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其他两个是什么呢?

亲子该懂的这些事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句话是亚圣——孟子说的,

语出《孟子·离娄上》,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孟子讲的是舜帝的故事。舜帝作为虞王朝的创始者,历史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他的童年并不幸福。4岁时,他妈就病逝了。然后他就有了继母,但是继母对他非常差,因为没有亲妈疼爱,所以舜帝就一直没能娶妻。后来,舜帝好好一个年轻小伙,一直不娶妻也不是个办法,只好瞒着家里,自己偷偷的娶了妻子。


孟子这句话算是对舜帝私自结婚的事情做的一番点评。有人说孟子说的“无后为大”,这句话中的后,是后代的意思,言下之意就是不孝的表现有3种,没有子嗣繁衍,后继无人是当中最大的不孝。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后是“后代的职责”的意思,也就是说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但是作为子女,没有做到尽做后代的责任,是其中最大的不孝。但是双方谁都没能拿出确凿的证据,来说服对方。诸位看官,你们觉得哪一方更贴切呢?

先不管“后”了。我们来看看不孝有三中,其他两个不孝究竟是什么?其实古人说话,经常是没头没尾的,孔子如是,孟子亦如是。在孟子的原话中,并没有说明另外两种不孝到底是什么。我们后人只能猜测。东汉年间,就有一位经学家赵岐,在《十三经注》中阐述了他对于孟子这段话的理解。摘录如下:“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赵岐这番话的大意是说:第一种不孝是做子女的只知道顺从父母长辈,即便父母有做错的地方。也不知道指出来,加以劝说,使得父母陷入不义;第二种不孝是父母也老了,挣不了钱养家了,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还不知道去当个官吃点俸禄来供养父母。第三种不孝就是众所周知的不娶老婆不生孩子,绝子绝孙,这是最大的不孝。

赵岐的这般解释,合情合理,于是我们就一直沿用下来,直至今日。从古至今,但凡父母想着催婚催子了,必然搬出这句御用台词。一旦搬出这句话来,子女瞬间百口莫辩,无言以对。不过近年来,大师兄身边的朋友也好,长辈也罢,拿这句话来压制子女的越来越少见了。

一方面是社会文明发展了,很多家庭非常民主,父母子女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做得越来越好了。

另外一方面,培养小孩经济压力确实大,这个不用我多言,各人自有体会。综上所述,既然现在我们知道了三不孝全部内容,在我们的生活中,就避免发生吧!让我们做一个孝顺长辈的子女,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吧!


刘禅说禅


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原意。语出《孟子离娄章句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这一句后面是解释,非常重要,意思是:舜没有禀告、请求,就娶妻了,这就是“无后”。很明显,“无后”不是没有后代的意思。按照孟子的原文,“无后”的意思是“不告”,“后”的意思与“前”相对应,也就是说舜娶了妻子,事后也没有禀告父母,没有尽到孝道。

2.不孝不止有三,而是有五。《孟子离娄章句下》: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不孝有五,但没有一条是指“没有后代”。而把“无后”解释成“没有后代”的,是东汉赵岐《十三经注疏》的批注,由此讹传了近2000年。

3.“无后为大”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孟子前面说“不孝有三”,后面又说“不孝者五”呢?孟子说的“五不孝”,其中前三条:懒惰、赌博喝酒、好财,最终的结果都是“不顾父母之养”,后两条分别是“以为父母戮”和“以危父母”。戮是指羞辱。因此这五不孝,其实也是三不孝:不顾父母之养、让父母受到羞辱、连累危及父母。其中第一条:不顾父母之养,又包含了三条原因。因此,不顾父母之养,是“三不孝”中最大的。结合《孟子离娄章句》的上下文可知:无后为大,无后也是指的“不顾父母之养”。

4.无后为大,是专门用来评价舜的。最大的不孝是不顾父母之养,理由有三条。但是,对于舜来说,舜没有偷懒,没有嗜酒,没有好财,但也造成了“不顾父母之养”的后果,就是娶媳妇没有禀告父母,这不是不拿父母当回事儿吗?这不也是不顾父母之养吗?另外,孟子特别爱拿舜说事儿。据说《孟子》有三万多字,其中,舜出现过上百次。绝大多数都是赞美舜的。同时,孟子也指出,舜也有不孝之处,其中,以娶妻没有后来禀告为最。舜当时的处境很微妙,是一个悖论。舜很孝顺,即使父亲和弟弟想杀他,他也一如既往的孝敬父母,这使得父亲后来感到羞愧。而舜如果真的被父亲和弟弟杀死了,他的死也会连累到父亲。这两条就是“五不孝”或“三不孝”的后两条。但这两条,都没有舜娶了尧的女儿而没有告诉父亲更甚。

