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同年忻州打過的這場戰爭,日軍被我們成功擊潰

又是12月13日,自2014年開始,這一天已經被國家設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更是從1994年開始,江蘇和南京地區每年都會在12月13日舉行哀悼儀式,目的是不忘國恥,牢記歷史,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的設立,更是希望中華兒女都能樹立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同年忻州打過的這場戰爭,日軍被我們成功擊潰

1937年是所有中華兒女心中悲痛的一年,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侵入南京開始了長達40多天的滅絕人性的大屠殺,進行了一系列滅絕人性的侵略和殺害活動,屠殺,姦淫,劫掠和縱火,無惡不做。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同年忻州打過的這場戰爭,日軍被我們成功擊潰

抗日戰爭自1931年持續到1945年,其中戰爭打過數起,日軍所侵略之地無不硝煙四起,人民痛苦不堪。而南京大屠殺對於中國國民的傷害,卻是無比慘痛的。據統計,南京大屠殺總計死亡人數超過30萬人,在大屠殺之後,南京一段時間內變成了一座死寂之城,僅僅倖存的人身體和心靈也遭受了痛苦傷害,終生不能彌補。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同年忻州打過的這場戰爭,日軍被我們成功擊潰

如今南京大屠殺已經成為了1937年的標籤,但這一年的10月到11月期間,中國也狠狠擊退過日軍。1937年10月到11月,在忻州發生了一場忻口戰役,它是中國軍隊抵抗日本侵略軍侵犯最激烈的一場戰役。1937年10月初,日本華北方面軍

坂垣師團約3萬餘人,由北至南直取太原,在“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思想指導下,國共兩黨建立了統一戰線。為抵抗沿北同蒲南下的日軍,國共兩黨浴血奮戰,23天內共殲滅敵軍兩萬餘人,取得了抗擊日軍的一次重大勝利。這次戰役狠狠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使日軍企圖“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夢想化為泡影,大大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日士氣。同時,忻口戰役也是國共兩黨游擊戰,陸地戰配合作戰最為成功的一次戰役。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同年忻州打過的這場戰爭,日軍被我們成功擊潰

如今的忻口戰役遺址在1986年被山西省政府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後又在2014年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抗戰遺址”。在山西眾多的紅色記憶紀念點中,忻口戰役遺址是尤其值得人們一去的地方。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同年忻州打過的這場戰爭,日軍被我們成功擊潰

遺址位於忻州以北25公里處,是忻州的北門戶,地理位置尤其重要。遺址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500米,現今仍保存有與日軍作戰時修築的50孔窯洞以及204號激戰地,完整的保存並還原了當時大戰的場景。窯洞修建在忻口村北的後溝至紅崖灣,建成後共有47孔窯洞,每孔窯洞寬約3米,高約4米,深約20餘米。窯洞呈石頭水泥結構,洞門口若城門狀,門洞之上有石垛,垛下分別有窯洞的編號。在大戰期間,這些窯洞被充分利用,儲放軍火,安置傷員,隱藏戰馬等等,這些窯洞規格各一,有些深不可測,有些兩兩相連,對於當時戰爭獲勝有功不可沒的作用。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同年忻州打過的這場戰爭,日軍被我們成功擊潰

204高地是當年忻口戰役最激烈戰爭的場地,高地周圍山嶺起伏,溝壑縱橫,在激戰期間,敵我雙方在204高地拉開了激烈的拉鋸戰,一晝夜之間高地易手13次,40裡孤山遍佈雜草,槍聲不絕。在戰備窯洞前,緊貼山根底下的地方,有一塊忻口戰役遺址紀念碑,碑體面向公路而立,是一座十米多高的白色高牆,下方為漢白玉的四方牆座。牆的正面是“忻口戰役紀念牆”題詞,下面是一組夜襲陽明堡機場、忻口炮戰浮雕;右側面是陣亡的部分官兵姓名,有共產黨軍隊的,也有國民黨軍隊的。這樣的記錄在國內少有。再轉過一側,是忻州市委、市政府撰寫的紀念碑文。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同年忻州打過的這場戰爭,日軍被我們成功擊潰

在忻口村處,還保存有罪證碑,分別位於忻口村和下王莊村的公路旁,是當年日軍為炫耀其戰績所修建的兩通石碑,也是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國的鐵證。這些紅色遺址的存在不僅提醒了我們銘記歷史,也讓更多的後人能認清歷史,我們雖熱愛和平,但祖國領土和家園決不能被侵犯。今天是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南京地區警鐘長鳴,而在我們心裡,也應該時刻敲響警鐘,保衛祖國領土,捍衛國人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