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建筑一座城之这里有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还有件十亿不卖的佳器

长干寺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其中的两套金棺银椁更是充满神秘色彩。如今,在朝天宫大成殿的密室内,市民可以隔着一层玻璃看到这两套金棺银椁。虽然隔着玻璃展柜,但金棺顶盖上的莲花、凤鸟纹及棺体两端装饰的持剑护法神都可一览无遗,让观众感受到佛都金陵的昔日盛景。《圣塔佛光》展出了长干寺地宫出土文物,是参观人气最高的"热点展区"之一。阿育王塔、金棺银椁以及北宋香料等珍贵文物均首次登台展出。尤其是供奉佛顶骨舍利的内层金棺

"佛顶骨重光,使长干寺地宫石函上的记载,终于和实物相印证,对我们考古工作者来说,这是非常欣慰的。"在佛顶骨盛世重光大典的新闻发布会上,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介绍,从2007年初至今,市博物馆考古部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古发掘,先后发现并清理了属于明代大报恩寺的香水河桥、中轴线主干道、天王殿、大殿、观音殿、法堂,当然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的长干寺地宫重要遗迹。大报恩寺北侧的画廊基础, 永乐年间所建造的大报恩寺,为佛塔所作的四面佛龛是108间画廊。在19世纪外国画师所绘的大报恩寺塔铜版画中,寺塔周围的画廊清晰可辨。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哪座寺院的画廊具有如此宏大的规模。 这些文献记载的画廊的确存在,而且遗址保存得非常完整。此外,大报恩寺北侧的围墙也已找到一段遗迹。

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是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这里有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还有件十亿不卖的佳器

南京长干寺地宫

佛教界仰止崇拜的至高信物,而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更添光彩。昨天,南京市长季建业表示,佛顶骨舍利是南京一笔厚重的、难以估量的文化财富,也是南京独有的文化资源,一定会以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先人之心,珍惜这笔伟大的文化财富,把它保护好、传承好,不断发扬光大。

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使得南京这座六朝古都的佛教文化深厚底蕴得以进一步彰显,更让世人重新认识南京的佛都地位。多年之前,南京就规划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复建琉璃宝塔,以此将南京打造为佛教文化胜地。然而在长干寺地宫及七宝阿育王塔被意外发掘之后,让人激动、自豪的同时,也让原先的规划陷入尴尬,复建计划也一再推后。不过昨天传出消息,大报恩寺琉璃塔2010年内就将率先启动,完工后,佛顶骨舍利将被永久供奉在琉璃塔内。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这里有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还有件十亿不卖的佳器

《资治通鉴》第157卷:"上(南朝梁武帝萧衍)修长干寺阿育王塔,出佛爪发舍利。辛卯,上幸寺,设无碍食,大赦。"。(司马光《资治通鉴》)

《央广新闻》报道,国庆节期间,南京市博物馆在整修后的南京朝天宫内向公众展出了近3000件馆藏文物,成为该馆1978年正式挂牌以来展出文物数量最多、等级最高的一次展示。其中长干寺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及两套金棺银椁是首次公开展出。

经修复后重新亮相的千年阿育王塔是金光闪耀,和刚出土时的"灰头土脸"截然不同,就连原来起翘的外表、掉落的宝石都已经归位。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说,这是阿育王塔脱胎换骨的缘故,塔外皮是银鎏金,里面是木胎的。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将以前变形的木胎进行更换,对氧化的鎏金表面进行了清理,并进行了隔绝处理,并且对散落的宝石进行了镶嵌和修补。

在朝天宫大成殿的密室内,市民可以隔着一层玻璃看到这两套金棺银椁。虽然隔着玻璃展柜,但金棺顶盖上的莲花、凤鸟纹及棺体两端装饰的持剑护法神都可一览无遗,让观众感受到佛都金陵的昔日盛景。金棺银椁一套方形的,一套长方形的,长方形的那一套,从外到里都是纯金打造,金光灿灿;另一套方形的,盒子的主要构件都是银的,银光闪闪。

特别值得一看的就是《玉堂佳器》展览中收录的南京市博物馆最负盛名的20余件镇馆之宝,包括青瓷莲花尊、南朝石窟唯一存世的菩萨头像、渔翁戏荷琥珀杯等等。每一件展品都称得上"国宝级文物"。"三稀殿"内陈列有三件"稀世梅瓶",分别是"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釉里红"岁寒三友"梅瓶和"内府"白釉梅瓶,特别是"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号称"十亿不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