综上所述,作为普通人,不孝有五。对舜来说,不孝有三。但是不管怎样,不赡养父母就是最大的不孝。至于有没有后代,其实不是不孝的表现。



辣评热条号


这句话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孟子说的,大家都听过孟母三迁的这个故事,在他小的时候,由于各种的原因,所以一直到处搬家,不过好在孟母的心思没白费,他也很孝顺,长大之后在思想界有很大的作为。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两句后面还有一句话,叫做“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说的就是舜娶了妻子,但是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这是最不孝顺的表现。可见当时,舜确实有和人不一样的思想。

孟子说的这句话,意思是说,这个世上,子女做的很多事情是不孝顺的,但是最重要的事情是作为后辈,不对长辈尽自己的本分,尤其是在自己娶妻生子的时候不告诉家里人。很多人一直以以为这句话说的是不孝顺的有三件事,没有生下后代是最不孝的。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既然至少有三件事是不孝顺的,最重要的是自己不娶老婆,没有给家里延续香火。那么其他的两件事分别是什么呢?当然也是与自己的儿女不赡养自己的父母有关。说的也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第二个说的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现在年轻女孩子找男朋友,最讨厌一种类型的男孩子,就是人们所说的“妈宝男”。这样的男孩子,从小就听妈妈的话,一味地顺从自己的父母。

有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苦着累着父母,即使父母做错了事情,他也不会去主动劝说。这样,父母犯了错,他们自己不知道,作为子女,还一味的包容,这是一种不孝的行为。

尤其是现代这样的一个社会,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但是父母就不一定了。他们有时不愿意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很容易被一花里胡哨的东西所欺骗。作为子女,一定要及时的帮助父母去纠正不正确的行为。


科技趣三观


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世界由民主变独裁最大问题的颠覆性新解:

由原始民主社会变成独裁的奴隶、封建社会大逆不道的根本原因是:

不“孝”顺人民、父母的民主选择权力的行为“有",由“一"(龙的鼠须意见)和"二”(龙的牛鼻呼吸氧气)参加竞争的不同人中竞争出第“三"(龙的虎骨)正式共识候选人,而没有(无)“后”面的以法(四、龙的兔腿执行)交领导集体民主票决出推荐候选人(五、龙的中枢表决)后,再让人民另选出候选人(六、龙的蛇体选择),全体进行票决(七、龙的马首决定),一致投那些能公平补国家集体不足的短板,急需的候选人的赞成票(八、龙的奋斗羊角正义、義),管理选择投票的人不能搞暗箱操作,改变这一程序(九、龙的猴目公开观),“为"人为地领导人主观(一)决定,这就是最“大”的"大逆(由三逆向返到一)不道(不用票决的民主集中之道)。

它不是封建统治者掩盖其无民主文明文化程序之后解释的:"不孝有三个问题,没儿子为最大”的意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颠覆性新解举例:

不孝顺爸妈、人民这一衣食父母的行为中,有儿女男(一)女(二)达成恋爱共识这个“三",没有后面的征求父母意见,告诉亲友社会人民(的政府),结婚(归妹)生养儿女,(选不出合法结果、患不育症不能叫不孝)为最大,不是说有三个不孝的问题。

根据: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

这段话的前一句话开头已解释明白了,后面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始作俑(把人民民主程序操作变成任人造假的泥俑)者,其无后乎"的舜,是尧禅让、私授权力的国家领导接班人候选人,未经民主选举,是不合法的,“舜亦以(此方法任)命禹"(《论语.尧曰第二十》为国家领导接班人更是非法的。具体意思:舜没有昭告执政集团(党)、人民大会(部落联盟大会)的父母这一切权力归她的最高权力机关(古称"归妹"),变成舜叫人民同意他领导非法任命接班人的“娶妻”凄惨局面,其人民“父母"认为这一人民儿子"天子”设有“后"室,也不能有后来的国家领导接班人子孙(禹)。君子以为这事犹(猶)如动物(犭)争夺兽头领权力,而不是选人民领导"酋”长,告诉也不用告诉人民父母的事儿。这是不孝的大逆不道,乱争打天下领导权的谋逆行为。

