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足球天才 吴群立!

提起吴群立,人们会联想到“大器晚成”这四个字。

确实,直到23岁才正式参加专业比赛,吴群立的足球之路起步确实够晚。但他却凭借自己的天才和后天的勤奋,成为中国足球大师式的人物。

在施拉普纳的那届国家队中,吴群立司职队长,他也是至今为止惟一两获中国足协金球奖的广东球员。

吴群立是“南派足球”的典型代表,他在越秀山曾代表广州队留下了太多经典回忆。

大器晚成的足球天才 吴群立!

上世纪80年代,吴群立代表广州白云队在越秀山体育场纵横驰骋。

1

少年未能得志

1960年3月20日,吴群立出生在广州麻袋厂一个双职工家庭。这是一个普通工人之家,吴群立上有姐姐二人,下有弟妹各一,他居中排行第三。

广州麻袋厂是一间国营大工厂,厂区内形成了良好的职工体育氛围。吴群立的两个姐姐也很喜欢体育,一个擅长打篮球,一个擅长田径。这样的环境让立仔的童年很早就受到体育的熏陶。他在麻袋厂子弟小学的小球场和工厂的草皮大球场上,学会了踢足球。

厂子弟小学的易丁华老师发现了这株幼苗,破格把四年级的吴群立提早吸收入校代表队。天赋过人的吴群立很快露出头角,他为学校夺得1972年广州市小学生足球赛亚军立了头功,他的入球数在全市小学生中排第一位。

1973年,广州市在西村工体场办起了半读半训的“广州市中心业余体校”足球班,吴群立成为首批24名学员之一。同批学员中还有古广明、黄军伟、吴育华、陈玉良等后来较早出名的锋线良才。最初的足球教练是蔡棠耀和叶培芝。当年11月,学校搬到瘦狗岭,由罗荣满、叶培之执教足球课程。

吴群立抓紧一小时的晨操和下午三小时的足球课训练,打足基本功。可是当省三队来招收队员时,对吴群立非常喜欢的冼迪雄教练,最后还是不得不忍痛割爱了。吴群立落选的原因很简单:他的身体条件难以承受专业球队激烈对抗的训练负荷。

至1978年毕业时,17岁的吴群立身高仅有160厘米,而且瘦削单薄。这年广州市组建专业足球队,第二批学员中最矮的赵达裕也有入选,而吴群立却仍然没有被幸运之神眷顾。

大器晚成的足球天才 吴群立!

年轻时的吴群立。

2

临时工传奇

当吴群立捧着体校的毕业证书回家,把它藏在角落时,他不得不思考起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赋闲在家的吴群立在没有头绪的时候,便邀上很多儿时玩伴去踢球,把所有的烦恼抛到球场上。

后来,立仔在父母所在的麻袋厂觅到一份拉车、搬砖什么都干的打杂临时工。这样,他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厂里的球友们踢球,还可以每天游泳。吴群立的体能在不知不觉的劳动与游戏中稳步成长。过了一段时间,立仔不再打临时工了,干脆继续待业。

大器晚成的足球天才 吴群立!

吴群立在国家队。

有一天下午,吴群立跑到东山均益球场,找一位同学聊天。恰巧市公安系统在这里进行足球比赛。比赛一方的12处代表队内,有一位名叫董志坚的队员也是吴群立的同学。他便坐在场边看球。上半场结束,12处被对手以3比0领先。董志坚见立仔在场,不由分说硬要他上阵,以图扭转乾坤。立仔本来毫无踢球准备,球裤球鞋都没带来,但是见球脚痒,也就不多推托,立马出阵。立仔上阵后如入无人之境,连连得分,12处的局面顿时改观,终场结束,反败为胜。吴群立成了“神奇小子”。

组织该次赛事的公安局宣传处副处长陈炳灵嗅觉敏锐,当即向胜方追问,这神奇小子是何方神圣。担任胜方领队的消防器材厂党委书记陈荣发急中生智答道:“他是我厂正在等待指标转正的临时工,名叫吴群立!”书记一句话,改变了吴群立的命运,也为贫瘠的中国足球大地上,播下了一棵迟熟的种子。

1980年底,吴群立成了市消防器材厂的正式员工,名正言顺进入市公安局足球队。当时市公安局是出名的足球发烧单位,公安足球队教练由50年代老广州队员陈坑担任,球队虽是业余性质,但训练水平俨然专业队伍。陈坑对朴实寡言的吴群立十分器重,把他摆在正印中锋的位置。

当时《足球》报主办了一次云集广州市业余足球精英的“长虹杯”七人足球赛,吴群立得以与市内各路业余强队逐一较量。比赛中,吴群立的抢截、接应、控球、过人突破和射门等等,全部表现得潇洒从容。公安队最终虽然屈居亚军,但吴群立却被圈内人士一致评为该届比赛的最佳运动员。有位多年看容志行踢球的老伯,逢人就说:“公安队这个中锋,完全拍得住(比得上)容志行”。

大器晚成的足球天才 吴群立!

