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五华提线木偶戏

五华提线木偶戏是广东梅州的传统戏剧。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至今已有600 多年历史。五华提线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悬丝戏”; 木偶造型精细,形体高大(高度约为90 厘米),操纵木偶的线多达14 至20 条。演唱以汉调为主,间唱客家山歌、民歌、采茶小调,对白用客家方言;曲调优美、热烈奔放、动听感人;剧目有以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人物为题材的传本戏和杂耍戏。

文化传承——五华提线木偶戏

五华提线木偶戏的表演艺术独特传神,达到“能人之所能,能人之所不能”的艺术效果。因表演木偶的演员少、舞台小、道具少,加上其表演的剧目是传本戏和杂耍戏,能经常活跃在乡村、民间节庆、庙会等地,为百姓增添乐趣,起到很好的教化作用。

文化传承——五华提线木偶戏

五华提线木偶戏艺术独特,提线技艺灵活,表演奇特传神,出神入化;演唱曲调多样,主唱汉调,间唱客家山歌、采茶小调等;对白一般用客家方言和普通话。表演技艺方面,创新和发展了不少高难度绝技,如被誉为“天下一绝”的木偶书法和舞蛇、舞狮、打花鼓、拉二胡、吹唢呐、耍扇、拔剑、舞双枪、翻筋斗、喷火、抽烟等,真正达到了“能人之所能,能人之所不能”的艺术效果。五华提线木偶于2008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