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按這方法練吧!路考就不亂了!

就按這方法練吧!路考就不亂了!

科目三

1、右腳踩油門和剎車的方法。規範的操作動作,有助於行車安全,良好駕駛習慣是安全的保障。為了不把油門當剎車踩,記住口訣:油門需要踩的時間,腳在油門上;不需要踩油門的時間,腳在剎車上。剎車是駕駛中右腳的休息地。

2、踩離合器的口訣:需要踩離合器的時間,腳在離合器上,不需要踩離合的時間,腳在休息平臺上。

3、檔位的口訣:檔位越高,速度越快,力量越小;檔位越低,速度越慢,力量越大。這是對檔位的理解。

4、油門的口訣:踩得越深,力量越大,速度越快;踩得越淺,力量越小,速度越慢。對油門的理解。

5、左右轉彎,需要提前踩一腳剎車。踩一腳剎車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員一旦通過路口都有減速的意識。所以每當通過路口,系統都要檢測到有剎車的操作才會判定為合格。教學中一般運用安全檔位2檔通過轉彎,能夠最大程度上提高通過率。當聽到系統發出指令左右轉彎時。口訣

:轉彎燈-臨近口子-剎車-踩下離合至2擋。關鍵詞是臨近和順序,早了晚了都沒用。早踩了剎車系統覺得與我無關,晚踩了,系統沒有接受到剎車信號。那到底什麼時間踩合適呢?那就是你剛剛完成,燈光、剎車、減檔動作後,車輛進入斑馬線是最佳時期,同時也是避免了在過彎處操作其他動作而搞得手忙腳亂。

6、起步口訣:起步燈-觀察-掛擋-鬆手剎-起步走。重點是順序,記住了順序,就不會慌亂,也保證了起步燈的3秒。

7、靠邊停車口訣:右轉向燈-觀察減速-踩離合對參照點-輕點剎車停車-手剎空擋。重點在順序,中途不會有遺漏操作,也能保證停車質量。

8、加速加檔的原理。在交通暢通的情況下,學員要想跑得快,做出的操作動作是,猛踩油門來達到心理的效果,而忘記了加檔,導致發動機轉速過高,結果是檔位與速度不匹配。要想跑得快,就必須加速加檔,加速加檔的前提,必須前面暢通,未發現預見性障礙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操作口訣:

加速加檔。重點是先加速在加檔。

9、減速減檔的原理。就是在行車過程中,前面出現預見性障礙,就需要減速。光減速而不減檔就會導致拖檔,甚至熄火。不合格原因依然是檔位與速度不匹配。操作中一旦前方出現障礙或者因其他各種情況需要減速時,記得口訣:減速減檔。重點是有減速就減檔。減速分抬油門減速和剎車減速。就是當抬油門減速還達不到減速需求的時間就需要剎車減速。

10、前方遇上障礙物的操作。行駛過程中一旦前方出現障礙,學員就會慌神,做出反應一般是繞方向盤、或踩油門、或踩剎車等慌了手腳,甚至不知道到底要做什麼?教練只有運用口訣把複雜的心理給簡單化,才可以使其能夠順利不亂的完成操作。當前面出現任何障礙時運用口訣:減速或停車,掛一檔從新起步走。重點是提示學員一定避免繞方向,繞方向,不會減速停車,成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11、教條與靈活

教條的含義是不變通,死板、較真。而科目二的練習就需要教條,往往越教條的人通過率就越高,因為指導教練每給他講的內容,他都會認真的不偏不離的完成,這就會大大提高學車進度,也會給指導教練節省很多事。所以練習科二的學員一定要記得兩個字教條。當然我們需要相對的理解教條,不能絕對去看待。

靈活的含義就是;變通、不死板硬套。在練習科目三的時間,路上不確定因素較多,有預見性的也有突發性的。也有個別地方指導教練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比如轉彎的角度、前後車之間的距離保持多遠等情況,如果要教練給你一個確切的數據也是可以的,不過這樣教出來的學員是不能上路的。那怎樣解釋能讓學員滿意?就只有一個解釋就是:合理。合理兩個字範圍廣泛,不好定義,但對於學員來說是是最負責的解釋。比如說:學員問我:與前車保持多遠的距離合適?我反問;你覺得你現在停的位置合理不?學員回答:感覺還可以吧。這就合理。一個例子看出,在路訓的時間需要靈活的理解而不是教條的看待其中一個數據。所以科目三需要練得

靈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