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仗義執言無人識,一朝《史記》天下知

提起西漢,我們會想到很多名留青史的人:漢高祖劉邦、“漢初三傑”張良韓信

蕭何漢武帝劉徹飛將軍李廣大司馬衛青霍去病等等等等。而太史公司馬遷,沒有君主睥睨天下的驕傲,沒有謀士決勝千里的計謀,也沒有將軍殺伐果決的豪氣,以至於我們經常會忘記,原來在西漢群星閃耀的歷史中,還有這麼一顆璀璨的星辰。


司馬遷:仗義執言無人識,一朝《史記》天下知

太史公司馬遷畫像


司馬遷很幸運,大環境上,他出生在“文景之治”的尾巴上,國庫殷實、百姓富足,也不用忍受戰亂的苦難;小環境上,司馬氏一族是世家,司馬遷的祖上出過很多人才,比如秦國名將司馬錯,而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也是朝中官員,出任掌管天文和曆法的太史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之下,司馬遷不用擔心生活問題,可以把精力完全投入在學習中。在他十歲時,就能自行閱讀《左傳》、《國語》、《尚書》等先秦古籍,這些閱讀經歷,為他以後著書打下了淵博的知識基礎。


讀過萬卷書之後,還要行萬里路。二十歲的司馬遷,已經不滿足於紙上的文字,經過長時間的計劃和準備,他決定到外面去看看,用雙腳丈量大地。二十歲從長安出發,再次回到這片土地時,已經是二十三歲。會稽山、洞庭湖等自然景觀,齊魯之地、楚漢相爭的古戰場等人文景觀,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回到長安之後,司馬遷在董仲舒孔安國(孔子第十二代孫)門下學習。董仲舒的思想孔安國的史學,對日後司馬遷編纂《史記》的影響非同小可。


司馬遷:仗義執言無人識,一朝《史記》天下知

《史記》


公元前123年,因為父親司馬談的緣故,司馬遷開始擔任漢武帝的侍衛官。從此,他就一直陪在漢武帝身邊,一陪就是二十四年


時間來到公元前99年,被衛青和霍去病打得幾乎銷聲匿跡的匈奴,又開始在邊境叫板。漢武帝也不是好惹的,自然不會慣著這群人,可他看了一眼朝中武將,發現已經沒有衛青和霍去病這樣的猛人了。出於私心,漢武帝撥給李廣利三萬士兵,讓他出征討伐匈奴。


為什麼說漢武帝是出於私心呢?李廣利這個人其實沒什麼本事,帶兵打仗的水平可能和

趙括差不多,說不定還沒趙括兵法背得熟。他能入漢武帝的法眼,無非是自己有個妹妹李夫人是漢武帝的寵妃,有個弟弟李延年是漢武帝的寵臣


漢武帝真的是無將可用嗎?還真不是。李陵飛將軍李廣的長孫,雖然有可能比不上自己的爺爺,但是比起李廣利,那是不知道要強多少倍的。


既然有如此人才,漢武帝為何要用李廣利呢?這就是漢武帝的私心所在。如果李廣利得勝歸來,那就是簡歷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將來加官進爵、封侯封王都是個由頭;如果李廣利打不過,也沒事,只要人能回來,漢武帝還是能獎他抗擊匈奴有功;退一萬步講,李廣利戰死沙場了,漢武帝可以給他追個烈士什麼的,造福後代。可以說,這一戰,只要李廣利去了,有百利無一害。


武將好像有個通病:看見比自己不如的人都上戰場了,自己卻要在家等通知,都會有點牙癢癢。李陵也是這樣,外加他本來就看不上李廣利,這下更是不平衡了。於是,他主動請纓,向漢武帝要五千人馬,直擊匈奴。


無巧不成書,李陵這五千人馬,在浚稽山(今阿爾泰山中段)遇到了匈奴主力部隊,被三萬敵軍團團圍住。話說李陵這都牽制住匈奴主力了,李廣利那邊應該很快就會得勝,然後支援吧。可李廣利還真沒讓我們失望,他幾乎全軍覆沒自己還逃回去了,鬼知道打敗他的,是什麼玩意兒。


