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一部奠定了華夏祖宗的書。司馬遷:我太難了

簡介

《史記》是司馬遷老爺子花了13年撰寫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鑑》並稱為“史學雙璧”。因此司馬遷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史聖”。與司馬光並稱“史界兩司馬”, 與司馬相如合稱“文章西漢兩司馬”。沒錯就是這麼牛。而且更牛的是它奠定了後來歷代編寫史書的方法,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廢話),是第一部長篇優秀作品(前面不是沒有,只是要麼十分難懂,如詩經。要麼太雜,如論語。要麼被燒,對就是項羽的那把火,把阿房宮燒了。)

史記:一部奠定了華夏祖宗的書。司馬遷:我太難了


史記:一部奠定了華夏祖宗的書。司馬遷:我太難了


以下是兩位大卡的評價:

1,魯迅:"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劉向:"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詳情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全書共一百三十卷,有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錄各種複雜的要死的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對後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稱為“實錄、信史”。)、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生平、政績,如劉邦本紀)、三十世家(王侯的那些事,如陳勝世家)、七十列傳(記錄人臣及影響歷史進程的名人,最後一章是他自己。)。(不過司馬遷有自己的分發,如項羽明明沒稱帝,但也把他歸為本紀)共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很複雜的!)

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賊拉長的歷史。

它包羅萬象,而又融匯貫通,脈絡清晰,“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詳實地記錄了上古時期舉凡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狀況。

為啥說史記是文學作品,就是因為它以人為中心,而且還詳細的編(因為大部分都不是司馬遷親眼所見,不信的話可以這麼想:當初項羽烏江自刎之前,在自己的中軍大帳中對虞姬唱過“力拔山兮氣蓋世”那麼司馬遷是咋聽見的呢?所以肯定是自己編的那些細節)出人物的語動心神。而且本著落實每一個人物的形象,所以有時會有矛盾之處。(畢竟每個人心裡想的不同)可謂“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漢書·司馬遷傳》),“遷文直而事核。”(《後漢書·班彪傳論》)。

史記對後世的戲劇,小說,的取材以及人物都有這深厚的印象。(如戲劇趙氏孤兒,霸王別姬和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孫皓暉的《大秦帝國》和寒川子的《戰國縱橫》。 )

《史記》起初是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因為它本身沒想當正史)。三國之前古代史書都叫史記,從三國開始,“史記”才變成現在的這本書。一本是在宮廷的正本,另一本則存了草稿,留在家中。後被孫子楊輝大肆宣傳了一波,並列入國家正史。但後來楊輝遇害慘遭終止。但出書後由於它“是非頗謬於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賤貧,此其所蔽也。”聽不懂沒關係概括來說就是“懟漢史”。在唐初,史記都傳者甚微,唐末也只有韓愈那種專搞古文運動的才知道(並讚譽)。直至宋元之後歐陽修(還有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等)這批人才大力推崇,大家一擁而上都開始翻譯史記。

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挑刺到《史記》缺少十篇。(《史記》中有大量宮廷秘事,西漢嚴禁洩露宮廷語,因此只有宮廷人員才能接觸到該書。漢宣帝時褚少孫在宮廷中閱讀該書,其中已經有些篇幅不對宮廷官員開放,到班固父子時,宣稱缺少了十篇,班固家被皇室賜予《太史公書》副本,其中也少了十篇。東漢時期,楊忠收招,更是刪了十餘萬。)今本《史記》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數篇章,漢元帝、成帝時的博士褚少孫補寫過《史記》,《漢書·藝文志》載馮商續補《太史公》七篇,韋昭注云馮商“受詔續《太史公書》十餘篇”,劉知幾認為續補《史記》的不只是褚、馮兩家,而有十五家之多。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

《史記》取材相當廣泛,一部分取自當時能看到的所有有關歷史人文類書籍。一部分取材於實地考察獲取的材料。特別可貴的是,司馬遷對蒐集的材料做了認真地分析和選擇,淘汰了一些無稽之談。總之是十分認真地。但美中不足的是司馬遷受時代的限制,存在一些“天命”、“災異”等迷信。


史記:一部奠定了華夏祖宗的書。司馬遷:我太難了


司馬遷是何許人也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約公元前87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人。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早年從董仲舒學《春秋》,從孔安國學《尚書》。這可是當年的豪華陣容。他的父親司馬談學問淵博,曾“學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

