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女人真酷:哪怕日子再艰难,也能被她们过得很美满


对丽姐的最初印象是:这个东北女人,真能喝。在公司的一次聚会上,她端起满满一杯红酒,直接干掉,看得我目瞪口呆。

偶尔一次闲聊,她说:“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东北女人真酷:哪怕日子再艰难,也能被她们过得很美满


第一次被收养

丽姐3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8岁那年,父亲也走了。留下丽姐和弟弟。很快弟弟就被一户人家收养,丽姐的亲人去找那家人协商,能不能也带上丽姐,让两个孩子一起长大。这个请求被那家人果断拒绝,因为他们曾经收养过一个女孩儿,辛辛苦苦把她养到十几岁后被亲生父母要回去了。这家人心存芥蒂,担心把姐弟俩养大后再一起离开。

于是丽姐就被交给了姨奶奶,姨奶奶60多岁,没有任何生活来源,靠一个还没结婚的女儿养着。姨奶奶对丽姐很好,看她年纪小也不让她干活儿。后来姨奶奶家的姑娘要结婚,一家人就琢磨着给丽姐找个好人家领养。他们的邻居有3个儿子,没有女儿。男主人开拖拉机,条件还不错。丽姐的家人寻思着:这家没有姑娘,条件还不错,丽姐在他们家应该会挺好,于是丽姐就被送到这家当女儿了。

3个月后的一天,丽姐自己跑了回来,家人问她原因,她也不说实话:“那家人说了,让我回来呆着”。丽姐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儿小朱,偶然发现丽姐身上有淤青,就把这件事儿告诉了丽姐的家人。丽姐的家人脱下她的衣服查看,发现丽姐全身都被打青了。

原来丽姐去了那家之后,养父母就开始让8岁的丽姐做饭,一家人站在旁边指导,吃饭时挑三拣四,饭后还要擦桌子碗。稍有差错就会打骂。全家知道丽姐的经历后,就抱着丽姐哭。说巧不巧,丽姐一家人正在家抹眼泪呢,收养丽姐的那家男主人开着拖拉机来了,说要接丽姐回去。丽姐的家人果断拒绝。

多年后丽姐长大了,原谅了这家人,还差点和这家的二儿子搞对象,这家的女主人还想让丽姐叫她妈妈。

东北女人真酷:哪怕日子再艰难,也能被她们过得很美满


丽姐拒绝了医生夫妇的收养

过年期间丽姐感冒了,就去了村里的卫生所打针,村子里的卫生所条件很差,消毒不严格。丽姐打完针后,老嚷嚷屁股疼。家里人嫌她娇气,“小孩子家,打针都过去几天了,怎么还嚷嚷屁股疼”,脱裤子检查的时候才发现,屁股感染化脓了。

家里人心疼的不行,转去县医院,谁知大夫太年轻,看见小小的丽姐受这么大罪,一个没忍心,塞药棉的时候,手下留情了。结果是感染又加重了,伤口再一次化脓。

当时医院有一对儿医生夫妇,两口子看丽姐这么小就没爹没妈,“这孩子怪可怜的,咱家收养得了。”等到丽姐出院后,两口子邀请丽姐去他家做客,还在他们家住了几天。两口子表达了想收养的想法,丽姐在上家挨打的阴影还没走出来,就拒绝了医生两口子的好意。

丽姐在说起这段经历的时候,有点小后悔地说:“现在回头看看啊,其实当初选择这两口子,我的人生应该还不错。他们家不孬的,生活肯定也不孬,跟着他们,至少我的学习会有着落了。”

多少人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生活又哪有那么多如果。

学业呢,当然坎坷。这个学校读半年,那个学校几个月,好在丽姐比较聪明,成绩没落下。12岁读初中的时候在大姑家住,大姑家有4个孩子,大姑家的两个表姐成绩不好辍学了,在家干活儿。丽姐还要往返镇上读书,因为没有户口,学费很贵,还要吃饭,花销很大。大姑家的基本花销都在丽姐一个人身上。丽姐觉得不好意思,索性就不念了。

第二次被收养

从医院回去后,丽姐就在姨奶奶的大姑娘家住一个月,大儿子家呆半年,再去大爷家生活三周。

10岁的时候姨奶奶大儿子家有一个邻居,两口子又一次把丽姐收养了,丽姐在他家也没呆几个月,因为两口子对丽姐不好,把她要过去就是让丽姐伺候那个最小的孩子。”可能天生不适合被收养吧”。

丽姐就这样在几家亲戚家轮流住,吃着“百家饭”长到了18岁,弟弟主动联系了她,弟弟说自己过得还不错,现在学音乐。


结婚十年


22岁的丽姐亭亭玉立,也到了适婚年纪。那时候的工作是环卫工,一个月150,每天推着翻斗车扫主干道,相对清闲,唯一的缺点就是不管住。

丽姐寻思着得赶紧把自己嫁出去,好有个住的地方,因此她对结婚对象的要求非常低,反而是那个时代的男人非常挑剔。

丽姐的第一个男人,是工厂的锻工,工作稳定,有住房。丽姐就和他结婚了。婚后一个月,几十年不动的环卫局搬家了,到了一个独立的地方,还给丽姐分配了住的地方。知道这事儿的丽姐气得站在院子里抱怨:“早知道我就不结婚了。”

