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唱夫随——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的夫妻档坦克手

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的苏联军民谱写了众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有一对伉俪为红军建造坦克,将自己的5万卢布积蓄捐献给了苏联国防基金,并随后作为IS-2重型坦克“科雷马”号的车组乘员在前线奋勇杀敌,他们便是博伊科夫妇。

妇唱夫随——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的夫妻档坦克手

亚历山德拉(左二)与她的IS-2车组,右二是他的丈夫伊万

1918年4月20日,亚历山德拉·列昂季耶夫娜·莫里舍娃(Александра Леонтьевна Моришева)出生在巴什库尔季斯坦(现今俄罗斯的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的别列别伊市。当她于1938年从基辅化学技术学院毕业后,成为了巴什基尔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的一家酿酒厂的化工工作者。1940年,她根据与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远北建设总局签订的合同,前往马加丹镇,担任科雷马供应机关的检验员兼物资调配员,她在该岗位上一直工作到了1943年的2月份。

1940年底,她嫁给了马加丹汽车站的司机伊万·费奥多罗维奇·博伊科(Иван Фёдорович Бойко, 苏联女人在婚后会随丈夫的姓氏)。他的丈夫1912年出生在乌克兰的涅任市,成年后曾在苏联远东海军服役,并在退役后于1938年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搬到的马加丹镇。1941年战争前夕,他作为当地最好的驾驶员荣获了“远地建设能手”的称号。

1942年伊万·博伊科作为远地建设者代表团的一员随团到前线慰问基层官兵,为他们送去了一批礼物。在这次特殊旅途中,前线的困难局面给伊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去后他将所见所闻绘声绘色的描述给了自己的妻子。触动很深的这对年轻人因此下定决心,从自己的储蓄中捐出5万卢布给国防基金,为红军建造一辆坦克。1943年1月16日,他们俩致信最高统帅斯大林,请求将他们送往前线,并允许他们驾驶着自己捐资建造的坦克上阵杀敌。

妇唱夫随——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的夫妻档坦克手

战斗间隙嬉戏的夫妻俩

“我们夫妇伊万·费奥多罗维奇·博伊科和亚历山德拉·列昂季耶夫娜·博伊科,是两名在极北地区不知疲倦地帮助祖国超额完成生产计划的普通工人。为了更好的帮助我们英勇的红军,我们想将省吃俭用存下来的5万卢布购买一辆坦克,并在这辆强大的战车上用自己的双手消灭那些该死的纳粹侵略者......”

——摘选自他们写给约瑟夫·斯大林的信。

1943年2月10日的《苏维埃科雷马》报上,登载了这对夫妇的去信件内容以及最高统帅发来的简洁电报回复:“伊万·费奥多罗维奇和亚历山德拉·列昂季耶夫娜,谢谢你们对红军的关心,你们将如愿以偿。请接受我的诚挚问候。约瑟夫·斯大林”

1943年11月,这对夫妇经过日以继夜的刻苦训练后,从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学校毕业并被双双授予了技术少尉的军衔,但毕业后的他们被转入了预备队,于是,他们不得不再次向统帅部写信和打报告,请求尽快将他们派往前线。时至1944年5月,博伊科夫妇终于如愿以偿,被派往坦克第5军独立近卫重型坦克第48团服役。而同年6月初,他们接收了一辆由图拉拖拉机制造厂生产的IS-2重型坦克(出厂编号40356),这辆坦克被夫妇俩命名为“科雷马”号:亚历山德拉担任该车的车长,而伊万则成为了它的驾驶员兼机械师。

随后,博伊科夫妇在列日察-德文斯克战役中接受了战火的洗礼。1944年7月25日,“科雷马”号坦克车组在马利诺夫卡村附近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在全车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击毁了敌军的1辆虎式坦克和2门大炮,在这次战斗中,伊万·博伊科受了轻伤。由于这次战功,亚历山德拉荣获了1枚1级卫国战争勋章,而她的丈夫则荣获了1枚红旗勋章。

妇唱夫随——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的夫妻档坦克手

亲手为妻子佩戴上1级卫国战争勋章的伊万·博伊科

根据苏联元帅叶廖缅科的回忆,这辆坦克的坦克手们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绕过陶格夫匹尔斯,切断了从该市通往里加的公路和铁路,为解放这座城市创造了有利条件。战斗情况是这样的:7月27日夜晚,该车组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出现在了陶格夫匹尔斯的西北近郊。次日清晨,获悉敌情的德国守军试图出城反击,但遭到了该车组的伏击。在这次伏击中,博伊科夫妇的车组击毁了一辆敌军的自行火炮并击毙了数十名德军官兵。

妇唱夫随——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的夫妻档坦克手

亚历山德拉为丈夫戴上坦克兵帽

在苏联新闻局1944年8月6日的报道中称:“由亚历山德拉·博伊科技术少尉担任车长和伊万·博伊科技术少尉担任驾驶员的坦克车组,在近两周的战斗中共击毁敌军坦克5辆和火炮2门。”在随后的一次战斗中,“科雷马”号IS-2重型坦克被敌军击毁,万幸的是车组乘员无一阵亡,只是负了伤。

1944年9月,在莫斯科接受治疗的女车长亚历山德拉参加了在首都举行的第五次反法西斯集会,并发表了讲话,而她的肖像被登载在了当月的《火焰》杂志的封面上。

妇唱夫随——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的夫妻档坦克手

夫妻俩在莫斯科军医院接受费克连科坦克兵中将的接见,这张照片刊登在了1944年9月份的《火焰》杂志上

伤愈后的夫妇俩重返前线,参加了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波兰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战斗,并在布拉格迎来了战争的最终胜利。

妇唱夫随——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的夫妻档坦克手

重返战场的夫妇俩,共同驾驶着身后的这辆ISU-152重型突击炮继续杀敌

战争结束后,复员的夫妇俩回到了马加丹市,丈夫伊万成为了该市4号汽车站的副站长,而妻子亚历山德拉则成为了当地一家面包店的经理。亚历山德拉曾两次当选马加丹市工人代表委员会的副主席。

妇唱夫随——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的夫妻档坦克手

复员后的夫妻俩的合影

但是在1950年代中期,这对伉俪却因家庭琐事最终分道扬镳。亚历山德拉搬去了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阿普歇隆斯克,而伊万则搬到了首都莫斯科郊区。尽管他们没有始终如一的相守终生,但是他们还是在战后的战友聚会上多次碰面。1989年,他们俩作为退伍军人受邀参加了马加丹市建市50周年的庆典,而且在1991年被同时授予了马加丹市的荣誉市民称号。

妇唱夫随——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的夫妻档坦克手

1989年,两位老人在马加丹地方志博物馆内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

1995年4月,伊万在莫斯科去世,而亚历山德拉也于次年与世长辞。

妇唱夫随——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的夫妻档坦克手

现代军事爱好者用数码上色技术复原的一张夫妇俩的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