正所謂虎父無犬子,司馬遷十歲開始讀書(此處形容詞與誇讚的句子一律跳過。),20歲四處遊歷。後返回長安,作了郎中。還幾次同漢武帝出外巡遊(20隨便是皇帝身邊的紅人),35歲那年,漢武帝派他出使雲南、四川、貴州等地。(為他寫史記中的打下基礎,例如經常有這個兮那個兮,這是楚地的獨有特色。)

36歲,漢武帝封禪泰山,司馬談好不容易盼到這一天結果病死了。父死子繼,司馬遷到泰山參加封禪。臨死之前司馬談還給司馬遷留了個一生的家庭作業那就是寫史書。42歲開始寫史記,47李陵出擊匈奴,兵敗投降(本來是詐降,結果被單于連蒙帶騙,產生了一大坨誤會,例如境內家屬被殺,漢武帝認為李陵真的投降。無奈之下只能真的投降。)

司馬遷為李陵辯護,結果得罪了漢武帝,成功獲罪被捕,交給司法機構定罪之時由於人緣不好被判死刑。後來花錢贖罪還是被判宮刑。在行刑之前司馬遷大聲說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後來司馬遷在獄中仍不忘傳寫史記。後漢武帝改元大赦,司馬遷出獄後當了中書令。終於在55歲時,完成了父親的作業《史記》。


史記:一部奠定了華夏祖宗的書。司馬遷:我太難了


史記看點

1.交錯的人物(人物分層次,各章節中互相聯繫。各層次人物傳記的排列是以時間為序,且個性鮮明,有著多維角度分析,人物性格多面。)

2追根求源,詳因略果。(為我們立下了同一個老祖宗,“炎黃”)

3有著太史公自己的見解與看法,類似於批註

4悲壯的風格(奠定了中國文學的風格)

5繼承《春秋》精神(《太史公自序》中說:“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

目錄(想讀的先掃一眼)

本紀

卷數 篇名

史記卷一 五帝本紀第一

史記卷二 夏本紀第二

史記卷三 殷本紀第三

史記卷四 周本紀第四

史記卷五 秦本紀第五

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史記卷七 項羽本紀第七(雖非皇帝,司馬遷以“在權不在位”之名將之編入)

史記卷八 高祖本紀第八

史記卷九 呂太后本紀第九(不列名義上的天子漢惠帝本紀,理由與項羽同)

史記卷十 孝文本紀第十(原篇己闕,從《漢書》補)

史記卷十一 孝景本紀第十一(原篇己闕,從《漢書》補)

史記卷十二 孝武本紀第十二(原篇名為《今上本紀》,原文己闕,褚少孫據《封禪書》補並改篇名)

三皇本紀(司馬貞補,有些版本收錄此篇)

史記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史記卷十四 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史記卷十五 六國年表第三

史記卷十六 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史記卷十七 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

史記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史記卷十九 惠景閒侯者年表第七

史記卷二十 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史記卷二十一 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史記卷二十二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史記卷二十三 禮書第一(已殘,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荀子的《禮論》及《議兵》來代替正文)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已殘,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禮記》《樂記》代替正文)

史記卷二十五 律書第三

史記卷二十六 曆書第四

史記卷二十七 天官書第五

史記卷二十八 封禪書第六

史記卷二十九 河渠書第七

史記卷三十 平準書第八

世家

史記卷三十一 吳太伯世家第一

史記卷三十二 齊太公世家第二

史記卷三十三 魯周公世家第三

史記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

史記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史記卷三十六 陳杞世家第六

史記卷三十七 衛康叔世家第七

史記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

史記卷三十九 晉世家第九

史記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史記卷四十一 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

史記卷四十二 鄭世家第十二

史記卷四十三 趙世家第十三

史記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史記卷四十五 韓世家第十五

史記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史記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史記卷四十 陳涉世家第十八

史記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

史記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史記卷五十一 荊燕世家第二十一

史記卷五十二 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史記卷五十三 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史記卷五十四 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

史記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史記卷五十六 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史記卷五十七 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史記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史記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史記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

列傳

史記卷六十一 伯夷列傳第一

史記卷六十二 管晏列傳第二

史記卷六十三 老子韓非列傳第三

史記卷六十四 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史記卷六十五 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史記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傳第六

