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丨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详解丨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James P. Allison(左)与Tasuku Honjo(右)

201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在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揭晓,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学系主任、肿瘤免疫治疗平台主任James P. Allison教授以及日本免疫学家、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在人类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做出的贡献。

详解丨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James P. Allison(左)与Tasuku Honjo(右)。图片引自:http://www.ascopost.com

James P. Allison(1948年8月7日生),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学系主任、肿瘤免疫治疗平台主任。198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免疫学教授和肿瘤研究实验室主任;2004年move到纽约市的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担任Ludwig肿瘤免疫治疗中心主任;2012入选HHMI研究员;2012年move到MD安德森癌症中心。他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学会和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成员,此前还担任过美国免疫学会主席。已获得过的大奖包括:生命科学突破奖(2014)、唐奖(2014与本庶佑合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复旦-中植科学奖(2016与本庶佑合得)、沃尔夫医学奖(2017)等。

据维基百科介绍,James P. Allison11岁时,母亲因为罹患淋巴瘤去世,他的兄弟在2005年死于前列腺癌。

关于James P. Allison对肿瘤免疫的贡献主要是:第一,率先提出了免疫检查点(immune checkpoint)的概念;第二,最早在小鼠实验中证明CTLA-4抗体可以增强免疫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

关于本庶佑的贡献,是首次发现免疫检查点PD-1是激活T淋巴细胞的诱导基因,其后续研究揭示了PD-1是免疫反应的负调节因子。

详解丨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本庶佑1966年在京都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并于1975年获得了医学化学博士学位(PhD)。 1971年-1974年,他曾担任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胚胎学系和国立卫生研究院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的访问学者。回到日本后,他于1974年至1979年在东京大学医学院担任助理教授,并于1979年至1984年间担任大阪大学医学院遗传学系教授和主任。自1984年以来,他一直是京都大学的教授,2017年成为京都大学高等研究院(KUIAS)的副总干事和杰出教授。本庶佑2001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详解丨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详解丨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James P. Allison与Tasuku Honjo 2014年获得台湾地区颁发的唐奖

详解丨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详解丨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James P. Allison与Tasuku Honjo在2016年获得复旦-中植科学奖


附BioArt此前关于PD1-PD-L1的发现历程的介绍

1992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Tasuku Honjo教授研究组在The EMBO Journal杂志发表文章首次报道并克隆了PD-1(下图),当时PD-1的发现并没有引起重视,因为大家可能只是认为多发现了一个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蛋白而已,而且1992年正值细胞凋亡研究的火热之年,当时袁钧瑛老师在Robert Horvitz实验室已经从线虫中克隆出了控制细胞凋亡的关键基因CED3CED4

详解丨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限于当时的认识和细胞凋亡相关如火如荼开展的时代背景,1992年PD-1的发现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得到太多重视。1999年,当时还在Mayo的陈列平在Nature Medcine发表文章报道了B7家族的第三个成员B7-H1日后名声大噪的PD-L1),研究发现B7-H1与之前报道的B7家族成员不同,它不能够结合CD28、CTLA-4(cytotoxic T-lymphocyte A4)和ICOS(inducible co-stimulator),但是却发现能促进IL-10的分泌(下图),这项研究中找到了一个对免疫反应发挥负调节作用的蛋白,这一点非常关键。

详解丨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PD-L1出来没多久,2000年Tasuku Honjo与哈佛医学院的Gordon Freeman合作证实了PD-L1能够与PD-1结合从而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负控淋巴细胞的激活,这一重要工作发表在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下图),比较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文章中B7-H1被换成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PD-L1”(改名其实意味深长,后面几年陈列平教授继续使用B7-H1,而Freeman则把PD-L1发扬光大)。

详解丨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2001年,刚刚独立的Gordon Freeman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Immunology又率先报道了另一个PD-1的配体PD-L2,其功能和PD-L1类似(下图)。

详解丨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故事写到这,有关PD-1和PD-L1的基础研究也已经差不多比较清楚了。然而直到2003年,陈列平研究组在Cancer Research发表文章首次发现在小鼠中使用PD-L1封闭抗体联合T细胞回输技术治愈了约60%的患有头颈癌的小鼠,这项研究第一次成功的在活体内有效的证明了PD-L1的封闭可以作为T细胞免疫治疗的一种新方案

(下图)。

详解丨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从2003年到2007年,陈列平连续发表多篇文章(包括一篇综述)又进一步表明PD1和PD-L1抗体封闭技术对肿瘤治疗有非常好的效果(下图是陈列平在2003年到2007年发表的主要相关文章)。这些研究都为日后将PD1-PD-L1抗体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尽管这段时间陈列平仍旧将PD-L1称为B7-H1。

详解丨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接下来就是2012年的一篇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让PD-1变成了肿瘤治疗领域最热的靶点,在这篇Merck的PD-1抗体Keytruda的一期临床试验中,PD-1抗体针对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是18%,针对晚期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的有效率是28%,针对晚期肾癌的有效率是27%。所有入组的患者都是晚期同时各处转移,可以说是临床医生也没有治疗手段的患者,这些数据让很多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印象深刻,进而进行了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证实PD-1抗体的功能。

详解丨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详解丨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详解丨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BioArt,一心关注生命科学,只为分享更多有种、有趣、有料的信息。关注请长按上方二维码。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微信ID:fullbellies 或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