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八)——八年炒股生涯反思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八)——八年炒股生涯反思

谁都不知道闪电什么时候发生。

第三,面对突发事件,技术分析更显得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资本市场上黑天鹅事件越来越多,一不留神你没准就会踩上地雷。特别是2018年黑天鹅事件频繁,凑起来都可以上演一出“黑天鹅湖”了。

贸易战、P2P连环爆雷、疫苗造假、财务数据扑朔迷离、大股东任性减持、股权质押说崩就崩,企业业绩比变脸还快。。。

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原本走势良好,技术图形完美,趋势向上的股票,顷刻之间就会掉头向下,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泻千里,甚至连续跌停板。技术分析对此又能如何预判、躲避和应对?没有办法,只能望股兴叹。

凡此种种,技术分析根本无法保证我们正常的盈利,甚至无法提高收益的概率,更是无法预判股票走势和涨跌。

因为技术分析分析的不是市场和走势,而是在市场中交易的人的心理和情绪。

技术分析中最基本的元素就是K线了。K线是市场运动最基本的表现符号,它承载着资金的流动轨迹,记录着金钱的得失过程,展示着人们的期望、猜疑、幻想、贪婪、恐惧。

K线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K线就是交易者买卖的真实记录。交易者怎么想就会怎么做,怎么做就会让股票怎么走,股票怎么走就会决定K线最终是阳还是阴。

在国内证券市场,主力更是将其做到了极致,频频出现天地板。从跌停瞬间拉成涨停,从涨停瞬间砸成跌停,令人叹为观止。这是技术分析能左右的吗?

很多所谓的专家不惜长篇累牍,给大家讲解利用K线炒股的技术。光图形及其组合就有上百种之多。

让大家根据已经出现的K线图形来预测之后的的股票走势。如果真能如此,那用计算机编个程序肯定比人看得准,赚钱快。

对于以K线图进行分析并据此入市的交易者而言,我们看到的结果往往是:

1、 书本上所画出来的标准K线形态你可能永远也看不到;

2、 你看到了,接下来的走势也不会是它讲的那样,往往恰恰相反;

3、 在技术上可行的东西,在现实的股票操作中可能无法有效实现。比如说价格跳空低开会把你的止损点甩在后面,使你的止损操作变得无效;

4、 市场是一个会自我修复和自我变异的玩意,因为参与市场的人变聪明了,所以它也就变聪明了,以前屡试不爽的方法可能就会失效。

韭菜多的年代技术分析可能有用,而现在技术分析大家都懂了,也就是说韭菜少了,都很聪明了,大资金小资金都很狡猾,赚钱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既然技术分析存在如此多的问题和缺陷,为什么市场上还有那么多的人趋之若鹜,乐此不疲。甚至屡屡碰壁,仍然不舍得丢弃呢?这其中的又有什么缘由所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