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部号称八百里秦川,但是为什么会被称为“关中”?一起看看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端一碗髯面喜气洋洋,没撮辣子嘟嘟囔囔。”这是陕西人的自画像,也是秦地风情较直观的写照。


陕西中部号称八百里秦川,但是为什么会被称为“关中”?一起看看


八百里秦川的来由?关中八百里秦川也就是所说的陕西关中平原,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 因此又称渭河平原,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约占陕西省土地总面积的19%,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境内,关北紧邻滔滔黄河,西邻华山,东进东原,地势极为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重镇。战国后期,日益强大的秦国控制函谷关,是六国的绝对噩梦,就像曹操控制汉中对刘备产生巨大威胁一样。六国经常组团攻秦,首战之也是函谷关。


陕西中部号称八百里秦川,但是为什么会被称为“关中”?一起看看


关东的“关”,指的就是函谷关。

项羽灭秦后,自称霸王,都彭城并大封诸侯。刘邦封汉王,管辖现在的陕南和巴蜀之地。为牵制刘邦的势力,将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章邯为雍王;封司马欣为塞王;封董翳为翟王。因此才有了后来的三秦说法,指的就是这个。后来人们将这个概念延伸了,用三秦代指今天陕西的所有土地:陕南、陕北、关中。


陕西中部号称八百里秦川,但是为什么会被称为“关中”?一起看看


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最早指的就是关中这块土地。因为这里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再加上水利发达,土壤肥沃,盛产小麦和棉花,是重要的粮仓。最为著名的当属韩国人郑国来秦国修的郑国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