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2018

2018年對於中國航天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是承上啟下開拓創新的一年,是總結經驗勇於迎接挑戰的一年,也是發射數量創記錄的一年。火箭型號全、航天器種類多數量多、任務重任務新、驗證的關鍵節點多是今年中國航天的特點。


中國航天2018​今年的重中之重就是發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著陸月球背面和長征五號的復飛。下面從不同角度來評述一下今年的中國航天。

一,發射航天器數量創記錄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計劃全年發射36次,其中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14次,主要用於發射新一代北斗全球導航衛星和通信衛星;長二丁7次,主要用於發射高分一號系列衛星以及吉林一號、陸地勘查等衛星;長征十一號5次(4次陸上發射和1次海上發射),主要用於發射珠海一號和吉林一號等衛星;長二丙3次,用於對外發射中法海洋和巴基斯坦遙感衛星;長四乙和長四丙共5次,主要用於發射高分對地觀測衛星和海洋衛星,還有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長征七號1次,可能用於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長征五號1次,上次失利後的首次復飛,將發射新一代通信衛星平臺實踐20號。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發射2――3次快舟1A和快舟11號固體運載火箭。另外還有首次民營北京藍箭公司的運載火箭藍箭1號,
中國航天2018​計劃於3月份在文昌發射,發射丹麥的立方星。這是我們中國的SpaceX公司,值得關注。這樣全年一共有四十多次發射,我們衷心祝願一切順利。

二,發射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著陸月球背面

因為月球自轉和公轉相同,所以月球永遠以同一個面對著地球,人類從來沒有著陸過月球背面,這次中國發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就是要軟著陸於月球背面,進行原位和巡視探測。由於著陸月背的探測器沒有辦法和地球取得通信聯繫,所以這次嫦娥四號任務要分兩次發射,上半年要先向地月拉格朗日L2點發射一顆中繼衛星來實現地球和月背的之間的通信,
中國航天2018​預計年底發射嫦娥四號。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趙小津透露此次嫦娥四號不論是著陸方式還是工作方式都和嫦娥三號不同,會給我們帶來驚喜。另外他還說目前正在規劃探月四期工程,未來或將建立月球基地,一開始用無人智能機器人值守,等我們國家實現載人登月後,再實現航天員短期照料。讓我們期待吧。

三,長征五號強勢迴歸,打通航天重要節點

眾所周知,2017年7月2日第二髮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許多重要航天任務全部推遲或取消,比如說原計劃2017年實現月球採樣返回的嫦娥五號發射任務推遲至少兩年,一些需要大推力運載火箭的任務今年都到了研製的關鍵節點或任務所需的時間節點,比如說我國的火星探測任務時間是2020年,這跟火星與地球的距離關係決定,不能隨便推遲,一推遲就得兩年時間,而今年正是我國火星探測器的研製由初樣轉入正樣的關鍵一年,如果長五不能順利復飛,勢必影響火星探測任務計劃,打亂佈署。還有中國空間站計劃也會受影響,因為如果長五不能儘快查明故障原因進行復飛印證,用於發射空間站的長征五號B型運載火箭將不能如期(2019年)研製完畢和發射,因為它是在長五的基礎上研製的。
中國航天2018

好在來了好消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科技部主任包為民透露長征五號的故障原因現已查明,正在採取歸零措施,重新投產和組織地面實施。我們祝願順利。

四,北斗全球導航衛星密集組網

由於受去年長三乙運載火箭部分失利的影響,本來應該在去年發射的多顆北斗三號全球導航衛星不得不推遲到今年,預計今年北斗衛星有10次發射,其中9次是北斗三號,一次是為北斗二號補充替換。而那9次中有8次是一箭雙星,全部是長三乙/遠征一號,這樣今年就將發射17顆北斗三號,加上去年的,將基本組成全球網,投入使用。
中國航天2018

五,新一代載人飛船繼續研製和選拔第三批航天員

我國現有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滿足未來空間站的任務,但總設計師張柏楠說神舟飛船和現在國外先進飛船相比還是有差距的,所以我國早已開始了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研製,新一代載人飛船瞄準世界先進技術和理念,具有可重複性、多用途(既可用於載人登月,又可以商業天地往返)、低成本的特點。
中國航天2018​目前研製進展順利,有說今年長征七號有發射新一代實驗載人飛船的計劃,不知真假。我們祝願早日成功。另外有消息證實,我國將在今年上半年進行第三批航天員的選拔工作,將選拔載荷專家和飛行工程師。

2018年對於中國航天註定是難忘的一年,這一年是中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關鍵的一年,因為今年中國將在大推力運載火箭、著陸月背、全球導航、對地觀測、世界最先進通信平臺應用、民用遙感、多種發射模式(長11將嘗試海上發射,快舟火箭則機動發射)和發射數量上全面開花。而這些正是衡量航天強國的標準。我們祝福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