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我當時喜歡看沈從文的書,很佩服,圍棋上我最崇拜吳清源

金庸:我當時喜歡看沈從文的書,很佩服,圍棋上我最崇拜吳清源

金庸

激烈何須到碎琴?金庸並不完全認同新文化運動之激烈與偏執,對“新文學”作品所走的路子,也有幾分期期以為不可。但他自幼嗜書如命,眼前最鋪天蓋地,最容易接觸到的,還是“新文學”。金庸閱讀“新文學”作品,數量並不少。“新文學”對金庸小說創作的影響,不必高估,卻也不能說是可有可無。

性之所近,“新文學”中,金庸讀的最多的,還是小說。小說家中,金庸最喜歡的,是沈從文先生。這在他十五部武俠小說中,不能不留下印記。

金庸:我當時喜歡看沈從文的書,很佩服,圍棋上我最崇拜吳清源

沈從文

金庸最喜沈從文小說,這意思,他說過多次。2011年《外灘畫報》記者問:“對您文學生涯最有影響的人是誰?於近現代人物,金庸第一個談到的就是沈從文先生。(“近代作家,沈從文文章寫得好。”)隨後,才說出魯迅,還有周作人的名字。記者又問:“誰是您曾經崇拜過的偶像?”金庸答說:“我當時喜歡看沈從文的書,很佩服,(但)也不是崇拜。佩服就可以了。”(《專訪金庸:走進查先生的香港辦公室》)這話就有些味道了。

自我感覺無論如何努力,總不會達到某人的高度,才自覺不自覺地對此人有“崇拜”之情。痴迷圍棋而自知“棋力甚低”的金庸,說他“崇拜”“最崇拜”吳清源老先生。

金庸:我當時喜歡看沈從文的書,很佩服,圍棋上我最崇拜吳清源

吳清源

金庸本人,似乎也沒完全看破“雅俗之見”。他知道,他也說過,自己的作品在武俠小說中是最好的。當金庸對武俠小說這一文體有信心時,對自己的文學成就便有足夠自信。當金庸對武俠小說這一文體的價值有所懷疑時,面對純文學作家和作品,就很有幾分自卑感了。前後的說法往往矛盾。猶疑不定,患得患失。

說對沈從文不必“崇拜”,應該是金庸心中的“雅俗之見”甚淡的時候。至少那刻,他不認為自己的文學成就及將來的文學史地位低於沈先生。

金庸:我當時喜歡看沈從文的書,很佩服,圍棋上我最崇拜吳清源

沈先生,對那些舉世崇敬的偉大作家,也是隻“佩服”而不“崇拜”的。20世紀50年代,沈從文致信汪曾祺:“拿破崙是偉人,可是我們羨慕也學不來。至於雨果、莫里哀、托爾斯泰、契訶夫等等的工作,想效法卻不太難。”

大丈夫當如是也。

可借,寫這封信的時候,沈先生已經失去寫作的權利。中道擱筆,志業未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