在古中华人文经典中的数字如"三人行""三生万物"等一般为代数,不是数量词。

中华文化造字原则详见《破译背后的龙学密码》《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前面的“说明”。


龙学创始人刘树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出自于《孟子 离娄篇》,是孟子所著。

他根据古代当时社会背景谈到,不孝有三种,其中以不传子嗣为最严重。

1、若不懂顺从父母的意愿,违背父母,陷之于不义,就是不孝。

2、当父母年老,为人子,若家里没钱,无法侍奉双亲,使其三歺无法温饱、生病无钱医冶,或无功名、不能考秀才中进士求一官半职,为家扬眉吐气。是二不孝。

3、孟子认为,为人子,若不娶妻,传宗接代,沿袭香火,过年过节无后代为祖先扫墓,祭拜是三不孝。

其中第三点延续到现在,父母见孩子未婚或结婚多年未育,就会着急,常念叨子不孝。这也是中国人重男轻女的原因。





无悔青春6566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可以作如下理解:

陷害他人于不义,不分大事大非。此为一不孝。

父母辛苦养育之恩不报,此为二不孝。

无后为大可作,如下理解:

孔孟之道深入中华文明,为人人子。当以孝对亲。而一个文明的文化根基就在于广大的农村。农村之所以要求有后人,就在于中国特别重视血脉的传承。如果说一个大的家庭,后继无人没人可以祭祀先祖也就是说这个姓氏至此消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上门女婿,生下的小孩要跟着女方姓。

其次,老话说的是养儿防老。就在于女子嫁入男方之后,很难在父母身边照顾她们。


大运东方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说的,这是儒家的思想。

那么一味顺从父母,父母有了过错也不劝说,最后让父母陷于不仁不义之地,这算第一种不孝。

还有一种呢,家境贫寒,父母年老,自己呢,却不拿当官的俸禄去供养父母。也就是说,不养活老的。这是第二种不孝。

还有一种不孝,不娶妻不生子,断绝香烟后代。这算最严重的一种不孝。这三种不孝呢,是一种递进的关系,一种比一种不孝,尤其最后这一种,这个罪过最大,所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孔子认为,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应当赡养,父母临终的时候,子女应当送终,父母安葬以后呢,家族的子孙应该是香火不绝,按时祭奠,跟愚公移山似的,子又有孙,孙又有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那么为什么三种不孝里的这个无后为大呢?因为无后就不能传宗接代了,意味着一个家族很早的就要灭亡了,香火就绝了,这是对祖先的最大不敬。如果有家庭、家族都无后,这个宗族就完了,这是个很严重的事情。古代对家族的延续非常重视,一般灭了国家以后,都不斩尽杀绝。比如说周武王讨伐纣王,没有灭了商朝皇室成员,而是向人家虚心请教治国之道,还给纣王的儿子一个封国,让他延续祖宗的香火,不绝祭祀。所以说呢,也是很看重这一点的。如果犯了极重的罪,最重的刑罚是什么呢?要诛九族!把你连锅端,断了你的香火。这就更加印证了古人对于家族的延续是非常看重的。


小劳叨叨


古人说的话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封建社会有,三不孝,第一不孝父母,第二有了媳妇忘了父母,第三不能为家门传宗接代就是最大的不孝,无后为大,也就是说不为家族延续香火才是最大的不孝,过去对这件事看待最重要,你对父母有多孝道,不能为家门续香火就是最大的不孝。


为了我20


我理解是这个意思,是说天下不孝儿女多的是,这个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但是从人类传宗接代的重要性来讲,如果没有后代,这个问题就十分严重。

自古到今都是这样,生命得到正常有序的延续,对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要,肯定是破天荒的大事,万万不能大意。

在古代人类劳动力资源,极其缺乏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增多,对一个家庭和世俗讲,尤其显得极为重要,这句话也说明了其中的重要性,所以也就重点了无后为大事。


春夏丨秋冬776


其二:阿意曲从,陷亲不义

其三:家穷亲老,不为禄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