再看李陵這邊。雖然被敵軍包圍,可李將軍並不畏懼,帶領手下利用地理優勢擊潰敵軍萬人有餘。苦戰數日之後,實在無力迴天,才被迫投降


司馬遷:仗義執言無人識,一朝《史記》天下知

窮途無援的李陵畫像


李陵投降的消息傳回朝堂的時候,瞬間炸開了鍋,滿朝文武都在聲討李陵,這貪生怕死之徒,枉為名將之後,簡直是給他爺爺抹黑,要殺他全家,才能雪恥。就很奇怪,這些人選擇性的看不見李將軍的殊死搏殺,只看到了他向匈奴投降,像極了當今的鍵盤俠。


這時候,只有一個人站出來為李陵說話,他就是陪伴了漢武帝二十四年的司馬遷。司馬遷說:李陵雖然打了敗仗,但是他一心報國,主動請纓,以少敵多,現在投降不過是權宜之計,將來定會將功贖罪。


漢武帝聽後大怒,以“欲沮貳師,為陵遊說”的罪名判處司馬遷死刑。其實漢武帝憤怒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他認為司馬遷是在借李陵之功詆譭李廣利,進而批評自己用人不當;二是漢武帝翻閱過司馬遷編纂的《史記》,認為司馬遷有意抹黑自己。我個人覺得第二個原因才是司馬遷獲刑的主要原因,漢武帝就是想借這個事,整一下司馬遷或者直接弄死司馬遷,讓他不要再繼續編纂《史記》。二十四年的陪伴,說死刑就死刑了,真是伴君如伴虎。


當時的死刑,其實有

三種實現方式。一是直接砍頭,這個不談;二是罰款,“令死罪入贖錢五十萬減死一等”,可司馬遷就是個侍衛官,不是什麼肥差,加上他又不貪又不腐,哪來的這麼多錢,這種事找別人借吧,也沒人敢借,說不定借了錢,被漢武帝知道了,一併砍了;三是“死罪欲腐者,許之”,就是如果願意被閹割的話,死刑就可以不追究了。


要是在其他文人志士的身上,如果拿不出來錢,肯定會選擇死刑,因為在中國古代,有個東西比命還重要,那就是“名節”。遭受腐刑,那是有辱先人的,而死了一了百了,還能青史留名。


司馬遷也曾掙扎過,可是他知道,自己現在還不能死,父親的遺願,《史記》尚未完成,自己的使命就還沒有結束。於是,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留下了那句千古流傳的話:“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司馬遷:仗義執言無人識,一朝《史記》天下知

《報任安書》


公元前96年漢武帝改國號為元,大赦天下,司馬遷得以重見天日。可能是漢武帝念及往日恩情,司馬遷出獄後被提拔為

中書令。或許,在別人看來,司馬遷這是“尊寵任職”,可是,此時的司馬遷,對這些已經沒有任何興趣了,他心裡清楚,自己拖著這殘缺之軀,踉蹌著走出監獄,目的是什麼。


公元前91年《史記》全書完成。這部被魯迅先生尊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著作,從開始編纂,到全書完成,歷經十六年,共計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耗費了司馬遷畢身心血。


可即使是這樣,今天的我們,連司馬遷去世時間都不清楚,王國維曾經進行考證,得到的結論是“

絕不可考……然視為與漢武帝相始終,當無大誤。


司馬遷:仗義執言無人識,一朝《史記》天下知

太史公司馬遷墓


我記得電影《鬥牛》的最後一個畫面好像是這樣的:牛二(黃渤飾)佝僂著坐在山洞前面的大石頭上,面前的土地,被水流割裂得千溝萬壑,天邊群山上的積雪,在落日的餘光下熠熠生輝,口齒不清的牛二,兀自唸叨了一句“一切都會過去的”。整個畫面色彩明亮,甚至有些刺眼,可傳達出來的感情,只有蒼涼。


是的,一切都會過去,不管是苦難還是輝煌。不過有很多人,倒在了苦難的路上,沒有等到一切都過去的那一天。不知道太史公司馬遷,在遭受腐刑之時,是不是也會在心裡默唸:一切都會過去。


如果你也喜歡歷史,可以關注我,一起探討,一起學習。


注:文中圖片均出自於全歷史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