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年的楼市,你需要特别注意的5件事

关于2019年的楼市,你需要特别注意的5件事

01

因为写公众号的关系,我每天都会看很多房产自媒体文章。我注意到最近这段时间,悲观的标题越来越多了。

“某某城市彻底凉了”,“成交量腰斩”,这种文章的确很吸引眼球,哪怕我明知道是标题党,都忍不住点进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平时线下茶话会也有接触一些买房人,近一年的情绪变化也是十分明显的。

以前买房人问的最多的是如何上车或者多买一套,就怕赶不上。现在一上来的问题是房子到底能不能买,房子还会涨吗。手里有钱,心里却没啥信心。

10套房子的土豪和刚需首套的大学生,都莫名对未来充满了焦虑。这是过去几年不曾见到过的景象。

房产这种强周期的行业,每隔几年都会遇到一轮大行情,然后接着的就是不长不短几年的静淡市。

买房人的心态也会随着行情一直在变化。

我从不担心牛市里的鸡犬升天,行情来了,傻瓜也知道怎么做。我最害怕的是静淡市里的心态失衡。

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是靠情绪做决定的,我怕的是大家扛不住静淡市的折磨,弄坏了心态,那就不好办了。

所以今天这篇,我特意想了一些大家在明年可能会遇到的状况,分享出来给大家提个醒。

02

明年香港楼市估计药丸。

关于2019年的楼市,你需要特别注意的5件事


涨了那么多年的香港楼市,明年很有可能会有一波大的回撤,幅度会在2成左右。

香港楼市的确具备了回撤跳水的条件:

  • 房价高的离谱,人民币二、三十万一平方的单价随处可见
  • 利率不断上升,港币跟随美元被动加息
  • 调控政策从严,高额印花税严厉打击外来资金

这些负面的不利条件在2016年就已经具备。香港楼市能继续硬扛2年,已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证明全球人士特别是大陆土豪对房地产的热爱。

但是再牛逼的楼市,也有低头的时候,这个节点明年是差不多了。

我没有香港房产,我担心的是香港楼市回撤对大陆买房人的心理冲击。

香港楼市长牛一直是大陆房产爱好者心头的旗帜和标杆,明年这个标杆会被打掉。而且香港房产单价很高,随便一、二成回撤放在单价上就是小十万,总价几百万的下跌还是有点吓人的。

香港房价暴跌,这简直就是空头标题党完美的素材。

正好明年大部分国内城市的楼市都会处于静淡市磨底的阶段。本来就很担心房价下跌,再来个这样的心理冲击,那一定是极难受的。

03

不光是香港,国内的二、三、四线城市房价也会有调整。明年,买房无用论、楼市崩盘论会反复冲击大家的眼球。

这一轮行情是一线城市先涨,然后轮动到二、三、四线城市。

大涨从东向西,从南至北,从高能级城市到低能级城市。

牛市的城市轮动节奏,换成静淡市调整节奏,顺序也差不多。

先一线调整,再二线,然后是三四线。

像深圳、上海这样2017年就见到短期顶部的一线城市,明年会率先完成房价筑底,没什么大问题。

比较令人担心的是杭州、南京、武汉、苏州等等这些涨幅明显,还没有好好调整过的二线城市,明年会遇到一些房价的回撤,接着是三、四线小城市。

上周末双休日,我给大家上了买房精品课。在课程上,大家一起看了下二线城市的数据基本面。大部分二线城市的模样,长成这个样子:

新房、二手成交量在高位,新房库存处于低位,表面上依然维持热度。

但微妙的是,土地供应悄悄放大,最近几个月的新房上市速度已经超过了成交速度。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到来。

下图是杭州的土地供应。这个高能级的新一线城市,虽然有很棒的城市基本面,但楼市供求不那么好看。近三年卖出来的天量土地,明年会大规模上市。

关于2019年的楼市,你需要特别注意的5件事


很快,二、三、四线的买房人会发现,抢不到的新房也是能够买到的,价格也没有想象中的高。

一手新房价格不高开,二手单价也就拉不起来。买房的赚钱效应在明年会消失一阵。

被打脸多年的空头言论终于可以跳出来说自己对了一回。

04

前面这些都是和过去三年楼市不一样的地方。

从明年开始,房价会暂时放慢脚步,部分城市甚至往回退一、二步。牛逼的开发商和房东,也会放低身价,除了恳求客户买他的房子之外,别无他法。

牛市里的玩家,都是怎么打怎么有。

真正难熬的是静淡市。就连第一大房企万科,也在叫着要活下去。

关于2019年的楼市,你需要特别注意的5件事


对买房人来说,明年才是考验信心和实操的一年。

我一向对楼市乐观,也相信楼市更美好的未来。过去十二年,两轮楼市轮回已经教会我冷静,学会静淡市该怎么打。

明年,从舆论面上,楼市会继续保持低调,从供求关系上,有些城市会不太乐观。但是从大的基本面上,还是一如既往地健康:

无数多的年轻人涌入大城市,城市发展、配套基建不断完善,人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依然得不到满足。

