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最好的样子不是登上时尚舞台,而是走回日常生活。
提起 “剪纸”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窗花、过年?还是老阿姨?
你大概绝对想不到,
永远跟“传统”“乡土”挂钩的剪纸艺术,
会有一天,
走进时尚潮流最前沿的LV艺术空间,
登上国际奢侈品牌Hermes的橱窗,
直到剪纸艺术家吴耿祯,
让这一切成为了现实。
在艺术圈里,
吴耿祯有个绰号“剪纸诗人”,
因为他的作品,
总能让人陷入如梦一般的光影世界,
甭管是人,是物,是花鸟,还是风景……
随着他手中剪刀的翻转,
都活灵活现的在光影里流淌。
对他来说,
一张纸,就是一个世界。
大学学习建筑设计,
吴耿祯原本跟剪纸艺术并无接触。
之所以后来他会从事剪纸艺术,
就要从一张游泳的照片说起。
出生在台南的吴耿祯,
家附近有一条“盐水溪”,
清晨或黄昏,
溪流里便会泛起粼粼波光,
他最爱对着水波发呆。
但高中时代离开老家后,
再没有这样与水亲近的机会,
直到大学,在学校的游泳池里,
他才找回童年那段美好的记忆。
为了留住瞬间涟漪的光影,
他决定把窗户当作介质,
以剪纸的手法来呈现。
一天晚上,他剪了9张,
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剪纸。
至此之后,便一发不可收。
没专业学习过剪纸,
一直随心所欲地胡剪乱剪,
渐渐吴耿祯找不到自己的创作方向,
2006年,他背起行囊去了陕北。
当地的剪纸仍然保留有古老的纹饰,
如鱼身人面、抓髻娃娃……
两个月里,
吴耿祯吹着黄土高坡的风,
看着老大娘灵活的剪出花花绿绿的图案,
他渐渐明白“剪纸是生活的承载物,
永远离不开具体的人和物。”
回到台湾后,
他不再漫无目的剪纸,
而是关注作品与周围人的关系。
“我那时剪的东西,
就是出于一种自己对某人私密关系的纪念。”
每次去医院看望,都让人感到非常难过。
他就用一张红色的纸做了幅剪纸,
贴在病房的窗户上,
当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
冷冰冰的病房变得暖洋洋的。
他说:“这会提醒我,阿公曾经带给我的温暖。”
他还曾举办过一个名为“带一篮水果去看她”个展,
剪纸的素材均来自于吴耿祯的摄影作品:
有在陕北游学时看到的人与物,
有他居住在台南的阿婆,
还有旅途中见到的动植物以及孩童。
“这个系列的创作,
是为了给阿婆、给旅途中结识人的献礼。”
因为学建筑设计出身,
他还尝试在创作中展现剪纸与空间和人的关系,
到上海美术馆去展览,
他以“台湾雾社事件”和“南京大屠杀”为题材,
把30年代的两岸发生的战争的串联,
从而将剪纸、空间和人连在一起。
除了题材上的改变,
吴耿祯也尝试在剪纸实用其他材料,
而非近局限于纸。
他曾将木头裁成木条,
再拼接成水面波纹的样子。
他曾用照片去剪,
把完整的影像剪到支离破碎,
让剪纸与记忆产生一种和谐的共鸣,
“记忆就像这样子,
只能理解个大概,永远没法阅读清楚。”
他甚至利用木头,
制作剪纸立体装置作品“听河”。
那种弯曲、盘延的回路,
像极了黄土高坡。
吴耿祯的大胆创新,
让人们意识到剪纸艺术可以是立体的,
也可以配合现代光影科技……
原来它也有诸多可能。
但不少媒体报道他的作品时,
仍然有人用“农村艺术”这个词嘲讽剪纸艺术,
这令他十分难以相信。
在他看来,
剪纸虽是传统艺术,
但它也是当代艺术的一部分,
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存在高低之分。
2010年,
LV的空间发来个展邀请函,
吴耿祯马上积极筹备,
并成为首位在此空间举办个展的艺术家。
其后,
他又以陕西抓髻娃娃、花鸟、虎兽等
中国剪纸经典形象,
为时尚奢侈品牌Hermes设计了橱窗和展厅,
向人们证明了所谓的“农村艺术”
也可以很fashion。
虽然他的作品越来越受关注,
但对他而言,
不管是看展览,还是从媒体上了解,
对于人们感知作品内涵来说,
这些观看方式都太片面,
于是他就搞了一个交换文字的计划。
“一千零一夜”就是这样一组作品,
一年的时间,他做了一千零一张剪纸
每做好一幅剪纸,
他就找身边的朋友把剪纸寄去,
然后请朋友写下一段对这个剪纸的想象。
为了扩大交流范围,
“一千零一夜”之后,
他又将剪纸藏入书中,
去与人交流。
“这样比较流动性的、比较随机的一个作品,
有惊喜,有意外,
但更多的是拉近人与人的关系。”
对吴耿祯来说,
剪纸从生活中来,就要回到生活中去,
比起束之高阁,这样的交流方式,
才是它该有的样子。
閱讀更多 正午文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