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的这个人,创造了中国电影的多个第一

在中国电影史上,汕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出了几位闻名全国的电影艺术家,其中就有被称为

“中国电影之父”的郑正秋。

汕头的这个人,创造了中国电影的多个第一

郑正秋

郑正秋,1888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潮商家庭,祖籍汕头市潮阳区成田镇上盐汀村。他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博学多才,但因体弱多病肄业。父亲希望他承家业从商,然而他对经商毫无兴趣,迷上了京剧,并与当时的一些京剧名角成为好友,从此与戏剧艺术和后来电影创作结下不解之缘。

1910年,郑正秋正式开始尝试写剧评。在朋友的启发下,郑正秋写下《丽丽所戏言》,表达自己对剧目和演员的独特看法。发表在《民立报》上,引起戏曲界很大反响,这也让他逐渐成为上海著名的剧评家。

汕头的这个人,创造了中国电影的多个第一

电影《难夫难妻》

电影《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这是郑正秋编剧、与张石川联合导演的一部作品。郑正秋花一天一夜的时间完成了电影剧本,这短短三千字的剧本是当时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剧本。电影讲述的是包办婚姻的故事,以嘲讽的笔触触抨击封建婚姻制度对人摧残。《难夫难妻》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开端,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拉开了序幕。

汕头的这个人,创造了中国电影的多个第一

阮玲玉

1922年,郑正秋与张石川等人成立了明星电影公司。同年成立明星影戏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电影人才的“电影学校”。它培养了一批影视人才,其中包括后来家喻户晓的“电影皇后”胡蝶、阮玲玉等著名电影明星、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汕头的这个人,创造了中国电影的多个第一

胡蝶

此后郑正秋佳作不断:公司成立同年创作《劳工之爱情》,并客串角色;第二年创作的《孤儿救祖记》,刚一上映就获得巨大成功。

1934年,由郑正秋编剧、胡蝶主演的《姊妹花》上映,备受赞誉,万人空巷,甚至轰动国际影坛。《姊妹花》上映范围遍及国内18个省53个城市,香港与东南亚也有上映,轰动国际影坛,是郑正秋电影生涯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最早使用特技的电影。

汕头的这个人,创造了中国电影的多个第一

电影《姊妹花》

1935年,郑正秋因病离世,年仅48岁。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他为中国电影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电影第一人”

郑正秋的第一:

第一代导演、编剧和最早的剧评家、戏剧家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

第一部创票房纪录的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

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

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最早使用特技的中国电影:《姊妹花》

创办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影片公司:明星影片股份公司

中国最早的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