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點或許能來,但大部分人一定是“韭菜”!

股市又瘋了!

進入2018年,A股好像打了雞血一般:在16個交易日裡,有15天在上漲,上證指數更是創下股災結束(2016年1月)以來的新高(見下圖)!

5000點或許能來,但大部分人一定是“韭菜”!

至於港股、美股,也都跟隨A股進入了“藍籌股時間”,不斷創出新高。只不過港股、美股的新高是“歷史新高”,深滬股市的新高是“股災以來新高”。

今天(1月23日)上午傳來一個大消息:銀行股大漲,工商銀行的總市值逼近4000億美元,超過摩根大通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

一切看起來都那麼欣欣向榮、順風順水,在坊間很多人已經“看到了5000點”。而中信建投的報告則告訴我們:A股市場裡“新韭菜”又開始大規模入市了……

那麼問題來了:A股真的能在2018年見到“上證指數5000點”嗎?

我的判斷是:如果官方願意看到5000點,肯定能辦到,給個眼神就可以了;但我猜他們不大希望指數漲這麼高。最終上證指數的高點或許在4000到4500之間。由於目前銀行等一批藍籌股的市盈率仍然比較低,所以未來通過藍籌股拉動股指的空間的確比較大。

僅就2018年這個時間段來說,股市的機會肯定比樓市大,波動性也比樓市強。但這種機會是“有資金、信息優勢的投資者、投資機構”收割“韭菜”的機會,而不是“韭菜們”逆襲的機會。

5000點或許能來,但大部分人一定是“韭菜”!

上圖是上證50最近兩年的走勢,可以看出藍籌股的牛市已經持續很久了。藍籌股有上漲空間,說到底還是PPI推動的。雖然目前通脹水平不高,但大型國企、行業龍頭在“去產能”過程中,通過政府的幫助獲得了漲價機會。最明顯的就是鋼鐵煤炭限產提價,還有就是去年7月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給“互聯網金融”限定了天花板、挽救了銀行股的估值(BAT的金融帝國夢基本上破滅了)。

我近年來多次在專欄裡講過,中國需要從“印鈔票的時代”切換到“印股票的時代”,也就是控制貨幣增幅,擺脫對房地產、大基建的依賴,通過振興實體經濟、擴大直接融資來轉換增長方式。

2015年貿然啟動股市,其實就是為了這個目標,結果由於金融行業的混亂,最終反而以股災收場。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穩住經濟,搞了一場“房地產政策牛市”,換取了時間空間。於是,2018年再次回到2014年末的起點,面對同樣的問題:如何讓中國平穩地進入“印股票的時代”。

最新的思路是:

激活“新三板”,讓港交所分擔擴容壓力,同時以深滬股市為主戰場,通過港滬深京四大資本市場“火力全開”,來達到目的。但問題的關鍵是行情如何演變。如果再次出現瘋牛行情,結果一定比如2015年還慘!

想想看:2015年到2016年,美國還沒有開始加息,更談不到“縮表”和“減稅”,那時候中國的利率還有下行空間,貨幣還可以放鬆一些。現在,這些條件都不具備了。失去了大環境,再加上高層高度重視金融風險,股市出現瘋牛的可能性降低了很多。

5000點或許能來,但大部分人一定是“韭菜”!

上圖:創業板指數走勢,跟上證50正好相反。

“國家隊”繼續誘導藍籌股行情,主要是為了對沖創業板、中小板的趨勢性下跌。因為未來的大擴容中,主要的IPO企業都是中小創,而創業板、中小板至今泡沫嚴重,需要繼續釋放風險。

所以,2018年股市從實質上說,仍然是“鳥籠行情”,也就是被高度管控的市場。至於指數能走多高,很難預測。突破4000點是有可能的,突破4500點就有相當難度了。如果重見5000點,我只能說:距離爆發系統性金融風險或許就不遠了。

如果A股能在2018年重見5000點,那麼樓市就可能在2019年重新迎來牛市。因為這兩件事的邏輯是完全一樣的,就如同2015年的股市大漲、股災之後,必然是2016年樓市大漲一樣。

5000點或許能來,但大部分人一定是“韭菜”!

上圖:中央黨校機關報《學習時報》日前在頭版頭條位置發表了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的文章,談住房體制改革,文章提出一個重要建議:“將房地產實物的投資引向對房地產金融產品的投資,減少住房實物需求,抑制房價上漲。”

還是那句話:2018年股市波動會加大,這給“好獵手”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如果你自認為自己不是“獵物”、而是“好獵手”,那麼可以去試試身手。孫宏斌,樂視的最大接盤俠剛剛不是說了嗎——願賭服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