当时许多人不看好丽姐的婚姻,丽姐就暗自下决心:“别人不看好我俩过日子,那我就把日子过好,让那些人闭嘴!”刚开始俩人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但是丽姐老公是一个吃不了苦的人,觉得每个月拿点死工资过日子就挺好了。而丽姐不安于现状,“魂斗罗”正火的时光里,丽姐卖起了台球案子,一个人能把整个台球案子拆下来再装好。她老公非但不帮忙还整天担心老婆跑了。丽姐觉得日子变得难以忍受,在加上结婚3年还没孩子,丽姐就想离婚算了。

准备离婚的时候,丽姐发现自己有孩子了,婚又离不成了。丽姐觉得日子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就自己出去做小买卖。最开始去齐齐哈尔批发雪糕,9块钱能批发10个雪糕,去集市上卖1块钱1个,能赚1块钱。冬天的东北室外零下30多度,在外面待一天,晚上收工回家暖一夜被窝,腿还是没知觉。后来丽姐又干起了小百货,租一个柜台,生意还蛮不错。

丽姐出来做事,她老公在家也不会带孩子,日子过得叽叽歪歪,白天做买卖,晚上回去一句话也不想说。孩子还小,就这样两个人又别扭地过了十几年,等孩子长大一些,俩人才离婚。

丽姐谈到这段经历,就感慨万千:幸好那些年我心大,能想得开。以前在环卫工作,不知道怎么混过来的。孩子小的时候,整天围着孩子转。等到孩子长大些,才想着出来打工,看看外面的世界。出来才发现外面的世界真好啊,看得越多越机灵的,人不都这样么?

离婚后丽姐从黑龙江到了辽宁,后来又辗转到北京,再到上海,发现最喜欢上海,就留在了这。

东北女人真酷:哪怕日子再艰难,也能被她们过得很美满


进入家政行业,做保洁阿姨

丽姐刚来上海的时候,经朋友介绍进了保洁公司,开始的时候导航、微信、软件都不会用,去客户家找不到路,火急火燎地给客服打电话问地址,就这样硬熬过来的。

丽姐很机灵,当她听说有保洁师因为拿到不少好评,月收入上万的时候,她就刨根问底地问公司员工:“我怎么才能拿好评?奖金是怎么来的?”问到具体方案后,她就按照好评的标准去学。

丽姐很有主见,去客户家打扫卫生的时候,她会给客户沟通:“我觉得你家的阳台很有必要收拾一下,收拾出来也能放东西”。还会主动帮客户换一床干净床单、被罩,客户家的猫整理个毛,一来二去客户就很信任她,客户会主动帮她介绍工作,但是都被丽姐拒绝了,因为她觉得干保洁挺好的,自由!

别人做保洁是被生活所迫,她做保洁师真的是因为喜欢。不仅是客户家也要把自己家里也整理的干干净净,如果她觉得柜子摆放的位置别扭,半夜两点也要从床上爬起来,挪好柜子再睡觉。做保洁能让她找到成就感。

东北女人真酷:哪怕日子再艰难,也能被她们过得很美满


离婚8年,遇见现在的老公

离婚八年后,丽姐遇到了现在的老公,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男人。恋爱中的女人是矜持的,丽姐也装淑女,跟着上海男人出去玩,他们说上海话听不懂,讲的笑话也不好笑,丽姐又接不上话,而且上海人泡壶茶一喝就是一个下午,可把急性子的丽姐急坏了,丽姐就拼命吃冰激凌,一下午吃了4个冰激凌。上海男人问她:“你那么喜欢吃冰激凌的么?”丽姐觉得自己和上海人合不来。

半年后,丽姐和这个上海男人领证了。上海男人用自己的温柔顾家把丽姐收服了。上海人的生活习惯和东北人很不一样,东北菜一炖就是一大锅,上海人炒菜一个一个炒,丽姐很不习惯。但是这个上海男人每次做好饭都让丽姐先吃,自己把锅碗瓢盆收拾得干干净净再吃饭。上海男人还不记仇,婚后很顾家,因为他的信念是:“既然结婚了,那就要对得起这个家”。

现在他们在一起快十年了,上海男人张口就是满满的东北大碴子味儿,上海男人爱上了吃大蒜,一边喝咖啡一边吃大蒜。上海男人说丽姐“流氓气特重”,但是还是很疼丽姐。丽姐在和我讲故事的时候,上海男人还发来视频,给丽姐说:“晚上给你做小黄鱼,下班回来吃”。

丽姐说,夫妻之间必须要磨合,磨合好了,和谁过日子都能过好。对于自己儿子的婚姻,丽姐不做干涉。丽姐思想很前卫:“结婚前小年轻们都要想明白,如果不想要孩子,看夫妻两个人都能不能接受;如果两个人都是月光族,看夫妻两个能不能接受。想清楚了再结婚。”

丽姐现在过得很好,一家三口在上海生活,儿子和现任老公相处得也很好,问现任丈夫叫“爸”也是孩子自愿的,丽姐没有逼迫孩子“当初孩子来上海的时候,我就和儿子说,你想怎么称呼他就怎么称呼他,都行的”。

丽姐说:”人呐,这辈子,都不会太容易。上海的确是个好地方,你们年轻人在这儿,也不容易。”

背井离乡,谁容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