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颜好,年轻,有一番作为,确实更受人们青睐吧

成名要趁早,张爱玲说的。很直白,很有道理,话说在座各位,又有谁不想这样呢?

张爱玲有资格这么说,她在中国近代文坛的咖位我们都懂;而她传奇一生的第一块砖,23岁就砌上了。

23岁,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在上海文坛一炮打响,崭露头角。此后一年时间陆续发表《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等一系列小说,散文;

24岁,创作了《花凋》、《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作品,还出版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说集《传奇》以及散文集《流言》,张爱玲也因此在上海文坛大放异彩。

其余成就,不多赘述;仅看这两年,张爱玲便无愧"中国近代知名作家"这一称号!

24岁,我们在干嘛?找工作,读研,或者,在搬砖?

大概颜好,年轻,有一番作为,确实更受人们青睐吧

我特别喜欢张爱玲的这张照片:身着旗袍,双手叉腰;神情中有着冷漠,又弥漫着骄傲。照片的由来我不清楚,但我知道,那时的她一定风华绝代。在正好的年纪,将才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年少轻狂又何妨,天下谁人不识卿?

文学界对张爱玲的评价有褒有贬,但凡俗世人大都爱她。那时的她,颜好,年轻,有一番作为,为什么不爱呢?

羡慕嫉妒?暂时没有,她离我们远着呢!

大概颜好,年轻,有一番作为,确实更受人们青睐吧

这个年代,网络小说有多火?

就问从小到大有几个一点儿没看过的?

这玩意儿火,风靡不衰是有它的道理的。读小说,讲究一个代入感,开挂般的男女主人生,颜好,年轻,有一番作为,又有谁不向往呢?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模型,那是你终向往的模样,或鲜衣怒马纵驰京都,招摇过市不可一世;或眉目如画,笑靥间倾尽绝代风华。

你的一生,都在往那个模型上靠。也许因为种种因素,没法实现,但只要出现一个这样类似的,你无法不欣赏他,爱他。

大概颜好,年轻,有一番作为,确实更受人们青睐吧

自霍去病后,封狼居胥是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也是文人骚客最向往的壮丽诗篇。

"封狼居胥"是多大的荣耀?这句话可以完美的概括:自此(汉武)至宋代数百年间,中华边界几无大战。一战定乾坤,莫过如是。

在中国古代所有将军中,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就是霍去病,霍去病吧里面,年轻人们都怀着对霍去病的无限情怀,以写文的形式来纪念这位少年英雄;历代名家,歌颂霍将军的诗文更是不胜枚举。

一个电视节目里,一个年轻的女孩说他一直爱慕霍去病,因为在少女时代曾经做过一个梦,长亭外飘着雪花漫天,嫖姚校尉霍去病和她分别,出师朔方。

嘉宾很不理解,"可是,霍去病,这是个古代的人诶?"

那个女孩说,"可是在我心中,他始终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孩,在我心中他始终那么年轻。"

17岁,嫖姚校尉,深入敌军,斩首千余,一战成名冠军侯

19岁,骠骑将军,纵横河西,走廊归汉,丝绸之路从此开

21岁,帝国司马,漠北决战,封狼居胥,华夏边界百年平

23岁,谥封景桓,马踏匈奴,祁连为墓,铁血丹心耀汗青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军旅一生,不过六年,开疆拓土,立不世伟业,此生足矣!

霍去病的形象定格在他二十三岁纵马高呼那一刻,始终那么年轻,他没有英雄迟暮的悲哀,也不会成为大腹便便的中年将军,不像他舅舅卫青,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中年男人,不像后世的戚继光,会是个圆滑世故的交际人。

而霍去病,他始终是那个飞扬的少年,那分桀骜不驯和英气勃勃从没有消逝,那句铮铮誓言从未被遗忘,

"皇上,只要有一天未曾消灭匈奴,我绝不成亲,绝不喝这酒。"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大概霍去病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将领了吧,如果他能再多活个几年,且厚度不稀释的话。但这种遗憾或许也是一种完美,就像中国传统绘画里面的留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要是再给他几年,历史又当如何?

从霍去病去世以后,汉武帝再没有发动对匈奴的大规模战略作战,少年将军好像把汉武帝一代对匈奴的仗都打完了,像一颗流星,滑过汉帝国的历史上空,留下千古绝唱。但是他永远以冷峻、傲岸、强悍的少年姿态留存于千古的记忆之中。

中国古代的杰出军事家,基本是内战的行家,朝代更迭的帮手。很少像霍去病一样,为领土的拓展和民族的生存,付出了一生。

大概颜好,年轻,有一番作为,确实更受人们青睐吧

人的一生,都在往那个模型上靠。也许因为种种因素,没法实现,但只要出现一个这样类似的,你无法不欣赏他,爱他。

毕竟颜好,年轻,有一番作为,就是更受人们青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