲立即与小姐定情。赤裸裸地又写了一联:

风紧林密,问樵夫何处下手。

小姐见塾师心术不正,立即严词训斥:

山高水深,劝渔翁及早回头。

塾师看了,心中凉了半截,但未死心,去硬着头皮纠缠,继续传联:

桃李杏梅,这些花哪时开放。

小姐不客气地回敬道:

稻麦黍稷,此杂种是何先生。

至此,塾师也无计可施,但心中总是忿忿不平。不久,便眼睁睁地看着小姐出嫁了。一年后,小姐生了对男双胞胎,回娘家做满月,那刁塾师凑上去,指着双胞胎戏弄小姐说:

谁是先生子,孰为后生儿?

小姐一听,塾师又出污言秽语,就撕破面正颜道:

后生为我子,先生是我儿。

塾师自讨苦吃,只羞得无地自容,在场的众宾听了,一个个笑破肚肠。

7、一拍一骂

从前,有一个地主做寿。当地有个富农,特地写一副连环式寿联祝寿,借此献媚讨好。他搜肠刮肚凑成上联,但怎样挖空心思也写不出下联了。无奈,只好把上联送去,上面写着:

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尽珍肴美味,位尊德大,大享荣华富贵,贵客早就应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

有个才华出众的贫农,看了这个令人作呕的上联,十分气愤,提起笔来,立即对出下联:

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兽心,心黑手毒,毒如豺狼虎豹,暴病而死,死无葬身墓地,地方好人莫去,去了后悔,悔之晚矣。

上面两联,一捧一嘲,针锋相对,是一副生动而搞笑味的连环式对联。

8、女神童妙对女皇帝

相传唐代宣化府有一对女神童姐妹。姐姐十三岁,妹妹只有九岁。姐妹俩聪明过人,能诗善对。一天,爱才好文的女皇帝武则天,传旨面试女神童。姐妹俩来到金銮殿上,不住东张西望,处处都觉新奇。武后一见她俩那副机灵童稚神态,早有几分喜欢,为防她们害怕,特令撤去殿仪,并慈祥地携着二人小手,走向殿旁长廊温步。她们来到佛祖殿御河岸边,见一和尚正在河里摘荷花。武后对姐姐说:“朕以此为题出一联你对。”随即吟道:

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此联连用“河、荷、和、何”四个谐音字,难度不小。那姐妹举目四眺,忽闻优乐堂琴弦切切,歌声袅袅。因即对道:

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

此联亦用“情、琴、清、青”四个谐音字,切情切景。武后闻之甚喜。之后她们又经过一座照壁,上面塑着一副兵战浮雕。武后端详片刻,又出一联要小妹妹属对:

冰冻兵车兵砸冰冰碎兵车动

只见那九岁的小娃娃眨了三下眼睛,随即对上下联:

龙卧隆中隆兴龙龙腾隆中升

武后一听,不觉出声赞曰:“果神童也。”

9、纪晓岚讽对石先生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十分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之后,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10、秀才改对联

从前,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节,他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正巧,镇上有个穷秀才,飘过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副对联。他先是露出鄙视的神态,之后,又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见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大堆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改得好!改得好!”门外的吵嚷声惊动了进士老爷,他连忙打开大门,一看,立即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了。原先,进士门前的对联,已被秀才改成了这样: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11、唐寅嘲商人。

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流

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

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

12、上下“凭”等。

针对封建社会“上尊下卑”官气十足,有人戏一联:

上司开口才半句,早已是是是,对对对

下级陈词达千言,始终嗯嗯嗯,噢噢噢

13、乾隆出谜联。

有一年元宵节,乾隆与群臣猜谜,出一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相仿,既非家禽,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摸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

在场的纪昀道出谜底,为“猜谜”。

想不到!古今哪些妙趣横生的佳联绝对十五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啊

14、针砭人情冷暖。

清代浙江钱某未中举人时,时常遭亲友冷遇,之后中了举人,亲戚豪富争相祝贺,他针对这一反差,手书一联贴在大门上:

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碳

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15、“混”、“球”联句。

湖南军阀谭延铠一生的处世哲学集一“混”字,最后混到了国民党的行政院长,由于处世圆滑,又得了一个“水晶球”的绰号。他死后,有人给他写了一副对联:

混之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摇大摆,命大福大,大到院长

球的本能滚而已,滚来滚去,滚入滚出,东滚西滚,滚进棺材

亲爱的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妙趣横生的绝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