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雖然憑藉強大武力,最終入主中原,但由於清朝皇室貴族長期僻處關外,遠離中原文化圈,在文化底蘊方面非常薄弱。清朝開國之初,上至皇帝下至大臣,大部分人的漢文化素養非常薄弱,很多人多漢文化的瞭解,僅限於一部《三國演義》,以至於鬧出很多笑話。《竹葉亭雜記》記載,雍正年間有個侍衛,被外放為荊州將軍之職,同僚前來賀喜,他卻痛哭流涕:“此地以關瑪法尚守不住,今遺老夫,是欲殺老夫也”。關瑪法是清朝人對關羽的尊稱。一時傳為笑談。
不過,清朝皇帝意識到到自己這個短板之後,為了贏得中原士人接納認可,改變打打殺殺的草莽武夫形象,開始惡補中原傳統文化。順治皇帝入關之初,連漢文奏摺都看不太懂,到康熙皇帝、乾隆皇帝時代,已經變身成為精通文史典籍、出口成章、提筆立就的“才子”。其文化素養,甚至比中原本土的明朝皇帝都要好得多。尤其是乾隆皇帝,以酷愛寫詩聞名後世。
不過,俗語說“詩有別才”,愛寫詩不等於會寫詩。乾隆的文章、書法不無可觀之處,但唯獨詩詞寫作水平卻始終不怎麼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注重數量而不注重質量,他的《御製詩文集》共收錄他的詩作四萬餘首,這在文學界已然是一個天文數字,唐朝近三百年時間,一共出過兩千多個詩人,他們存世遺作加起來都沒能超過這個數字。
唐朝詩人們,為了寫好一首詩,往往“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反覆斟酌廢寢忘食,故此數量少而精品多,留下無數傳世佳作。乾隆不是昏君,本人勤於政事,日理萬機,用在寫詩上的時間少之又少,故此他的詩作精品極少,絕大部分都不為人知,不過有一首寫給漢奸的詩,卻意外地“火了”幾百年。
這是詩的主題是寫明末清初的漢奸文人錢謙益。錢謙益,是明清之交的文壇魁首,是名震一時的“江左三大家”之首,詩文書法無一不佳。但錢謙益人品卻令人不齒,他身為明朝禮部尚書,官高爵顯,清朝入關之後,他卻貪生畏死叛明降清,當了漢奸,當上清朝的禮部侍郎,結果留下千古罵名。但錢謙益內心深處還是心向明朝的,他對自己的降清之舉也是痛悔無極,糾結不已。結果他又來了個身在曹營心在漢,與當時反清復明勢力暗中來往,詩文中也時時流露故國之思。錢謙益首鼠兩端的行為,惹得清朝皇帝也對他也十分不滿,順治五年把他撤職入獄,差點丟了腦袋,在寂寞失意、彷徨糾結中了此一生。
乾隆登基後,博覽群書,對文壇領袖錢謙益的著作也留意了一番,發現其中流露的反清復明之意後,大為惱怒,當即提筆寫了一首《觀錢謙益初學集因題句》: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進退都無據,文章哪有光。真堪覆酒甕,屢見詠香囊。末路逃禪去,原為孟八郎。詩中對錢謙益的首鼠兩端、反覆無常、既叛明又反清的行為進行了無情斥責和辛辣諷刺。
這首詩大意是說:錢謙益飽讀聖賢書,整天把忠孝節義掛在嘴上,結果卻在國破家亡之際貪生怕死,先後服侍兩朝皇帝。錢謙益的為人進退取捨都毫無原則,最後只能不為世人所容。文如其人,他的文章也不值一看,只能用來蓋酒甕,為人與文章都一無可取,毫無價值。
乾隆這首詩,由於出自真情實感,毫無矯揉造作之態,直抒胸臆,痛快淋漓,是他詩作中少有的佳作。由於錢謙益在明清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學術思想和人生經歷一直是史學界和文學界研究關注的重點對象,關於研究錢謙益的作品汗牛充棟,而每當提到錢謙益,幾乎都會把乾隆的這首詩作為對錢謙益的重要評價之一,結果乾隆的這首詩也因此知名度大增,廣為流傳。意外地火了幾百年。在他的四萬首詩中,知名度如此之高的僅此一首。
閱讀更多 歷史江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