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助力銀行搭建高性能智能風控體系

數字時代,重慶三峽銀行引入螞蟻金融科技——蟻盾風控大腦,全面打造實時交易反欺詐平臺,建立事前防範、事中實時監測控制及事後分析的風險體系,應對賬戶風險、交易風險、營銷欺詐和欺詐風險,滿足監管政策及支持互聯網金融等業務發展的需要。

螞蟻金服助力銀行搭建高性能智能風控體系

蟻盾風控大腦是依託螞蟻金服多年金融實踐經驗積澱而搭建的智能風控體系,它採用世界級人工智能技術,相對於傳統風控方式,蟻盾風控大腦對金融風險的防控思路,已經從傳統的“事後”發現方式,升級到“事中”和“事前”相結合的智能風險識別預警,以便金融機構能主動採取措施,將風險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蟻盾風控大腦能夠幫助各個金融機構進行7*24小時實時保護,為金融機構提供風險管理決策依據。具體來說,螞蟻金服從兩個方面保障金融交易的安全:

第一個是生物數字核身,涉及人臉、指紋、聲紋等,這方面的產品有人臉識別、IFFA聯盟等。

第二個是風控大腦,它是一個基於大數據的實時風險決策引擎,是風險的監控、識別、處置的綜合性平臺,下面主要介紹風控大腦。

智能和閉環是蟻盾風控大腦的兩個關鍵詞。它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AI監控預警、AI識別決策、AI分析洞察、AI智能優化。

第一是智能監控與預警。傳統風險監控方式是系統級監控,比如將某個閾值設置在5%或者是10%,屬於統一規則設置。現在業務和系統融合起來,將業務經驗預警和模型的智能預警相結合,能做到對問題的智能下探,自動監控。

第二是智能風險識別與決策。傳統專家風控系統是平面網狀的系統,非常複雜且容易被攻破。而風控大腦是多層防控體系,從移動終端、服務器端、場景深度分析等多個維度上使用模型驅動的個性化風險分析識別,給出最終的風險決策操作。

第三是智能分析洞察。蟻盾風控大腦特別強調“人機協同”的理念。計算機擅長的是存儲、搜索、比對,這是重複性的工作。而人擅長的是洞察分析。通過計算機,可以實現快速定位異常,將可能的異常交易和對象縮小在一個相對較小的範圍內,避免大海撈針,然後,由人來分析判定是不是風險。

第四是策略智能優化。策略的產生需要經過多維分析、策略推薦、仿真、上線等幾個過程,時間和人力成本很高。而採用機器學習方式,則能夠有效降低這些成本。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遷移學習,遷移學習可以實現同樣的模型在切換了應用場景後,仍然具有較好的效果。

目前,螞蟻80%以上的場景都是採用模型來實現智能防控,以通用模型和專項模型的組合拳實時對抗著互聯網上數以億計的黑產攻擊。更重要的是,螞蟻金服在對外輸出風控能力時,一方面基於螞蟻自身場景沉澱的技術和算法能力,另一方面結合金融客戶當前的現狀,從而整合出更加定製化、合適、合理的方式來實施風控助力,快速拉昇風控水平,幫助金融客戶平衡好風控和用戶體驗,保障業務安全,同時促進業務發展。

8月24日,在杭州的黃龍飯店,螞蟻金服的風控大腦團隊將與百餘家銀行的風控人員齊聚一堂,圍繞銀行全域風控話題,共同探討風控大腦如何助力銀行搭建高性能智能風控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