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一户一策量身定制“脱贫菜单”

镇原 一户一策量身定制“脱贫菜单”

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王琼

今年以来,镇原县对全县贫困户按照“四类四分法”进行分类,统筹整合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和财政涉农资金,用于发展产业,最大限度发挥好产业扶贫奖补资金带动效应,提升贫困户脱贫能力。目前,已入股8个乡镇55个合作社1660户2141万元,龙头企业入股带贫资金7380万元;发放到户奖补资金5740户6027.5万元。

对于有劳力且有一定技术的贫困户,镇原县引导其按照自身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种植养殖项目,发展壮大家庭产业。制定《镇原县产业奖补办法》,对种养殖达到标准的贫困户奖励到户资金1~2万元。对于到户奖补资金不到2万元的贫困户,按照“331+”农业产业化扶贫新模式,以每户贫困户奖补2万元的标准减去实际到户奖补资金,用余下资金入股乡镇合作社或由县级统一入股带贫的3个龙头企业进行分红,每年分红不低于入股股金的10%,分红期限不得低于3年,本金返还方式由双方协议商定。同时,为确保困难群众坚定信心,早日脱贫,该县投入1269万元,为全县困难群众的中药材、苹果、肉牛、肉羊等种养殖产业购买保险,规避不可抗力风险,为他们保驾护航。

镇原县制定了外出就业人员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和种养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政策。对有劳力且可输转的贫困户根据其自身发展需求,在省市县三级免费参加劳务技能培训;已外出就业并取得技能证书的困难群众,可根据取得的技能证书,享受1200元~5000元的培训补贴费用。

针对有一定劳力在本地打零工的贫困户增收渠道单一的问题,全县设立乡村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选用各村困难群众担任,每户每年得到岗位工资6000元,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并按“331+”模式配股1万元,农户贴息贷款3万元,确保困难群众稳定增收。对于未纳入公益性岗位的困难群众,由政府配股2万元,农户贴息贷款3万元,按“331+”模式入股企业或合作社进行分红。

对特困供养户,按相关政策救助供养;一类低保贫困户按产业奖补政策扶持1万元入股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分红增收;二类低保贫困户种养殖达到奖补标准的,给予1万元到户奖补资金;无能力发展产业的困难群众,按照“331+”模式配股1万元到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分红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