史記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史記卷六十八 商君列傳第八

史記卷六十九 蘇秦列傳第九

史記卷七十 張儀列傳第十

史記卷七十一 樗裡子甘茂列傳第十一

史記卷七十二 穰侯列傳第十二

史記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史記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

史記卷七十五 孟嘗君列傳第十五

史記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

史記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傳第十七

史記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史記卷七十九 範睢蔡澤列傳第十九

史記卷八十 樂毅列傳第二十

史記卷八十一 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史記卷八十二 田單列傳第二十二

史記卷八十三 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

史記卷八十四 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史記卷八十五 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

史記卷八十六 刺客列傳第二十六

史記卷八十七 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史記卷八十八 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史記卷八十九 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

史記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

史記卷九十一 黥布列傳第三十一

史記卷九十二 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史記卷九十三 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

史記卷九十四 田儋列傳第三十四

史記卷九十五 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

史記卷九十六 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

史記卷九十七 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

史記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

史記卷九十九 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

史記卷一百 季布欒佈列傳第四十

史記卷一百一 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

史記卷一百二 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

史記卷一百三 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

史記卷一百四 田叔列傳第四十四

史記卷一百五 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

史記卷一百六 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

史記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

史記卷一百八 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

史記卷一百九 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史記卷一百十 匈奴列傳第五十

史記卷一百十一 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

史記卷一百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

史記卷一百十三 南越列傳第五十三

史記卷一百十四 東越列傳第五十四

史記卷一百十五 朝鮮列傳第五十五

史記卷一百十六 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

史記卷一百十七 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

史記卷一百十八 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

史記卷一百十九 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史記卷一百二十 汲鄭列傳第六十

史記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傳第六十一

史記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傳第六十二

史記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傳第六十三

史記卷一百二十四 遊俠列傳第六十四

史記卷一百二十 佞幸列傳第六十五

史記卷一百二十 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史記卷一百二十 日者列傳第六十七(未闡述諸侯國之俗,僅記司馬季主之事)

史記卷一百二十 龜策列傳第六十八

史記卷一百二十九 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史記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以下是積累,看看你知道多少。(記得在留言區比一比呀)

梁啟超指定的史記“十大名篇”分別是:

“大江東去楚王流芳”——《項羽本紀》

“禮賢下士威服九州”——《魏公子(即信陵君)列傳》

“文武雙雄英風偉概”——《廉頗藺相如列傳》

“功成不居不屈權貴”——《魯仲連鄒陽列傳》

“曠世奇才悲涼收場”——《淮陰侯列傳》

“官場顯形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傳》

“戎馬一生終難封侯”——《李將軍列傳》

“漢匈和親文化交融”——《匈奴列傳》

“商道貨殖安邦定國”——《貨殖列傳》

“史公記史千古傳頌”——《太史公自序》

名句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紀》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項羽本》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史記·項羽本紀》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史記·張儀列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列傳》

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史記·太史公自序》

匈奴未滅,無以家為?《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史記·留侯世家》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史記·滑稽列傳》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成語

網開一面 出自《史記·殷本紀》 囊血射天 出自《史記·殷本紀》

酒肉池林 出自《史記·殷本紀》 左支右絀 出自《史記·周本紀》

焚書坑儒 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指鹿為馬 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拔山扛鼎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先發制人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破釜沉舟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鴻門宴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霸王別姬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沐猴而冠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四面楚歌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無顏見江東父老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一敗塗地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約法三章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運籌帷幄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高屋建瓴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臥薪嚐膽 出自《史記·勾踐世家》 鳥盡弓藏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一狐之腋 出自《史記·趙世家》 招搖過市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韋編三絕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鴻鵠之志 出自《史記·陳涉世家》

積毀銷骨 出自《史記·張儀列傳》 毛遂自薦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脫穎而出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歃血為盟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因人成事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一言九鼎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完璧歸趙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負荊請罪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怒髮衝冠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刎頸之交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膠柱鼓瑟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紙上談兵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一字千金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奇貨可居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圖窮匕見 出自《史記·刺客列傳》 背水一戰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肝腦塗地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多多益善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胯下之辱 出自 《史記.淮陰侯·列傳》 雞鳴狗盜 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

狡兔三窟 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