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自缢后,李自成和满清对尸体的处置,难怪结局如此不同

我们总是不停的强调,朱明王朝是亡于李自成而并非满清,事实也的确如此,可是这也反应出大家心理上还是对满清入关予以强烈的排斥,主观上认为如果不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相信大明王朝定然拒满清于关外,想必现在还在吹着冷冽的寒风,过着原始部落一般的生活。

崇祯自缢后,李自成和满清对尸体的处置,难怪结局如此不同

我们融入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满清的确是异族,鼎盛文明被野蛮文明而取代,这的确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可是历史一次次证明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不管如何辩证,满清的确是入关统治了华夏整整268个年头。当我们读到明末这段历史时,在抨击满清的同时,不凡静静的思考下朱明为何会继南宋之后成为第二个亡天下的朝代。

战争与和平从来就是时代的主题,在和平中发展和停滞,又在战乱中破茧成蝶。那个凄冷的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占据了北京,包围了紫禁城,朱明276年的国祚将在这一天而彻底告终。随着崇祯煤山自缢,紫禁城城门洞开,华夏历史的天空终将迎来新一代的统治者,李自成无疑是此时最闪亮的人杰,遗憾的是仅仅40来天,这个号称拥兵百万的大顺政权就狼狈的退出了北京,李自成的巅峰一闪而没,随着而来的是身死九宫山下。

崇祯自缢后,李自成和满清对尸体的处置,难怪结局如此不同

人们有着太多的疑惑!李自成也算是百战之将,他的军队也有不少是精锐之师,转战十数载,南征北战,可为何一片石之战惨败后却一蹶不振,落得惨死的下场呢?北京乃是政治权力中枢,占据先决,为何没有明廷遗臣为其出谋划策,拥戴其对抗满清铁骑呢?须知,外敌入关,华夏儿郎定当摒弃前嫌而团结一致,可结果却是满清携手明朝军民而对抗李自成农民军!

战争从来就不仅仅是反映在军事,更是与政治息息相关。我们从李自成和满清对待崇祯遗体这一事件上就可管中窥豹,高下立见了。

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后,随之也找到了崇祯自缢的尸体,还有一封遗书:“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遮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这难免让人悲痛,一个帝王竟然落得如斯下场。

崇祯自缢后,李自成和满清对尸体的处置,难怪结局如此不同

帝王的一举一动,从来就是牵扯着无数的政治权谋,暗含他意。何况是帝王之尸体,这绝对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好了好处多多,利用不好祸患无穷,而李自成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他让人将崇祯的尸体用两扇门板装起来,然后装入柳木棺材内,搭盖了一个寒掺的灵棚,最后崇祯皇帝被葬在了天贵妃墓中,至于出殡办理丧事的钱,李自成竟然没出,那还是一个小官而组织募捐的,你说江山都被你李自成给夺了,人也被你逼死了,你怎么就不愿办个像样的丧礼,来笼络笼络人心呢?

李自成此举可谓是让有识之士给寒心了,帝王之心必定要有广阔的胸襟而礼贤下士的风范,可是自从李自成进京城以来,他就没有一件事让人看到了仁者之风,烧杀抢掠,拷打官员捐钱,完全是凭借着强权而奴役北京臣民,如此欠缺政治权谋,眼观短视之人如何能够统御九州万方,难怪李自成会被后世之人所痛恨不已,实是恨其不智,恨其不争,恨其亲手将华夏基业而拱手相送异族。

崇祯自缢后,李自成和满清对尸体的处置,难怪结局如此不同

相较于李自成狭隘和小气的做法,不说立场,满清的做法的确是棋高数着,两者根本就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满清会在局势关键时刻来制造有利的政治军事氛围。就说吴三桂的借兵一说,多尔衮就很好的利用了当时吴三桂的窘迫,让关宁铁骑和大顺军先战一场,让双方力穷之时,适时出击,坐收渔翁之利。之后大顺军溃败,满清打着为崇祯报仇的旗号,让吴三桂铁骑为开路先锋,四处宣传满清是“友谊之师”,是要帮助大明一雪前耻的,如此之下,关内军民一致欢迎,让自己师出有名,站在了道义的高度。

崇祯自缢后,李自成和满清对尸体的处置,难怪结局如此不同

满清入主北京城后,他们对待崇祯的尸体又是另外一番做法。他们重新厚葬了崇祯皇帝,而且将其墓地改为“思陵”,意思很明显,让人们感怀崇祯。接着又是拉拢大小官僚,得到士大夫们的拥戴将会成为满清定鼎中原的重要基石,这一招招的组合拳打来,可谓是漂亮至极,顺利的笼络了心向大明的人心。

不可否认,后来满清政府造就了大量的杀戮,可谓是流血千里,十室九空,可不得不承认,在满清入关初期,他们利用“死去的崇祯”而收获了大量的好处,定鼎了紫禁城,占据了这个天下政治权利的中枢,给他们席卷天下而争取了众多的时间。

崇祯自缢后,李自成和满清对尸体的处置,难怪结局如此不同

李自成占据先机,却失了天下,满清后发制人,却定鼎了九州华夏,仅从他们对待死去的崇祯尸体一事上,就可以看出李自成是多么的短视,果然是政治上的侏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