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旭宇《寄歷史之書札》:

文人書法大家旭宇先生通過以點帶面,探賾鉤深,選取代表性歷史人物,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文人札稿形式開啟與歷史經典的對話。奉獻出其對民族歷史傳統文化的現代解讀。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寄歷史之書札》

《寄歷史之書札》凡30則,其所對話歷史人物既有帝王、聖哲、忠臣、武將,又有詩文、書家等,涉及歷史傳統文化各個方面。其語言既莊重,又詼諧幽默,具有豐富的思想性、學術性、可讀性。讀後給人以啟發、思考和回味。旭宇先生有多個頭銜,但他最認可的是自己永遠是農民的兒子,是一位終身向學的學人。他常說自己屬於兩個族:一個是草根族,一個是追星族。他所追的星,不是娛樂圈明星,而是歷代先賢聖哲。先生把與這些歷史人物的對話看作是接受民族優秀文化的洗禮和再教育。其中既透露著歷史沉澱傳承的厚重,又體現著時代精神的鮮活。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2017年連續在《書法報》發表後,引起書界及社會巨大反響。《書札手稿》也被收藏家攜去珍藏。書法評論家李庶民、西中文、張瑞田、胡湛、陳智、邱世鴻等,認真閱讀,仔細剖析。認為《旭宇寄給歷史的手札》以簡明的語言,批判或肯定諸歷史人物。其既具經典傳統性,又具有時代的文化審美屬性。其既是當代的,也是屬於歷史的。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書札手稿》刊登書法報 截選圖

懷抱觀古今 深心託豪素

——品讀旭宇先生《寄給歷史的書札》

文|楊健君

(天津美院教授)

有幸得觀旭宇先生《寄給歷史的書札》。此作以傳統書札之形式,一人一通,蓋三十許,歷四千載,縱橫古今,娓娓而談。展卷品讀之際,感悟良多。

先生每通書札,既簡而短,多在七八行間。甫一檢觀,但覺毫鋒起伏,意態揮灑,實奄貫諸家,而尤多魏晉風味。蓋先生之書,人知其碑帖融合,而漸老漸歸於江左一脈。此數十札悉從二王尺牘中來,行勢參差,或平或闕;筆致閒雅,時行時草,翰逸神飛,一派靈和。然其毫髮之間,又微存變化,《致夫子》則意多醇和,《致大令》則勢有縱逸,《與魯公》則氣涉蒼茫,《致淵明》則味趨淡泊,是乃神契古人,別樣多矣。三十幀合而觀之,彷彿右軍《十七帖》二十九通,古今銜應,入得山陰閫奧矣。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寄歷史之書札》內頁

先生三十書札,以其識見而感發情懷。在與古今名人書寄往還之間,從容談吐,而能切中肯綮,識見不凡,尤顯家國情懷。其所寄者,帝王將相居多,皆為歷史之大作手。諸如談大禹以禪德,論始皇以功過;藐漢武帝之淫威黷武,嗟曹孟德之七十二冢;憾王昭君之和親,嘆諸葛亮之無救漢室;賞唐太宗之貞觀之治,大率立論高遠,心繫家國,拳拳之意,見諸楮端。

先生情懷所至,時或由古及今,針砭時弊,往往一針見血。孔夫子“述而不作”,而今“後學之人,惟恐無作”;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今“書生下海,辱心為官”。枉效懷素之徒,是以“染塵而為沽名之途”;鮮有靜安之節,多作“狼子野心之政客”。所云為學、為商、為名、為官之弊,但以毫鋒輕刺,警悟世人,意有所勸,聊寄深心,不惟但發“今日之潮流,古道遠矣”之浩嘆也。 《廣陵散》無繼矣。而今人均為入世而苦謀,以致違法,與君何別之有?”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寄歷史之書札》內頁

先生乃深通於藝者,三十書札之中,亦多藝壇名宿。凡筆之所到,詩文書畫之屬,得其環中,頗涉理趣,亦見襟懷。於書家之中,右軍之帖學,大令之逸氣,信手拈來,而最為動情於顏魯公,慨然以為:“中華之英烈,書壇之典範,與右軍同登書聖之位,當無愧耳。”至有“土門關闢成祭侄文稿園”之議,其殷殷之懷赫然可見。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寄歷史之書札》內頁

