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太多啦!

你想太多啦!

文:杨庆瑞

(1)

看到孩子又打起来了,哥哥哭,妹妹也哭。

看到他们打架,就拉过来问个所以然。 结果,问了半天也没问出个原因,只知道他们打架。

妹妹说:“他打了我。”

哥哥说:“她也打了我。”

看到俩孩子比划着如何打对方,当老爸的当然要问个明白。

我就说:“你们知道不知道?你这一伸手,如果打到对方要害,那可是很危险的。难道你们忘了怎么教过你们的了吗?”然后就把原来讲过的又讲一遍,直到两个孩子沉默了。

搞清楚谁先动手打架,我问为什么动手打人啊?

结果,孩子突然来了一句:“我就想挠他一下,好玩。”

额,我听了一下子愣住,什么意思啊?难道是我想多了吗?

(2)

说到这里,我突然间想起来一个娱乐小段子,武松打完老虎,一群记者赶紧围上采访。

问:“当时您一鼓作气把老虎打死了,是不是想到为民除害?”

问:“是不是想到苛政猛于虎,怒从心头起?”

问:“是不是想要展示一下自己神威?”

武松突然说:“你们问的都是啥鸟问题?俺啥也没想,俺不打它,它就吃俺,当然要打!”

你想太多啦!

(3)

其实有很多的人,在做某件事的时候,并不一定有太多的想法。只是被外界或者其他人,看到之后赋予了很多的意义,然后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说法。

记得莫言的《红高粱》里讲到日本鬼子,逼着村民剥人皮,前面反抗的人都被杀了。最后一个在刺刀和枪管的逼迫下,到底做完了。

记得当时,有多少人在骂那位操刀者是汉奸。为什么要做汉奸?为什么不拿刀,跟鬼子拼了命啊?

当然这是作为外人的想法和看法。如果真是史实,当时的当事人在想什么,谁能说清楚?

是不是想要活下来找机会报仇?是不是要换得自己的亲人远离架在脖子上的刀枪?是不是本能的求生欲望在支撑?

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想要活着的想法,在电影屏幕外去评论一个当事者,可能真的想多了。

(4)

这让人想起,在学校里读书时,每学习一篇文章,我们要分析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它的意义在哪里。

也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模式,大家每看到一个东西,就可以生发出一套一套的道理来。

这样的模式好处就是,我们一旦发现某件事,都可以琢磨出一些道道来,然后加以评论和分析。

就是有了这样的模式,有人就针对一些事件,包括国际上的一些大事件,进行阴谋论的推断,某件事的发生必然因为某派别在推动,或者某国家在操纵,甚至是国家之间相互勾结,推动一些事件发生。

有些人分析这些世界级的阴谋论,分析起来真是头头是道,甚至说得各方互相配合得相当微妙,各派别之间,各国家之间是相当默契,以至于无懈可击。

当然这些大都是推断出来的,根据先前已经发生的事情,再有新现象来辅助,加入各国之间的关系分析,把一些偶然事件说成是一个策划,把一些国际间的现象描绘成一盘大棋,从而赢得不少人驻足围观。

当然了好多事情在事后发现是无稽之谈,只是想象力丰富的结果。

你想太多啦!

(5)

最近听到有人在传授国学经典如何读,提出来的学习方式是“素读”。

所谓“素读”,就只是读,不用琢磨过多的东西,把它读下来。一遍遍的读,不用过多的解读它。

当多遍地读过去之后,自然的就能体会文章的美,体会文章背后的理和背后的道。

这种学习和领会知识的方法,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作者在描绘某件事的时候,在做某件事的时候,他可能就是因为过程中体会了一些东西,然后才悟出一点道理。

你只需要体会同样的东西,也就是体会整个创作的过程,可能收获就非常的多。

就像我们背的古诗词,背的时候,只需要读到其中写了哪些东西,自然就体会到诗词有多么美。而不是上来就解释要背诵的诗词描写了哪些东西,更不要先分析要表达什么中心思想,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字斟句酌去分析,甚至要挖出作者的深层想法,可能真的想多了。美好的诗词佳句到处装点我们的生活,有谁记得作者深层的想法?

你想太多啦!

(6)

我们经常讲要“活在当下”,但是真正有多少人能够“活在当下”?

当下该做的事做了,当下该体会的事体会了,就很合适。非要把眼光,看到过去,联系到未来,甚至想通过一件小事,把整个世界映射出来,真的是非常难。当然了,高人除外。

能够针对发生的事情本身设身处地去分析,可能会比较好地认识事情。刻意拔高,或者刻意放低,都会出现不当的评论。

所以能够把握当下、认识当下,可能是体会事物本身最好的方法。

这件事很简单,可能我也想多了。

你想太多啦!

我是杨庆瑞,坚持梦想,相信会遇到非凡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