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勞而獲的價值觀正在大行其道


不勞而獲的價值觀正在大行其道


illustration by kate pugsley

在中國,某種迷信開始大行其道,不是什麼好事。

東漢末年,張角以符紙為鄉民治病,藉機傳播太平道,最後掀起了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戰火燒遍大半個中國。接下來,便是長達半個世紀的軍閥混戰、生靈塗炭,直到西晉統一華夏,才復歸和平。

清末,義和團號稱刀槍不入,吸引大批民眾入教,聲勢浩大地從山東闖入北京,連政府都為之動容。慈禧太后妄想借助義和團的“神功”絕地求生,腦子發暈地對全世界宣稱。接下來,便是八國聯軍打入京城,皇帝天后一路灰溜溜地跑到山西,簽下庚子條約,賠款四億兩白銀。


不勞而獲的價值觀正在大行其道


王小波說過:走投無路才會迷信。

當迷信開始風行的時候,某些人可能已經到了病急亂投醫的時候。

拜錦鯉教的風行,恰恰反映了一大批人走投無路的焦慮。

轉發錦鯉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但這兩年來,勢頭越來越迅猛,信徒越來越龐大。隨便一條信息,動輒就有數萬甚至數十萬的轉發,人們似乎變得越來越迷信,不管什麼東西,不管是真是假,先撲上去轉了再說。似乎隨手輕輕一轉,自己的人生就會因此改變,攀上巔峰。

信徒太多——錦鯉已經不夠用了。因此,除了官方欽定的錦鯉楊超越以外,信徒們還用自己的雙手捧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民間錦鯉。先有被支付寶包養的信小呆,後有刷遍朋友圈的坐擁雄安300畝土地的躺贏小姐姐。

他們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營銷號與新媒體們為了流量,稀裡糊塗的信徒們為了轉運,一條又一條的民間錦鯉還會被源源不斷地打造出來,形成一條蔚為可觀的產業鏈。

網絡虛擬錦鯉養殖——不需要場地,不需要人工費,甚至不需要真正的錦鯉。隨口胡謅兩句,立個躺贏人設,便有大批信徒哭著喊著上前轉發送流量,簡直是新興經濟的翹楚。只要多造幾條錦鯉,我國GDP超越美帝指日可待,特朗普貿易戰不過傷點皮毛罷了。

為何漏洞百出的民間錦鯉能夠贏得如此巨大的人氣?很簡單,因為妄想不勞而獲的糊塗蟲越來越多了。

盲目轉發錦鯉的信徒們多起來了,這真讓我擔憂中國未來的國運。


不勞而獲的價值觀正在大行其道


下面容我簡單勾勒一名拜錦鯉教忠實信徒的日常生活:

半年不去一次健身房,火鍋奶茶宵夜一個不落,妄想通過轉發錦鯉,獲得堪比維秘超模的火辣身材。

閒來只想窩在家裡看美日韓劇,戀愛經驗多半來自咪蒙與ayawawa的公眾號,妄想通過轉發錦鯉,獲得一名帥氣多金貼心的男朋友。

直到考前半天還在刷豆瓣刷微博刷知乎,教材筆記和習題集嶄新如初,妄想通過轉發錦鯉,低分飛過及格線。

工作馬馬虎虎應付了事,不會團結同事也不會討好上司,空閒時間從不看書學習,妄想通過轉發錦鯉,早日升職加薪或一夜暴富。


不勞而獲的價值觀正在大行其道


拜錦鯉教的忠實信徒們,大抵如此。

自己的生活過得亂七八糟,沒有改變的勇氣,更沒有改變的能力,只能把希望寄託在虛無縹緲的迷信上頭,希望一覺醒來以後,就能從灰姑娘變成公主。

與他們相比,鄧文迪、章澤天之流都閃耀著勞動者的光輝。起碼靠男人與婚姻改變命運,人家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派。

搞迷信不可恥。人民有迷信的自由。你看藏民們搞宗教迷信,很虔誠,能一路跪拜磕頭磕到拉薩去,這就是信仰的力量,不知曾讓多少涉世未深的文藝青年感動到屁滾尿流。


不勞而獲的價值觀正在大行其道


最可笑的是,拜錦鯉教的忠實信徒們,連搞封建迷信活動都馬馬虎虎。

很小的時候,便有長輩告訴我,逢寺見廟就得拜,說不定哪個菩薩神仙就靈驗了呢?

現在想來,年紀大些的長輩雖然迷信,但起碼還誠懇。人家是真的去了寺廟,奉了香火,偶爾抄抄經書,每逢初一十五還會吃吃素,表面功夫很到位。

而如今的信徒是一代不如一代,連表面功夫都懶得做了。

隨便翻翻朋友圈,都是轉發佛法,轉發經文的——他們連寺廟都懶得去了。遇到什麼神仙菩薩的生日轉發,據說還能三倍積分,為下輩子的福報多攢點兒功德。

我要是神仙菩薩,看到這種一文不拔,只在朋友圈盡孝的信徒,怕是要氣個半死。

而那些拜錦鯉教的信徒便更加狂妄,遇上個真假不分的騙子,上去轉發一通,便奢望遇上轉運的好事。不磕頭下跪,不撒錢燒紙,連動動腦子辨別真偽的功夫都不費,就想著運氣能砸自己頭上來,真怕是給糊塗油蒙了心肝。

這群信徒都是懶散慣了,宗教迷信活動搞得不嚴肅不認真,哪怕真有人間錦鯉,也會被他們完美避開。他們只配被營銷號編造的謊言騙得痛不欲生,然後渾渾噩噩碌碌無為地渡過自己平庸的一輩子。


不勞而獲的價值觀正在大行其道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數量龐大,妄想不勞而獲的懶鬼們,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呢?

有人又要扯上階級固化了。然而,減肥、談戀愛、考試過關這等小事,完全可以憑藉自我努力實現,階級固化不背這口鍋。

當前的社會輿論陷入了空前的浮躁中,媒體成天宣揚的,要麼是信小呆式的一夜暴富,要麼是楊超越式的一夜成名,對那些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成功故事不屑一顧——這讓許多年輕人產生了錯覺,似乎成功是不需要付出努力與血汗的,似乎在諮詢空前發達與爆炸的年代,只要認真研究星座運勢,只要隨手轉發人間錦鯉,財富、名氣、完美關係都是唾手可得的東西。

媒體把極小概率的鯉魚躍龍門事件放大了。鹹魚翻身這等運氣,不是空氣、食物和水,人人皆可擁有的。越是陷入求之不得的焦慮,就只會在生活的泥潭中越落越深,不可自拔。

認清自己普通人的身份非常重要。天資平平,家境平平,屁股胸脯全部平平的普通人,就不要妄想靠轉發錦鯉強行改命了。踏踏實實生活,守住年薪十幾二十萬的工作才是正道。有時間轉發錦鯉,還不如去照照鏡子,摸著胸口問問自己:

一夜暴富,我配嗎?

當然,人人皆有發夢的權利。要真止不住轉發錦鯉的雙手,起碼先考究一下真偽,辨明營銷號們的本質——連轉發的錦鯉都是人家編織的騙局,這樣的人生還真是失敗透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