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故事:一个拾粪的乡村医生,服务农村几十年,甘愿清贫受人敬

安民年轻的时候,经常一个肩膀㧟着粪箕子,一个肩膀挎着药包。哪庄有病人,他就去哪庄,去看病时,都是粪箕子往庄口一放,然后再进庄给人看病。村里谁要是生病了,只要是找不到他,都是问:“见安民的粪箕子吗?”那时候,每个村,每个庄,没有不认识他的粪箕子的。

小村故事:一个拾粪的乡村医生,服务农村几十年,甘愿清贫受人敬

安民的缝针技术。在农村,人经常会被玻璃或者其它的锋利的东西划破皮肤,只要让他去缝针,总是快稳准。医院里几百块钱,上千块钱搞定的事。在他这里,少的十几块钱,多的几十块,从来不会超上百。有一会,村里一个人的耳朵不知道因为啥被咬的快掉了。他缝制后,那人不放心,怕掉了难看,又去市医院找一个老外科专家看。那老专家一看,直接问:“这谁给你缝的针?”那人以为缝的有问题,忙解释:“俺庄的医生,水平有限。”那老专家一听,感叹道:“你们村里有高人啊,这针缝的,不低于我的水平。”那人一听,下巴都快惊掉了。

小村故事:一个拾粪的乡村医生,服务农村几十年,甘愿清贫受人敬

安民救人,他一个离的比较远的亲戚找他看病。亲戚刚来,还没说病情。这时,一个人跑过来说:“某某喝药了!”安民一听,也不搭理亲戚,直接背着药包就奔出去了。谁知那人喝的农药比较多,他一连给那人洗了四五次胃才把人抢救过来。抢救后,他怕人洗胃后出意外,又现场观察段时间。等喝药的人安全了,他回到家一看,亲戚早走了。气的那个亲戚两三年没搭理他。

小村故事:一个拾粪的乡村医生,服务农村几十年,甘愿清贫受人敬

安民就是这样在村子里服务百姓,一年又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