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校服太多也當減負

小學生校服太多也當減負

((學校定製的學生禮服)

近日,蒲城縣有家長反映,孩子就讀的堯山小學和北關小學給學生定製了禮儀制式服裝,3月30日,孩子將衣服帶回家,一同帶回的還有《告家長書》。對此,有家長認為,衣服價格太高但質量不高,孩子已有多套校服,這次購買也未提前通知家長,是變相強制購買。(4月6日《華商報》)

在現今的中小學校園,學生統一著校服,似已漸成風尚。在很多人看來,中小學生著校服可以體現身份感,增強榮譽感,還詮釋一種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尤其在學校舉辦的各類活動中,整齊劃一的校服,更是一道靚麗的青春風景線。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生穿校服,猶如軍人著軍裝,自是再正常不過。

但凡事皆有度,對待校服,也當如此。譬如,學生購置校服,有夏裝、冬裝及春秋裝即可,非因不再合身或破損等因素,似不應無節制更新。否則,便應了“過猶不及”的老話。就如蒲城的這兩所小學,學生們已有多套校服壓箱底,而校方仍不遺餘力“推陳出新”,難怪會引發眾多學生及家長“吐槽”。

小學生校服太多也當減負

“吐槽”之一,是“變相強制購買”。從學校回應及家長反饋來看,事前雖然“開過學生家長代表會”,但並沒有徵求全體家長的意見,也就談不上所謂“志願”。事實上,《告家長書》與校服是同步發送的,儘管要求家長“需填寫是否同意並簽名”,但這種“同步發送”的作法,無疑證明此舉更像是“走過場”。

而即便“開過學生家長代表會”,也不能言之鑿鑿謂之“志願”。除參會人數及產生辦法是否具代表性尚存疑外,鑑於老師與學生這類特殊關係,就算參會學生家長代表“一致通過”,也很難保證是其真實意願的表述。就如有家長說,“(一旦拒絕)會很尷尬。”

“吐槽”之二,是質次價高。這套校方稱之的“定製禮儀制式服裝”,包含上衣、褲子、襯衫、毛背心、領帶,其價格依據尺碼分別為280元至360元不等,顯然談不上“廉價”。而價高的背後,卻是家長們對其式樣的“哭笑不得”:“上衣厚度像冬季,褲子薄厚卻像夏天。”而這套“禮服”發放次日即被收回,也不知是質量果然太次?還是家長們的投訴起了作用?

小學生校服太多也當減負

“吐槽”之三,是校服更新太勤。對此,家長們表示,“孩子有多套校服,為啥還要購買?”而校方回應的理由則是,“(因)全縣中小學校服樣式相近,(故)定製這批衣服是想做一些嘗試來體現自己校園的特色”。或許這個說法確實反映了校方推出這套校服的初衷,但其效果卻實難得到公眾認同。

原因在於,不說這套“學生禮服”能否體現校園特色尚存疑問,就算其與各校的校服相比,確屬“別具一格”,也僅僅是一種表象化的“校園特色”,而非實質意義上的的教育特色。當然,讓校服做到“與眾不同”也未嘗不可,但若僅僅發力於此,就有些本末倒置。與其這樣,不如潛心於教育創新,這才是孩子們翹首以盼的校園特色。

更何況,現今學生家庭的教育負擔,不可謂不重:擇校熱導致的高價學區房,以及從小學持續到初中、高中階段的“補課熱”,已讓眾多家長不堪重負,而今接踵而來的“學生禮服”無疑會讓他們“又添新愁”。既然眼下的學區房以及“補課熱”都正在逐步“降溫”,那麼,委實太多的學生校服,相關部門是否也當責成學校減減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