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培童——干焦墨线变蛟龙


马培童——干焦墨线变蛟龙


自一个月前,在朋友圈里发现当代中国焦墨艺术的燃点之后,我一直留心马培童的笔墨行踪。最近,花了些时日通读了他的焦墨胡杨系列作品,读罢,扼腕惊叹其作品中富含的思想境界和铿锵有力的马培童皴线骨法。

马培童——干焦墨线变蛟龙


给我的感觉,《命运交响》、《钢筋铁骨墨铸成》、《生生不息》是他胡杨系列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三幅作品,可以说即是一种铿锵苍劲的生命韵律,也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存在形式,更是一种干焦墨线变蛟龙的艺术生命力之美。

《命运交响》是马培童以银钩铁划一般的焦线,首先奏响的刚毅、挑战、坚强、不屈服于苦难的胡杨赞歌。它以遒劲、古朴的笔线,细密繁盛的叶丛,盘根错节的枝系,粗壮龙蟠一般的主干诠释了画家本人不屈不挠的艺术信仰,申明了画家在人生艺术的旅途中,敢于面对艰难险阻,敢于挑战一切困难的决心。也就是说自从踏入焦墨这条坎坷的东方艺术之路开始,马培童就没准备后退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困难不能让我屈服。这就是马培童奏响的焦墨大风歌。

马培童——干焦墨线变蛟龙


《钢筋铁骨墨铸成》给我的感觉是画家抒发己怀,回首往事的一幅焦墨岁月心路。马培童曾在日志中说过:“这几十年,一路走来,成长的路上。有艰难困苦,有流不完的泪,但也有收获,有别人的打击,也没有倒下来,还是坚持的挺过来了。回想往事是一滴血、一滴汗拼命的打出来的”。大画家有大画家的情怀,大画家有大画家的辛酸,大画家有大画家的意志。仔细观察马培童《钢筋铁骨墨铸成》的胡杨,纹理沧桑,曲折遒劲,威武不屈,不卑不亢。这正是“凡间万物若星斗,地老天荒叶脉昂”之相。也是马培童历尽坎坷成大道,不畏艰险走天涯焦墨抒怀。艺术心路证明,焦墨胡杨就是马培童练就的钢筋铁骨。

马培童——干焦墨线变蛟龙


在我看来马培童的《生生不息》,应该是很有象征意义的一幅焦墨作品。《生生不息》承续《命运交响》《钢筋铁骨墨铸成》所表达的坚贞不屈的胡杨内涵。但不是单纯表现胡杨迎风斗沙的顽强意志,而是把胡杨精神放在事物的未来来考量。世界上无论是个人不屈不挠的信念,还是伟大的勇敢的智慧的民族精神,都需要后来人传承、继承。没有继承、传承,就不会有发展,就不会有复兴。从画面看,《生生不息》几乎二分之一的画面被盘根错节的虬枝铁干所占据,在粗壮干枯的胡杨枝丫又生长出毛茸茸的嫩芽,茂密新鲜。显然《生生不息》潜伏着马培童心中未来的焦墨曙光,暗含着马培童对现实胡杨精神在未来传承的期盼,更是马培童胡杨精神的希望所在。《生生不息》,不能以凡品视之。

马培童——干焦墨线变蛟龙


中国画论中,有“曲尽其态”之说。“曲尽其态”,就是通过用墨、用线、用水,曲折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物像之姿态。谁能将物像的姿态表达的淋漓尽致,谁的技巧越高明。但是这种淋漓尽致并非一定逼真和再现物像的原貌,而是把物像的精气神勾勒出来,才算是高明的技法,才是“曲尽其态”。通过阅读马培童胡杨系列作品,笔者认为,马培童的在勾画胡杨的纹理和枝叶时,焦墨皴线似戟若刀,古拙苍劲,处处凸显虬龙一般的力量,如果以手抚摸,其意念中的劲力恐怕会戳破手指,可见其焦线和皴擦异于常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有些作品的疏密关系处理,似乎异于古法。比如说《命运交响》《钢筋铁骨墨铸成》,他勾画的胡杨叶,细密又有个性,即密不透风,又状若钱镖,即细密繁茂,又金石铮铮。在我看来,历史上许多名家,并没有这样的技法。比如王蒙的密体山水画,特点是繁密丰茂,山深林荫。但与马培童的枝叶颇有区别。马培童的“繁”多在胡杨叶上,则在干支上,无论是主干和枝杈,皴线皴檫十分吝啬,不过几笔而已。但

皴线苍劲有力,似戟如刀,虎踞龙盘。在一幅画上占有一定篇幅的疏体密体同时出现,使马培童的胡杨作品异于常人,特点明显。那怕在百万胡杨作品中,也会一眼看出那幅是马培童的胡杨。究其起源,可能与马培童心中的简繁之道有关。他曾说过“黄宾虹千笔万笔,却是一笔;八大一笔两笔,恰是千万笔”。所以他的胡杨,既苍劲有力,劲道十足,也茂密婆娑。总之,他的胡杨,道法传统,但布局和立意,深厚而有变化。皴线骨法异于常人,明显有他自己的艺术程式。

马培童——干焦墨线变蛟龙


读他的焦墨艺术,笔者始终觉得有一种坚不可摧的思想蕴含在马培童的焦线里。这或许来源于画家胸怀天下的责任感。这个责任感恰恰与他作品中的胡杨精神是一致的。胡杨坚不可摧,马培童的焦线就坚不可摧。胡杨赋予马培童以坚韧不拔的生命焦线。马培童则赋予胡杨苍劲有力的神龙体魄。干焦墨线变蛟龙,马培童的胡杨绝非凡品。

老子说:“天下至柔能驰骋天下至钢”。马培童将这天下至柔之物___毛笔,化育成百炼精钢的刻刀,他的焦线,苍劲有力,似戟若刀,完全可以以金石味定论。这是马培童对中华民族的焦墨艺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

近四十年来,虽然不断有一些画家的作品撼动艺术市场。但若从根本上说,真正能百世不朽的,必定在少数。我敢断定薪火百世的画家,必有马培童也。干焦墨线变蛟龙,马培童是中华民族21世纪艺术惊涛之中的弄潮儿。

丹青居士

2018.11.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