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詩,唐宋發展最好,你可瞭解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人們對唐朝和宋朝影響特別大的八位詩人和散文名家統一的稱呼。明朝初期有一個叫朱右的人,專門收集這八位散文家的詩詞,其他人的一個也不要,後來茅坤把他們的詩詞統一的整理起來,就這樣把他們的詩詞合訂到了一起。

中國古代詩,唐宋發展最好,你可瞭解唐宋八大家?

韓愈和柳宗元在唐朝發展最好的時候領導了散文運動,將唐代的散文發展到了極致。韓愈三歲的時候父母都離世了,他是由哥哥和嫂子撫養長大的。雖然家裡很窮,但是他從小就勤奮好學,二十歲的時候去長安考取進士,考了三次都沒有考上,但是還是堅持不懈。在詩詞昌盛的時代,韓愈也創作了屬於自己風格的詩歌流派,他善於創作出集強健有力的筆觸、縱橫磅礴的氣勢和恢弘詭異的情趣於一體的詩詞,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中國古代詩,唐宋發展最好,你可瞭解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一生被稱為“河東先生”,他反對辭藻華麗風格的句子,推崇樸素平淡的風格,思想大多是反應他思念家鄉和朋友或者悲憤抑鬱,善於創作清幽舒適的山水詩詞,創作的詩詞多達六百餘首,可惜的是他不到五十歲就離世了。

中國古代詩,唐宋發展最好,你可瞭解唐宋八大家?

蘇軾是北宋著名詩詞家,蘇軾的詩詞非常有力,帶有浪漫主義的感覺,但是屬於豪放派的。他流傳在世上的詩有四千多首,風格也是變化了很多次,但是大部分是豪放的氣派。詞也有三百多首,不僅僅寫男女之情,還擴展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打破了詞傳統的風格。除了詩詞,他的書法也很矚目,行書、楷書都很擅長,蘇軾畫畫更加簡勁,畫竹子更是特別的像,是個非常少見的人才。

中國古代詩,唐宋發展最好,你可瞭解唐宋八大家?

他的父親蘇洵也位於八大家之中,蘇洵在他二十七歲的時候才開始努力奮鬥,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還是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蘇洵是個很有政治抱負的人,所以他的詩詞風格並不像蘇軾那樣,更多的是描寫當今現狀,主張加強吏治。他提倡學習古文,創作的散文也是觀點鮮明,有雄辯的說服力。蘇洵還有一個兒子,也就是蘇軾的弟弟蘇轍。蘇軾和蘇轍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父親帶去拜師學藝,蘇轍從小就受父親和哥哥的影響和薰陶,能夠認清時局,作品多是抨擊時事。他以哥哥為榜樣,但是思想和筆觸都稍遜於蘇軾。到了晚年,他隱居生活在農村,對農村生活比較瞭解,詩詞多是反應自己的生活,風格淳樸。

中國古代詩,唐宋發展最好,你可瞭解唐宋八大家?

歐陽修是名氣非常大的一位文學家,小的時候父親就已經去世了,是他母親把他養大的,後來考中進士。他的同僚范仲淹上書批評時事,結果不幸被貶,歐陽修就為他辯解,也遭到了牽連,後來成了翰林院學士,仕途也是坎坷崎嶇。歐陽修提倡淳樸平淡的文風,一輩子寫了五百多篇文章,對文學的發展起了非常大的影響。王安石出生在一個小官家庭裡,從小就特別聰明,記性非常好。他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就把政治和文學創作聯繫到一起,主張文學要為政治服務,充分發揮了文學的社會效益。他的散文非常簡潔,大多數是說自己政治立場和看法,這些都為以後的政治變革起到很大作用。

中國古代詩,唐宋發展最好,你可瞭解唐宋八大家?

曾鞏的父親是個博士,家裡的教育風氣很好,自己也很爭氣,十八歲的時候進京考試,與王安石成為好朋友。曾鞏也積極參與了北宋詩詞革新運動,他的文章寫得質樸淳厚,很少抒情,偶爾寫一些詩。十分重視培養人才,後來自己開了一個書院,被後人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