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 &《史記》

《史記》最初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蹟,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萬五千餘字,比《呂氏春秋》多二十八萬八千餘字。《史記》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皆採用這種體裁撰寫。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司馬遷 &《史記》

一、關於書名《史記》的探究

據說司馬遷編寫《史記》時,曾廣泛結合當時諸子百家的著作,比如:《戰國策》、《晏子春秋》、《左傳》、《呂氏春秋》等。而且他還事必躬親,親自前往各名山大川遊歷走訪,並融入了自己的一些經驗,最終才總結成書。但是這本書剛聞世時其實並不叫《史記》。

那麼司馬遷編寫的史書一開始叫什麼呢?根據一些現代史書的描述,大致應該是這樣的:一直到東漢時期,班固在寫《漢書》時,還稱司馬遷的史書為《太史公百三十篇》,那麼《史記》之說是從何而來的呢?據說後來司馬遷的後代以及一些史學家在引用該書時,嫌這本書的名字過長而且麻煩,所以將這本書名簡化為《太史公書》、《太史公傳》。

根據《漢書》的記載,司馬遷的這本史學鉅著幾乎當初就可以確定叫作《太史公書》,而且這一法幾乎延續了上千年。

為何叫作《太史公書》?"太史公"是對官職"太史令"的尊稱,"公"在古代具有較高的地位。從周代、春秋時代起,負責編寫史籍、掌管天文曆法以及祭祀的官職叫作"太史"。到了秦漢時期,官職比起前要小,而且掌管的範圍也逐漸變小,到了魏晉時期,只負責推算曆法了。

司馬遷 &《史記》

司馬遷在西漢時繼承的就是其父親的太史官一職。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也是很有學問的,他曾撰寫過很多史籍,如《論六家之要指》等。依照前人的史籍著作,他還決定寫一部從古到西漢的史學鉅著,只可惜並沒編完便駕鶴西去。司馬遷是在繼承父親遺願的基礎上,接力完成了這部史書。司馬遷為了紀念父親司馬談以及父子之間的不懈努力,一開始是用《太史公書》來為自己創作的這部史學鉅著命名的。這個書名看似簡單,實則意味深長——書名中不但體現了司馬遷的"自尊",其實還帶著濃厚的"官修"色彩。

漢高祖劉邦本是一介布衣,通過自己後期的不懈努力,最終打敗了項羽,建立漢室朝廷。但是在建國的過程中,他對讀書人是非常不在意的,甚至還發生過把儒生的帽子當尿壺這樣的荒唐事情!直到叔孫通將儒家禮儀帶入漢室朝廷,才深刻改變了這種狀況,漢王朝的各項管理逐漸走向正統,文官才逐漸進入了朝廷上層。然而,後來的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儒家被認定為正統思想,封建大一統思想正式形成,讀書人最被忌恨的一點便是"妄論朝政,私修國史"。所以,司馬遷只得順從朝廷的意思,根據前人書籍客觀地編寫這部史學鉅著,不敢盡興自由發揮。否則,他的史學創作不但無法繼續下去,自己父子兩人嘔心瀝血創作的作品,甚至還會落得付之一炬的悲慘下場!

一直到了唐朝,國舅長孫無忌將司馬遷所編寫的史書稱作《史記》,可謂一錘定音 (參見《隋書》,《隋書》是由長孫無忌、魏徵等人聯合編寫的,此書中正式將司馬遷所編的百三十篇稱作《史記》。) 司馬遷在千年之後,方才為自己的著作贏得了一個正式的名字!我們彷彿真切地感受到了司馬遷等史學家所付出的千辛萬苦。讀史使人明智,正是司馬遷們等一干史學家用他們編撰的史書,教育、影響了後世的一代又一代人。

司馬遷 &《史記》

二、關於作者司馬遷

司馬遷是西漢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他所著的《史記》對後世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的人生。那麼,是怎樣的成長經歷,才造就了司馬遷耗其一生的這樁偉業呢?

公元前145年,司馬遷出生於龍門(今陝西省韓城芝川鎮) 的一個小康之家。司馬氏的祖先自上古時代就執掌天文、曆法,擔任史官,是淵源久遠的書香門第:祖父司馬喜,擁有“五大夫”爵位;父親司馬談,精通天文、歷史的和各家學說。司馬遷10歲左右時司馬談進入仕途,成為西漢第一代太史令。自孔子著《春秋》之後,史書的撰寫已經中斷了400多年。作為史官,司馬談決心彌補這一空白。司馬談也深知撰寫通史是一個無比浩大的工程,單憑一己之力是無法完成的。因此,他寄希望於兒子司馬遷身上,從小就對司馬遷悉心教育。在父親的嚴格教導下,司馬遷4、5歲時就開始讀書認字,到了10歲,就能夠熟練誦讀古文了。

