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问儿子“你愿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孩子是这样回答的

今天,社里开会,给我们讲座的是一位在国内知名的学者,是某家教育社的前社长,演讲得妙趣横生,说的很多观点也很新颖,还时不时用手指捋一捋他那头上少得可怜的头发——就跟捋胡子似的,让大家看着很是怪异,却又憋着不敢笑。

爸爸问儿子“你愿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孩子是这样回答的

演讲结束自然是问答环节。安排好的题目问完以后,老先生让大家畅所欲言,这个时候,一个刚入职的员工站了起来,说了一大堆社会问题和出版现状,让我们不禁为他,也为老先生捏了一把汗。

老先生倒是平易近人得很,言简意赅地说了自己的看法,顺便鼓励了一下这个年轻人,说完,扭头和坐在旁边的我们的领导来了一句,“还挺有社会责任感的”。然后,是意味深长的一笑。

看着我心情突然就不好了。

爸爸问儿子“你愿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孩子是这样回答的

回到家照例是辅导孩子的作业,翻语文书的时候,看到了一篇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篇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的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宏伟志向,刻苦读书的故事。

我突然就想到,都一百多年过去了,现在,还有人愿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

一百多年前,魏校长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时,同学们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而今,总感觉历史又重演了,大部分的人,长大的梦想,是当老板,当明星,当模特,很少有人愿意当科学家了(这个是我们小时候爱说的一个词)。

更严重的是,当你说出自己的宏大志向,特别是那种含有历史责任感的语句时,迎来的常常是鄙夷,或者是老社长那会心的一笑,好像说出这个词的人,很傻很天真似的。

爸爸问儿子“你愿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孩子是这样回答的

不仅仅是别人,自己同样不是如此呢?

曾经问孩子,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儿子说想当警察。可是,我内心里非常不愿意,经常有事没事提点他几句:你知道当警察多危险吗?你看看电视上这位警察叔叔,平时就是这么训练的,换做是你,你能做到吗?

渐渐地,儿子也不提当警察了,我突然心里有点失落。

爸爸问儿子“你愿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孩子是这样回答的

再后来,问他想不想当老师,或者科学家,他也是一百个不愿意,说那有什么好的?天天要面多那么多头疼的课本和数学题。

我不甘心,趁儿子看大头儿子一日成才的时候,问,那你愿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

孩子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我突然想,我的教育肯定是出问题了。

爸爸问儿子“你愿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孩子是这样回答的

记得几年前,网上有个流行词叫“这盛世,如你所愿”,说周总理看到我们国家现在的发展和强盛,一定感到很欣慰吧。可是,如果他老人家,知道这些孩子,长大的理想都是明星老板,他还高兴的起来吗?

我们这个国家,需要有太多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了。

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又太功利化了。你问涉世未深的孩子们,长大了想做什么,肯定是很多现实得露骨的回答,可是你问他们,你愿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他们却也肯定会圆滑地回答,愿意!有的还会露出那种会心的一笑,我不确定,哪个是真心的。

爸爸问儿子“你愿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孩子是这样回答的

如果,我现在问你,你愿意吗?我希望你能严肃、真心地回答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