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一共有多少個兒子?那些沒有參與奪嫡的兒子下場如何?

根據史書記載,康熙皇帝一生共有35子、20女。在這個35個兒子中,實際成人(年滿16歲)的,只有20位。這20個兒子,是由17個妻子生育。回顧入關後的清朝歷史,皇子各個出色是康熙朝獨有的特點,一方面是因為康熙在位時間相對比較長,能夠對自己的皇子進行系統的皇族教育。另外和康熙自己注重自我修養,注重家族教育的個性有關。正因為從小受到系統、良好的教育,康熙的這些皇子成年之後各個彰顯出了相對優秀的特點。

康熙皇帝一共有多少個兒子?那些沒有參與奪嫡的兒子下場如何?

也正是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才造成了康熙晚年“九子奪嫡”的狀況。為了奪得皇位,康熙的兒子們自發組成了一個個小集團,九子奪嫡成為了康熙朝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而這具備競爭皇位的九個兒子又結成了5個小集團。在康熙朝後期,這五個爭儲集團展開了你死我活的鬥爭。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雖然表面上對各位兄弟表現出謙和、友善的一面,但能夠想象得出,胤禛心裡心裡還是有桿秤的。

康熙六十一年,操勞一生的康熙皇帝玄燁一病不起,臨終之際,把王朝留給了皇四子胤禛。

儘管胤禛素來被人們認為鐵面無情,但胤禛繼位之後,卻一改以往的無情,開始對曾經在自己奪取皇位過程中幫助過自己的兄弟們展開“熱情的回報”

康熙皇帝一共有多少個兒子?那些沒有參與奪嫡的兒子下場如何?

雍正皇帝 胤禛

康熙皇帝一共有多少個兒子?那些沒有參與奪嫡的兒子下場如何?

皇十三子允祥

皇十三子允祥,作為胤禛的鐵桿支持者,允祥從小就對自己的這位四哥忠心耿耿,成年之後更是時時處處站在四哥身邊,尤其是在康熙臨終前後的關鍵時刻,允祥更是在穩固政局方面讓雍正吃了一顆定心丸。雍正元年,胤禛登基之初,就封允祥為和碩怡親王,可能覺得封個親王還不過癮,雍正還特意允許的爵位世襲罔替,稱為清朝第一個非軍功而封賞的“鐵帽子王”。

皇十六子允祿,雖然在奪嫡過程中允祿並沒有允祥那樣風風火火,作為幕後支持者,允祿也獲得了皇帝哥哥的特殊照顧。雍正元年,莊親王博果鐸並重,雍正前去看望,見到博果鐸沒有子嗣時,在明知道博果鐸還有好幾位侄子在世的情況下,雍正一道聖旨,把自己的十六弟過繼給了博果鐸,讓他繼承博果鐸留下的王爵,於是,原本默默無聞的允祿也成了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皇十七子允禮,大家知道允禮這個人,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前兩年熱播的《甄嬛傳》,歷史上的允禮前半生以多才孝子的身份默默無聞的生活在諸位皇子當中,康熙三十六年允禮出生,9歲開始陪伴在康熙身邊直到康熙去世,由於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雍正的事情,雍正元年,或是為了拉攏人心或是真的沒人可用,即位之初的胤禛就封允禮為果郡王,讓允禮為自己的新朝出力先後讓允禮幫自己管理工部、戶部三庫並晉升親王,在雍正臨終之前,胤禛還讓允禮當了顧命大臣輔佐乾隆。

康熙皇帝一共有多少個兒子?那些沒有參與奪嫡的兒子下場如何?

允禮

不僅如此,雍正始終沒忘記自己的那群小弟弟們。貫穿雍正在位的十三年,雍正一直惦記著父皇留下的那些幼兒皇子,不僅讓他們從小受到了良好的宮廷教育,並且在他們成年之後,全部給他們封了爵位。

皇二十子允褘,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雍正四年,封貝子,八年,晉貝勒。

康熙皇帝一共有多少個兒子?那些沒有參與奪嫡的兒子下場如何?

​允褘

皇二十一子允禧,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雍正八年,封貝子,晉貝勒。乾隆即位,晉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皇二十二子允估,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雍正八年,封貝子;十二年,晉貝勒。乾隆八年死。

皇二十三子允祁,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雍正八年,封鎮國公。

皇二十四子允秘,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母穆嬪陳氏。雍正十一年,允秘十七歲,封緘親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