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最被忽視的謀士,曾獻兩計未被採納,曹操和曹丕為此後悔不已

三國時期曹魏麾下人才濟濟,賢臣良將數不勝數,在這麼多人的共同輔佐下曹操才在這亂世之中建立起來最強大的勢力集團。曹操手下最為人知的幾大謀士有郭嘉荀彧程昱賈詡等人,除了這些名聲卓著的人之外,還有很多名氣不顯的奇才異士。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個曹魏集團最被忽視的謀士,他曾經為曹魏集團獻出兩策卻都未被採納,否則的話三國曆史必定有所改變,曹操和曹丕在事後都為此後悔不已。你知道此人是誰嗎?

曹魏最被忽視的謀士,曾獻兩計未被採納,曹操和曹丕為此後悔不已

這個人叫做劉曄,從小的時候就展現出異於常人的膽識和謀略。在劉曄七歲那年,他的母親重病瀕危,臨死之前囑託劉曄以及他的哥哥:“你的父親身旁那位侍衛不是一個好人,將來肯定會陷害咱們家族,等到你們兄弟二人長大後一定要除掉此人,這樣一來我就算死也能瞑目了”。劉曄的母親說完這番話就去世了,旁人並不知道這件事情。

曹魏最被忽視的謀士,曾獻兩計未被採納,曹操和曹丕為此後悔不已

等到劉曄長大到十三歲的時候,就跟他的哥哥說:“現在是完成當年母親的吩咐之事的時候了”。結果劉曄的哥哥卻不以為意,並且對於劉曄非常輕視,就說了一句那你自己去吧,他萬萬沒想到劉曄竟然真的設計將此人成功誅殺,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劉曄的父親為此十分震怒,劉曄卻據理力爭地說道這是母親臨死前的遺囑,沒過多久劉曄的名字就傳遍了全城。就連當時著名的評論家許劭聽完這件事情之後都趕來見見劉曄,並且評價這個小孩長大之後有佐世之才。許劭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他曾經對曹操和荀彧都曾經有過評價,而且奇準無比,是一個非常有眼光的奇人。

曹魏最被忽視的謀士,曾獻兩計未被採納,曹操和曹丕為此後悔不已

劉曄長大後跟隨曹操,因其才華出眾頗為曹操賞識,經常在其身邊出謀劃策。在公元215年的時候曹操率領大軍攻打漢中的張魯,過程非常順利,輕而易舉的就拿下了漢中等地。由於漢中是益州等地的門戶,所以曹操得到漢中這件事情就在蜀中引起巨大震動,甚至被誇張的說成一日十驚,可以想見劉備此時是非常的懼怕。劉備這個時候剛拿下益州,一方面要整頓兵馬休養生息,一方面還要安撫軍民,緩解內部矛盾,實在無力對抗曹操大軍,如果這個時候雙方交戰劉備將會處於巨大的劣勢。

曹魏最被忽視的謀士,曾獻兩計未被採納,曹操和曹丕為此後悔不已

劉曄在曹操攻取漢中的時候出過很多計策立下了很大功勞,在這個時候他又向曹操獻計,想要趁著劉備還未完全在益州站穩腳跟前去攻伐,這個時候攻打漢中的餘威尚在,只要大軍入川,當地軍民必定會望風而降,打敗劉備輕而易舉。同時劉曄還指出如果等到劉備在益州站穩腳跟,憑藉著險固的山川要地,將來再打就難了。結果一向聽從他建議的曹操在這件事情上面卻犯了嚴重的錯誤,沒有采納這個建議,給了劉備休養生息的機會。後來劉備漢中之戰中打敗曹操,不僅佔據了漢中而且斬殺曹魏大將夏侯淵,曹操對此後悔不已,只怪當初沒有聽劉曄的建議。

曹魏最被忽視的謀士,曾獻兩計未被採納,曹操和曹丕為此後悔不已

曹操死後曹丕即位,對於曾經深受曹操信任的劉曄更加器重和欣賞。之後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要和東吳決戰,孫權十分畏懼於是就向曹丕稱臣,曹丕為此頗為得意,然而劉曄卻站出來說道:“孫權稱臣只是害怕咱們趁機出兵攻打東吳,依我來看這次蜀吳兩方交戰劉備必定會大敗而歸,那個時候孫權恐怕就會立刻翻臉不認人,咱們不如在這個時候派兵夾擊孫權,一舉將其滅掉”。

曹魏最被忽視的謀士,曾獻兩計未被採納,曹操和曹丕為此後悔不已

其實這條計謀非常的高超,從實力上來看孫權遠非魏蜀兩國的對手,兩軍夾擊之下必定會遭逢大敗,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他只能舉手投降。這個時候的孫權和劉備有大仇,必定不會投降劉備,只能會向實力更強的魏國投降,曹丕如果聽從劉曄的建議出兵嚇唬一下孫權,必然能夠使其屈服,之後再想要攻打蜀國完成統一的大業也是順理成章了。

曹魏最被忽視的謀士,曾獻兩計未被採納,曹操和曹丕為此後悔不已

奈何曹丕犯了當年曹操一樣的錯誤,沒有能夠採納劉曄的合理建議,之後孫權贏得了夷陵之戰的勝利果然立刻翻臉。曹丕為此十分尷尬,竟然又不聽劉曄勸諫而親自率軍攻打東吳,結果也是無功而返,空耗國力。不得不說,曹丕沒有聽從劉曄的建議,喪失了一次統一天下的絕好時機。

曹魏最被忽視的謀士,曾獻兩計未被採納,曹操和曹丕為此後悔不已

由上述故事來看,劉曄雖然不及諸葛亮司馬懿郭嘉等人名號響亮,但是他對於局勢的把握和謀略的運用有其獨到之處,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謀士,你對此人有何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