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有座大昭寺

杨辉麟

拉萨有座大昭寺

来到拉萨,我们便急不可耐地向大昭寺走去。斜阳之下,耀眼的金光迎面扑来,这是大昭寺金顶的光辉。门前的香火很兴旺,许多虔诚的朝佛者不远千里从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赶来,在佛像前的酥油灯里添上一匙酥油,再烧上一炷香,以了却自己的心愿,祈求佛祖给他们带来吉祥。

在人流中,我访问了身穿皮袄、脸色黑里透红的嘎玛,他今年三十多岁,是丁青人,沿着川藏公路磕了两年零五个月的长头于去年底到达拉萨的。嘎玛欣慰地说,他到这里后,先后到拉萨各寺庙朝佛,年初又到了山南,还有日喀则。他说,长期以来,由于杀生作孽的思想,他家乡鼠害严重,为此村里组织大家灭鼠。他说他相信,当鼠害影响人的生存时,人们灭鼠,菩萨会原谅的。

拉萨有座大昭寺

望着眼前的大昭寺,我总觉得似曾相识,看那漆柱那飞檐,同内地的宫殿、寺院不是很相似吗?带着疑问,我向一位名叫土登的老喇嘛打探。他告诉我,大昭寺(jo-khang)建于公元647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以前这里是卧塘湖,据文成公主测定该湖为女魔的心脏所在,必须用千只白山羊驮土填湖建寺,方可镇其魔心。传说当时上千只山羊驮土往返于湖边,很是壮观。为感念山羊的功德,藏王吩咐匠人在寺内大堂一角,雕塑了一只白山羊,至今它仍然静卧在西南神殿的一隅。

大昭寺主殿高4层,殿顶覆盖着独具一格的金顶,顶脊上闪光的法轮、卧鹿、金幢……十分壮观,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殿门边框上,雕刻着莲花、飞天、禽兽……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主殿二三层檐下,有成排的木雕伏兽和狮身人面泥质半圆雕塑。

说来有趣,狮身伏兽的鼻子全是扁的,这里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大昭寺修建中,松赞干布亲自挥斧上梁,惊动了九天之神,纷纷前来助阵。一天,女仆送茶,见梁上梁下全是赞普,不禁大惊,连忙禀告赤尊公主。公主来到工地大喊“赞普”(btsan-po),松赞干布闻声扭头下望,手中斧子不慎挥斜,将承檐上面狮身伏兽的鼻梁给削平了……

整个建筑既保留了藏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和特点,又融合了唐代建筑具有浑厚古朴的风格。噢!原来如此,怪不得如此面熟。记得《新唐书》曾讲过:文成公主多才多艺,进藏时带来了许多造纸、印刷、酿造和建筑工匠。大昭寺的建筑带有内地风格就不足为奇了。

拉萨有座大昭寺

据土登喇嘛介绍,大昭寺占地251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玲珑多姿宏伟壮丽。正门里面,左右两侧共30根立柱直通殿顶,根根立柱粗大雄浑,最粗的直径达1.5米,最细的也有1米。寺内设有13个佛堂,供有佛像300多尊。

大殿内供奉着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镀金铜像,铸造十分精美。只见佛祖盘膝而坐,身着彩缎锦袍,头戴嵌宝彩冠并佩有君王饰物,披有数条彩色飘带。佛前悬一巨大珠形饰物。佛殿两旁的配殿中供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塑像,唐代的丝织佛像,元代的大银灯,明代的珍珠佛衣和金灯,可谓罕世珍品。

拉萨有座大昭寺

大殿正对面有一棵古老的柳树,相传是文成公主将皇后在长安灞桥赐的柳枝亲自栽到大昭寺殿门外,人们亲切地称“公主柳”(意为“释迦头发”,通称“唐柳”)。现在,尽管它已枯萎,却依然为人们珍视。

唐柳旁的《唐蕃会盟碑》,亦称《甥舅和盟碑》,立于9世纪,上面用藏汉两种文字刻记着公元822年唐朝与吐蕃会盟的盟约。现在,我眼前的石碑虽历经千年风雨,仍保存完好,碑上的字迹相当清晰。我不能不为藏族人民对它如此精心的保护而赞叹。碑刻本身是汉藏友好的历史见证,从碑刻的保护上看,千年来藏族人民是珍视汉藏之间友好情谊的,中国各民族之间有着何等强烈的凝聚力!

拉萨有座大昭寺

大昭寺的大小殿堂内满绘着各种壁画,面积达4400平方米。题材涉猎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等诸方面,可谓是一部“百科全书”。

《松赞干布联姻图》和《文成公主进藏图》,以动人的场面讴歌了藏汉民族兄弟的情谊;《拉萨庆典图》和《兴建大昭寺图》重点描绘了劳动情景;底楼108幅连环画,颂扬了释迦牟尼的108种“功绩”……

大昭寺的塑像细腻华丽,神态生动。松赞干布塑像的右手戴有一只嵌绿宝石的戒指,相传为唐皇所赠;头上戴的帽子是用白羊毛布缠的,顶上有一个小菩萨,传说松赞干布是观世音转世。文成公主塑像端庄温顺,赤尊公主塑像俊美虔诚栩栩如生。四大力士塑像雄壮威武……

屋脊上装有喜鹊衔梅、玉凤衔铃、狮子含石、鳌鱼摆尾等浮雕珍品,巧夺天工。寺内还保存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有文成公主洗脸用的莲花石台、石山羊、五佛冠、佛教经典……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拉萨有座大昭寺

松赞干布之后的赞普,都对大昭寺进行过扩建。大规模修建是在15世纪初宗喀巴的宗教改革时期,在帕木竹巴法王扎西绛曲的大力资助下,从娘色曼的山上运来石头,把庭院和转经廊的地面换成石板,在天井里新安了11根立柱……工程竣工后,宗喀巴给释迦牟尼佛献上了金制五佛冠,从此称“觉阿仁布钦”,并在神殿的东北角石阶上塑了自己的一尊像。

1409年元月,近万名僧人举行了隆重的传召法会。正月十五日晚上,在神殿内摆了供果和香火,在八角街还摆设了大型的酥油花灯会。从此,形成了正月的“传召大法会”。

拉萨有座大昭寺

据土登喇嘛介绍,大昭寺的大规模扩建和修饰,则是从五世达赖执政开始,到第巴·桑结嘉措掌权的40多年间,逐步修缮,初具现在的规模。

1991年,国家文物局、自治区人民政府、拉萨市人民政府拨款和大昭寺筹资300万元,对大昭寺进行了300年来的第一次大维修,历时3年零7个月,完成维修面积6094.9平方米,补救原始壁画500多平方米,保护早期壁画90多平方米,新绘制壁画700多平方米……使大昭寺金光闪烁重放异彩。

在新建的广场上,举目西望,布达拉宫更加雄伟;抬头西看,药王山电视塔耸入云天。清晨中,朝佛的人们手持哈达怀揣酥油,先在大昭寺前磕长头然后进殿向释迦牟尼佛献哈达给长明灯添酥油;夜幕下,转经的人群一边手摇转经筒一边口中念佛首尾相接地绕行……煨桑的袅烟旺盛的香火显示着圣地宗教文化的辉煌。

拉萨有座大昭寺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