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史記》“夾帶私貨”引爭議,伯夷叔齊到底愚忠還是仁義?

國人熟悉伯夷叔齊的故事,大多因司馬遷在《史記》中的相關記載。《伯夷列傳》是《史記》七十列傳的首篇,而且篇幅之短,在全書中罕見。但《伯夷列傳》最奇怪的地方,卻是它大部分內容並不是在談伯夷叔齊的事蹟,而是引經據典,借題發揮,表達司馬遷的個人情懷和精神寄託。而且,其寫法是夾敘夾議的,雖然太史公喜歡在史傳結尾處大發感慨,但一篇文本的“題外話”比歷史敘述本身還多,在整部《史記》裡都是極其罕見的。

黃帥

司马迁《史记》“夹带私货”引争议,伯夷叔齐到底愚忠还是仁义?

(南宋)李唐《采薇圖卷》

《伯夷列傳》開篇談的是堯舜禪讓的事情。《史記》列傳的記錄大致是按照時間順序來設置的,周代以前的列傳內容,只有《伯夷列傳》一篇。既然先商時期的內容不在其中,開篇就講堯舜之事,倒也無可厚非。但是,司馬遷似乎只是想借助先賢們的口吻,來表達內心的訴求。他援引孔子的話說,“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不過,他卻有另一番感慨:“餘悲伯夷之意,睹軼詩可異焉。”

這個態度頗為弔詭。如果說伯夷叔齊的事蹟如堯舜禪讓般光輝,太史公為何發出“異”之感喟?此處“異”的意思是驚詫,或者說奇怪。他固然對伯夷叔齊的事蹟感到悲痛,或者說是憤憤不平,但為何又有驚奇之感?太史公並沒有給出直接回答,而是把複雜的情感藏在了後面的歷史敘述裡。

《史記》對伯夷叔齊事蹟的描述很簡單,就講了兩個事。一個是伯夷叔齊兄弟之間相互謙讓,都不願意繼承孤竹國王位(這與前面講到的上古聖賢禪讓相呼應),另一個就是伯夷叔齊攔下武王伐紂的隊伍,後來“不食周粟”,最後竟餓死在首陽山。當然,“不食周粟”之事歷來有爭議,多數觀點認為這指的是伯夷叔齊不願意吃周朝的糧食,也有學者認為“周粟”代指周朝給予的功名俸祿。但不管怎麼說,伯夷叔齊不願意為周朝做事,最後隱居起來,以至於到了生命的終點,都堅持了本心,反對“以暴易暴”。

耐人尋味之處就在於此書所謂的“以暴制暴”。伯夷叔齊站在商朝的立場上看武王伐紂,確實是“犯上作亂”之舉,但他們也承認商紂無道,才說“以暴制暴”。但在他們心中,忠誠於本朝和大王,比因王道昏庸而伐之,更具有道義上的合理性,也更符合歷史的走向。因為現代史學界強調所謂的“歷史進步論”,一些觀點認為伯夷叔齊是歷史前進道路上冥頑不化的人,不懂得世事變化的規律。但在古人來看,忠於舊朝反而符合道義,只不過多數人做不到像伯夷叔齊這樣罷了,至於隱逸起來,則實屬無奈之舉。

後人在看待伯夷叔齊掌故的時候,很難擺脫司馬遷在其中夾帶的“私貨”,因為其個人情感太強烈,以至於後世也搞不清歷史的真相是否真的如《史記》敘述所說的那樣。雖然《史記》中不乏夾帶強烈個人情感的文本,但那些情緒都服從於歷史敘事之下的,《伯夷列傳》中的個人情緒和主觀評論反而“喧賓奪主”。

司馬遷在《伯夷列傳》中的慨嘆集中在“道不同,不相為謀”和“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兩個層面,對所謂的“歷史正道”提出了質疑。每每看到這裡,我都覺得很驚詫,因為司馬遷的歷史觀明顯符合儒家那一套正統學說,但他在一些具體人物事件面前,卻時常“夾帶私貨”,會對那些不被主流歷史接納的事物產生同理心,這既跟他的人生際遇有關,也跟他的人文關懷密不可分。因為,任何出色的歷史研究者都脫離不了對人性的深刻理解,以及“理解之同情”,伯夷叔齊試圖攔下武王伐紂的步伐,按照自己的邏輯和倫理完全可以自洽,只不過他們的價值觀已經被後來的主流話語所拋棄,被歷史記錄者所遺忘。

正因此,簡單從“隱逸”的角度來理解伯夷叔齊之選擇的複雜性,是不合適的。在王朝更迭之時,文人選擇“隱逸”者甚多,但其中不乏謀取“終南捷徑”者,就像姜太公釣魚,並非真的要脫離世事的干係,只不過要等待一位明主的賞識罷了。甚至到了後代,“隱逸”成了一些文人自視清高和“擇良木而棲”的技巧。但伯夷叔齊不一樣,他們選擇了“以死明志”,成為商周變局之際的歷史主流敘述之下的一個奇特的註腳。

因為他們的選擇不被世人理解,竟被後世一部分文人賦予了“陰謀論”的想象。比如,身處明清易代之際的艾衲居士寫就的《豆棚閒話》,其中便有《首陽山叔齊變節》一則故事,雖是諷刺當時變節的文人,卻對伯夷叔齊的正統故事大加演繹,因為擊中了人性中的暗黑部分,竟得以流傳開來。至於當下,在所謂的“從人性讀歷史”的通俗講史書籍裡,類似的“古事新讀”就更多了。

其實,早在太史公之前,伯夷叔齊的故事就已經廣為流傳,而且基本都在稱頌他們的事蹟。而且,伯夷叔齊最令人感動不在於他們的“忠”,而在於“仁義”,從根本上說,他們反對的是周武王“以暴易暴”的邏輯,但這卻被後世話語描繪成“不識時務”。其實,歷史進步論也好,權力更替的話語也罷,並不能取代堅持人性光輝的行為,也不可能真正壓抑那些看似“不合時宜”實則堅持道義精神的人。或許,也正是因為伯夷叔齊的選擇太驚世駭俗,才令後世爭議不休,但到底孰對孰錯,只是最後的話語權並不在歷史現場,這也是回顧古事時令人遺憾的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