品讀先生書翰至此,其識也精,其情也深,而其行文也妙。雖古今三十先哲,赫赫聲名,先生或“恭敬”,或“崇拜”,或“推崇”,或“頂禮”,然則行文之中,一派從容閒雅,有擊賞、也有商榷;有調侃,也有詰問。推心置腹,侃侃論道,如晤故人,都無半點扭捏造作,全從心底自然流出者。 大抵神交古人,了無掛礙,乃能心態平和,輕鬆如此,而文風雋永有味。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旭宇老師作品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旭宇老師作品

以書法解讀歷史

——讀《寄給歷史的書札》

文|張韜

(山東曲阜大師範大學教授)

閱讀旭宇先生《寄給歷史的書札草稿》,便尋思著這些寫給不同歷史人物書札所蘊含的歷史使命,文化觀念和思想情感。

歷史使命。寫給歷史人物書札系列,具有深刻的歷史使命感。首先選擇歷史人物對象所具有的宏觀視野。穿越數千年時空,由片紙書札平面,鮮活在讀者的眼前。其次,書札內容所具有的歷史文獻意義。比如寄給李世民一幀 ,其僅有的70字內, 便將史稱的“貞觀之治”百年盛世,活靈活現地展示在讀者眼前。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寄歷史之書札》內頁

文化觀念。寫給歷史人物書札系列,具有鮮明的文化觀念,其所選歷史人物,都是具有時代文化特徵的代表,都是一部濃縮了的朝代或斷代社會史、文化史、藝術史乃至宗教史,是一部可歌可泣可豎碑立傳的“人學”史。首先,將人物事件與時代文化特徵有機的濃縮在幾十字內的書札中。比如與《孔子》:“吾以為得老子真言”,“先生居道德之巔”兩句話15個字,將孔子“仁智合一”的傳統文化哲學思想,統領中國數千年文化、學術、哲學思想的功德,盡數風流。使我們從內心感受“通體是文化生命,滿腔是文化理想,轉而通體是智慧”至聖先師文化生命的光輝。其次,手札借古開今,具有濃郁的現實文化關懷。例《陶淵明》書札:“君少不適俗韻而歸隱田園,君之詩文乃千古絕唱,但自君之後鮮有不為五斗米折腰者,書生下海辱志謀官,乃今日之潮流,古道遠矣。” 第三,書札有史有論有品有鑑,充分體現了旭宇先生深厚的文學功力,多元的知識結構和駕馭筆墨的文化能量。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寄歷史之書札》內頁

思想情感。中國文化的“人學”精神,召喚乾淨靈魂,純潔思想,真摯情感。一切文藝作品正是“人學”精神的完美體現。寫給歷史人物書札,充滿真誠豐富的思想情感。對歷史、事件、人物敘述與評價,既客觀真實還原歷史,又有主觀真情評說。書札李清照:讚譽李清照“詩詞之格自人創之。”若論書,劉熙載《藝概》:“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而對李清照再嫁之事,給予中肯之評“君南渡之後再嫁之事,亦當是破格之舉乎”,真摯思想情感與文化關懷於字裡行間可見。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旭宇,號白陽,又伯陽。河北玉田人,現居住石家莊市。當代著名詩人、一級作家、文人書法大家。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五屆副主席,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散文詩學會副主席、河北省文聯名譽主席等。其大半生從事編輯、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工作,集作家、編輯家、書法家和收藏家於一身我國文壇風格獨具的藝術大家。

他繼承了中國文人的優秀傳統,將書法與中國文化結合起來。在詩、書、學諸方面都多有建樹,並取得了突出成就,是當代詩壇和書壇的領軍人物。他的書法,楷、行、草皆善,尤其他在七十多高齡後,以文化自信,弘揚傳統文化為己任,精心創作出《寄給歷史之書札》三十通,成為當代文壇、書壇的鼎力之作,影響深遠。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彰顯出文化大家的風範。

他在學術上獨具創見,倡導詩書載道的學術思想和適應時代的“今楷”的理念,以及弘揚“蘭亭精神”等,都為詩壇、書壇所重。旭宇先生詩書學兼修,德藝雙馨、在當代文壇具有典型的範式意義。

作品欣賞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旭宇 ·《寄歷史之書札》文化解讀(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