吴群立(右)当年在场上的英姿。

3

23岁的“三级跳”

“长虹杯”奠定了吴群立在广州市业余足坛的地位。1981年秋,吴群立入选广州工人足球队,在教练林效才、陈铭基带领下参加全国分区赛(相当于丙级赛)。1982年4月,他又被选入广州市业余足球队。这支队是广州市专为参加广东省第六届运动会而组建的。队伍每周利用业余时间在西村工体场集训,由宿将杨霏荪执教。

当时吴群立身高虽有1.75米,但身体仍然单薄,速度不快。针对自己的弱点,在这段集训期间,他加强力量训练。每次长跑他总是跑第一名,还经常加班加点用单足双足交替跳看台石级,增强腿部力量。经过一番苦练,不到半年,他的百米速度就从原来的12秒9提高到12秒。

这年10月,省运会在佛山举行,广州队夺得冠军,吴群立更以独进七球的功绩揽得金靴。省运会决赛之后,广州业余队解散,吴群立准备回工厂上班,却意外地接到了广州足球队吸收他入队的通知。经过省运会的锤炼,吴群立的比赛经验大为增加,他已经被圈中人看做是下一个广州足球的尖子。

大器晚成的足球天才 吴群立!

吴群立在国家队的旧照。

1982年,广州队由于冼惠梁、李超波、赵达裕等几名主力先后被希望队和国家队抽调,得分手吴方受伤,在甲级联赛中阵容残缺。老教练罗荣满行兵捉襟见肘,最终只打到第15名,沦为降班马。吴群立此时的加盟,使广州队锋线骤然生辉,他也从此展开了在越秀山驰骋纵横的岁月。

1983年2月,《足球》报邀请八一、辽宁、吉林等几支北方劲旅,与粤、穗两支主队进行新春足球邀请赛,吴群立又一次受到各地足球行家的青睐。准备组建国家二队的著名教练张京天和陈家根,为了察看立仔的表现,冒着寒风冷雨,专程驱车到从化观看广州队与沈阳部队队的比赛。

张京天看完比赛,对广州队领队陈中民说:“这个立仔,我要定了!”正为筹建五运会广东联队的冼迪雄教练,也加入了“抢人”行列,他对老战友张京天、陈家根说,“你们先别忙,立仔今年归我要。”

1983年是23岁的吴群立晋身专业队训练比赛的第一年。在此之前,他至少已经停止了四年系统、专业训练。然而这一年他却创下了“三级跳”的奇迹——踢上了广州队主力、踢上省队主力获全运会亚军、被选入国家二队。

大器晚成的足球天才 吴群立!

1987年,戚务生入主广州白云队,吴群立(右二)从国家队返回。

明天我们将推送本文的下部分内容,包括[屡进屡出国家队]、[“西亚克星”]、[敬足球之业]这三大块,讲述吴群立在国家队的故事。敬请留意!

吴群立个人资料

出生于 1960年3月20日

1983年,代表广东,参加第五届全国运动会,获亚军。

1985年,代表中国二队,参加长城杯国际足球邀请赛,获亚军。

1985年,代表中国,参加神户第十三届大学生运动会,获季军。以6个入球名列射手榜头名,获得金靴奖。

1987年,代表广东队,参加第六届全国运动会,获冠军。

1991年,获中国足坛奖金球奖、中国足球先生,李惠堂足球金奖,入选中国足球最佳阵容。

1992年,率领广州队,参加全国甲级(A组)联赛,获亚军。

1992年,全年累计得票总数第一名、入选中国足球最佳阵容。

1993年,任中国国家队队长。 获1993年中国金球奖,荣膺中国足球先生。

1993年,宣布在内地退役。在广州成立“吴群立足球培训中心”。同年,加入香港南华足球队。

1999年,退出香港球坛。

2001年11月,出任广州吉利队领队兼助理教练。

2002年9月, 出任广州香雪队主教练,至赛季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