明年是楼市分化的一年。一线城市会率先出现筑底的机会,这是过去三年以来最好的上车机会。二线城市紧盯一线城市脚步,买房人可以在市场肃杀的紧张里,找到那些带血的房源筹码。

买房子这件事,是用当下的一个决定,左右未来三十年的命运。在我看来,本身就是用最冷静的心态去做一件最疯狂的事情。

我上周末给学员上课的时候,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教会同学们如何选筹谈判砍价,合理地获得房票,掌握融资技巧,用放大杠杆增加收益,以后也会在文章里慢慢分享。

这些实操技术,真的说出来,并不是特别复杂,大家会发现,知道了也就知道了,没那么多玄幻。

真正难的是,学会大招怎么用之后,还知道如何克制隐忍,掌握张弛的节奏。

我在分享过程中,每说一段,我都情不自禁地提醒大家,量力而为。特别是静淡市下,分配好现金流,管理好负债率。

有了资金,可以还贷,可以抄底,可以想干嘛就干嘛。粮草过早耗光,冬天就会特别难熬。

稳,才能活得久。

05

钱少的要求稳。相反,对于资金富裕的朋友,明年是可以抄到真底的一年。需要提示这些朋友的是,明年的房价估值体系会有重构。

过去三年,一个新盘的房价,定价都是用这个片区里土拍地王的楼板价来确定的。就是在地王价格上,加上建筑施工成本和税费,再加上开发商的利润,然后卖给买房人。二手房东也这么学开发商定价,新房打个95折就是二手房价了。

过去的市场也是吃这一套的,毕竟一轮轮地王,一波波新房,不断迭代上升的价格,自我实现。这也是大家疯狂去抢限价新房的原因之一,毕竟地王的成本价撂在那里,买到就是赚到。

但是到了最近,开发商和房东忽然发现,这一套估值体系,不那么管用了。

现在片区的定价,越来越由所在地的二手房来确定。确切地说,是由所在片区那一批定价合理的品质次新二手房决定。

因为二手房东让价意愿越来越明显,买房人踩盘多了就会知道,二手房价格拉着一手房价格往下走。政府的限价也在帮忙,反正新房预售证不能给高价的,哪个开发商愿意低价出货,就能先申请到预售证。开发商知道这么拖下去,每天要付几十万利息资金成本,不如就咬牙割肉从了。

明年是钱多的买房人大爷薅羊毛的好机会。很多新房,当年开发商设计的时候,是基于地王定价打造的品质豪宅,干挂石材和会所泳池都造好了,预售证拿不到,只能忍痛出货,自住享受的朋友重点关注这块。另外总有那么几个二手房东会遇到各种困难,愿意给个狠折的,看重投资收益的朋友把握好机会了。

06

最后,说一个切身体会。

昨天和一个粉丝聊上海新盘的时候,他给我说了上海前滩一个即将开盘的项目,位置是在浦东中环外,几乎没小区花园,三梯五户,品质感也不是很好。但是当他说出单价大概在8.1万的时候,我下意识地说,好便宜,赶紧去抢。

说完之后,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感觉怪怪的,8.1万单价,随便一套房子都是将近小千万的总价。怎么也不能算便宜。可是现实是,在当下的楼市,即便是已经充分调整了将近2年的上海,房价的中枢也在逐渐抬高。

不是新房变贵了,而是之前觉得不便宜的房价正在被夯实。有越来越多的刚需在进场。那些涨了一倍的房子,只要打个9折,85折,大家就会觉得很便宜。更要命的是,打折的房子也是要抢的。

上海这一轮牛市的短期顶部大概是在2017年3月份。当时我记得在上海孙桥,就是距离市中心将近21公里的地方,旁边开了两个新盘,单价6.5万。我当时觉得好坑,因为这个价格都都可以买到内环内的房子了。就在前几个月,这两个盘有后续开盘了,定价依然是6.5万,我忽然觉得好便宜,开发商真没坑人。

这就是静淡市下大城市房价的现状。即便是调整,也只会有短暂的回撤。现在你觉得略坑的短期顶部,拉到到更长周期来看,也没什么大问题。耐心一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07

我平时喜欢历史,特别爱看《明朝那些事》。名臣于谦保卫北京那一段,我看了不下百遍。现在楼市的处境,时不时让我感觉和当时的北京城处境有些相似。

那年明朝皇帝亲征被蒙古骑兵俘虏,明军精锐尽失,只剩老弱病残。蒙古大军兵临北京城下,明朝群臣力荐新皇帝弃城南迁,投降言论更不在少数。只有于谦主张力战,并身先士卒,站在阵地最前面。

大战在即,于谦面对着士兵们惊异的目光,斩钉截铁地用一句话表达了他的心意:“终日谈论忠义,又有何用,现在才是展现忠义之时!报国杀敌,死而不弃!”

最终明军大胜。

我们终日谈论楼市信心,押注大国崛起,又有何用,现在才是展现信心之时。

坚守阵地,千万不要放弃。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魔都财观微博和微信,微博会发送一些短评,更新快而多,微信平台会发长评。另有数十个房产交流和热点城市群,语音分享干货,私聊实操技术。购房问题和入群,请加moducaiguan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