後來,司馬談離開家鄉前往長安去做太史令。然而,司馬談沒有把兒子帶到長安,而是將他留在家鄉。在古代的農耕社會里,“耕讀傳家”是一種普遍的價值觀,留在家鄉的耕讀生活,也讓少年時代的司馬遷接受了獨立生活的鍛鍊。這段生活經歷讓司馬遷受益匪淺。他不僅強壯了身體,還體會到農耕之苦。耳濡目染農家的清貧生活,更讓他從心底裡同情勞動人民,為後來撰寫《史記》奠定了思想、感情的基礎。

19歲時,司馬遷在父親的安排下離開了家鄉,來到京師長安。到長安的第二年,司馬談就給兒子安排了一趟遠遊。古代的交通極不方便,旅行其實是一件非常艱苦的事情。司馬遷不折不扣地執行了父親的計劃,實地考察了許多歷史故事的發生地,瞭解、搜求了很多的歷史資料。他從京師長安出發,跨越陝、鄂、湘、贛、蘇、浙、皖、魯、豫九省,歷時近三年,行程近三萬裡。他一邊考察風土人情,一邊進行實地採訪,為日後的寫作儲備了豐富的史料資料。回到長安後,司馬遷入朝擔任郎中之職。父親病逝後,他繼承父親的遺願,著手準備《史記》的撰寫。完成《史記》後,司馬遷消失於人們的視野中,沒人知道他死於何時,死於何事。這位給世人留下了一部偉大通史的史學家,也給後人留下了一個關於他個人的解不開的歷史之謎。

公元310年,西晉時期的漢陽太守殷濟,為司馬遷建墓、樹碑。在司馬遷的祠院寢殿內,供奉著司馬遷的塑像,司馬遷像雕塑於北宋時期,寬衣博帶,剛勁不屈,安詳從容。

司馬遷 &《史記》

三、司馬遷如何能在漢武帝的眼皮子底下寫出《史記》?

從秦始皇建立起在全國範圍內的專制集權體制開始,文化專制便與政治專制如影隨形、亦步亦趨。西漢漢武帝時期,在文化專制方面與秦始皇時代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在漢武帝這樣一個高度專制帝王的眼皮子底下,司馬遷為是如何完成《史記》這樣一部鉅著的呢?

要知道,寫《史記》並不在司馬遷的職責範圍內,而只是他的個人行為。當時,太史令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天文觀測和曆法的制定。在西漢的時候,尚沒有專業的史官。司馬遷雖然只是一個六百石的中下級官員,漢武帝卻是知道他的。

司馬遷寫史書的事情,很快就被漢武帝知道了,對此漢武帝是有疑慮的。於是,漢武帝派了一個叫壺遂的人去找到司馬遷問道:“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職,萬事既具,鹹各序其宜,夫子所論,欲以何明?”——你寫這些東西到底意欲何為呢?司馬遷趕緊解釋道:“從大漢朝建立到現在,聖明天子在朝,上天降福。皇帝不僅去泰山封禪,而且還‘改正朔,易服色’做了很多改制的工作。天下太平,百姓安寧。甚至於遠在海外的蠻夷都受到了陛下的福佑,大老遠跑到長安向陛下獻貢者不可勝數。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裡,作為臣子竭盡所能去歌頌這個偉大的時代,尚且不能完整地表達臣民的感受。主上有美好的德行,而臣下如果不能宣揚的話,這是臣下的罪過。更何況,微臣身為太史令,也有這樣的職責。假如,臣不能宣揚陛下盛德,不能記錄漢興以來功臣賢士們的業績,這是臣的罪過。臣這是在歌頌這個偉大的時代,並不是如同孔子修《春秋》一樣對當世有所諷刺。”

對於司馬遷的這一番解釋,漢武帝顯然是接納了的。在皇帝的默許之下,司馬遷才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修史工作中去。然而,七年之後的李陵事件中,司馬遷仗義執言,結果反被下蠶室,受了宮刑。或許,當時司馬遷之所以能做到忍辱不死,一個重要原因恐怕就是因為《史記》尚且沒有編纂完成!

司馬遷雖然對漢武帝講自己是為了歌中頌德,而不是鞭撻和諷刺。事實上,他在《史記》中對社會的美醜善惡,一概直抒胸臆、秉筆直書。司馬遷當然知道自己所寫的東西是肯定不會被皇帝所容的,所以他才說自己寫好的東西準備“藏之深山,副在京師,傳之其人”。後來,漢武帝把司馬遷所修的《史記》找來看,據說漢武帝看完關於自己的記錄《今上本紀》以後勃然大怒,怒而削之

歷史文獻中並沒有記載司馬遷的最後結局,私下裡猜想,很有可能是漢武帝在看到了司馬遷的記載以後,將司馬遷怒而處死了。不過,萬幸的是《史記》並沒有被銷燬。之所以能有這樣的結局,大概是司馬遷生前早就做好了一些預案,拷貝了N多次複本吧?!直到漢宣帝時期,《史記》才開始為世人所知曉,逐漸流行於世。

司馬遷 &《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