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真的忠心耿耿嗎?為報私仇耗時三年,不惜毀掉北伐大業

在世人的眼中,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忠義的表率,為了回報劉備的賞識,將一生的心血全都用在了匡扶漢室江山上,嘔心瀝血,直到死都還惦記著之前劉備的遺願,費盡心思要為劉禪鋪就一段康莊大道。死後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極高,一提及他就全都是稱讚。尤其是後世的帝王都將他作為楷模,以此激勵和告誡大臣。可諸葛亮真的對蜀漢忠心耿耿,毫無私心嗎?接下來給讀者們講述一件事情,相信大家心中自有判斷。

眾所周知,隨著關羽的兵敗被殺,蜀漢的實力就已經開始大大減弱,既失了一員猛將,又失了城池。讓後期諸葛亮不得不開始北伐,想要以此來擴大勢力,避免蜀漢的衰退。可在這期間,他卻為了報私仇,耗時三年,哪怕是讓北伐大業有所損失,也要置那個人於死地。說到這裡,大家心裡大概也有答案了吧,我就不繞圈子了,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關於孟達準備降蜀,卻被諸葛亮出賣被殺的事情。

仔細研究過三國的人都知道,孟達守衛的新城郡,對於諸葛亮的北伐來說,具有相當大的意義,如果有它在,就增加了許多的勝算。接下來就給大家簡單的闡述一下它的作用,新城郡原本就是蜀漢的上庸、房齡,因關羽戰敗,被曹魏攻佔,繼而改名,由降將孟達守衛。而這個地方位於漢水與長江之間,四通八達,是一個極重要的戰略要處,西通漢中,北臨漢水,順流而下就是襄陽、南陽,南至夷陵,進可攻退可守。而蜀漢如果擁有這塊要地,就完全可以走水路進行北伐,比在山路中穿梭容易多了,既省時又省力。

諸葛亮那麼聰明的人,肯定也知道新城郡的重要性。而當時還正好有個機會擺在他的面前,讓他可以輕而易舉的拿下新城郡,從而增加北伐的勝算,可他卻因個人私仇,放棄了這次絕好的機會,用計將孟達給殺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此三年前,諸葛亮還沒開始北伐時,就一直在跟孟達聯絡,時常寫信勸他重新回到蜀漢。但是當時的孟達在曹魏過的還算舒心,曹丕一直待他很好,所以他就一直沒答應。直到曹丕死後,曹睿繼位,孟達感覺到他對自己的不信任,再加上跟魏興太守申儀的不和,讓他感覺很是不安,並且在此之前,諸葛亮已經連續三年給他寫了十幾封的勸降信,於是終於下定決心反叛曹魏,重新回到蜀漢。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當諸葛亮真正接到孟達要反叛的消息時,卻派間諜郭模故意將這個消息透露給曹魏政權,結果就是司馬懿帶兵突襲新城郡,將孟達斬殺。孟達直到死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當司馬懿兵臨城下之時,還一直在給諸葛亮寫求救信,指望他可以就自己於水火,孰不知那人才是害死自己的罪魁禍首。孟達一死,蜀漢就徹底的失去了拿回新城郡的希望,從而也斷了北伐勝利的曙光。諸葛亮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晉書》上關於這件事的解釋是諸葛亮看不起孟達的反覆投降,怕他成為之後的禍患。這感覺有點說不通了,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他為什麼還要堅持三年給孟達寫勸降書,所以說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詭計,他自己殺不了孟達,就用了一招借刀殺人,借司馬懿的手處理了孟達。

諸葛亮跟孟達之間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以至於讓他這麼費盡心思,哪怕是毀了北伐大業也要殺了他?原來公元219年,孟達奉劉備的命令攻打房齡的時候,在沒有得到許可的情況下,私自殺了當時的太守蒯祺。而蒯祺正好是諸葛亮的大姐夫,所以他這麼做是為了報私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