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濟濟英才”,為何還有漢字通假?

大中華“濟濟英才”,為何還有漢字通假?

擠擠英才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大到國家地區,小至一邑家族,都是“英才濟濟”,或曰“濟濟英才”。但是,“濟濟英才”不會是 “擠擠英才”。

“濟濟”,屬現代漢語中的形容詞,用以形容“英才”眾多。“擠擠”,即“挨挨擠擠”,也是一個形容詞。漢語的語詞搭配是有規則的,關鍵在於中心詞。中心詞有抽象與具體之分,“濟濟”、“擠擠”與“英才”之間哪一種搭配是合理的,選擇起來其實並不難,所以漢語成語只有“人(英)才濟濟”,沒有“人(英)才擠擠”。

“濟濟”與“擠擠”是不是“通假”呢?這個問題其實很複雜。經典古文進入當代教科書,是從中小學就開始的。古文解讀針對的學生,而不是文字學專家,必然要引入和講到“通假”,所以一般中小學生都知道“通假”這個概念。高中階段開始文理分科,所以有人即便具有高等學歷,對“通假”的理解仍會停留在中小學階段,這也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術業有專攻,理工類的“英才”沒有必要鑽進古文字學,對漢字“通假”有個大概的瞭解也就行了。

大中華“濟濟英才”,為何還有漢字通假?

北大藏西漢竹書"蒼頡篇"

一、漢字通假的本質

漢字涉及形、聲、義三個方面,漢字造字不會出現“形、聲、義”完全相同的兩個字。但漢字又是變化的,不同時期“形、聲、義”不完全相同的兩個字通用,大體上可視為“通假”,並且三種類型的都曾有過。

漢字“通假”的原因很多,語言學家王力認為這 “就是古人寫別字”。這種說法,過於刻薄。漢字通假的本質,與中華地域廣大有關,漢字的規範又是一個過程,最初的漢字是比較亂的,秦國與趙國不同,趙國與楚國不同,這才有了秦一統天下後的“書同文”。

秦丞相李斯編有《蒼頡篇》,是“書同文”背景下的漢字規範工作。秦朝的漢字規範化,具有明顯的“法治”屬性。但“秦二世而亡”,沒有辦法將“書同文”進行到底,所以古人寫文章就繼續“通假”。

大中華“濟濟英才”,為何還有漢字通假?

說文解字

二、漢代的標誌性事件

秦始皇開創的“書同文”大業,在漢代有了標誌性成果,這就是《說文》的出現。

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分析漢字字形、考究字源的字書。這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也是漢字規範化進程中的里程碑。《說文》的應用與研究,延續到了清代。

商代的“後母戊鼎”,銘文中的“後”字,明顯是“司”字,“後母戊鼎”最初便被稱作“司母戊鼎”。“後”與“司”,字形相近,是商代漢字通假的一種。

《說文》出現後,“後”與“司”也就不再存在“通假”。誰將“後”寫作“司”,都可判為寫 “白字”!

大中華“濟濟英才”,為何還有漢字通假?

後母戊鼎

三、通假字的生存空間

先秦“後”與“司”的“通假”終結,不等於漢字“通假”現象的終結。《說文》之後,漢字“通假”仍然比較常見。

這種“通假”現象的存在,大體上有三種原因:一是提筆忘字,先弄一個同音字再說。但古人弄好之後,後人只能解讀,不能修改,只能以“通假”理論將文章講明白。二是書寫問題,無論是毛筆還是刻刀,都有一個使用習慣的問題,多一筆少一筆,正的歪的,不可能像電腦字庫中調出來的那麼規範,這種“通假”在古代文獻中十分常見。三是情感因素,如對尊長、當朝帝王名字用字,借用他字替代等。這種情感因素,不同時期都有相應的“律法”支撐,否則就是“白字”。

大中華“濟濟英才”,為何還有漢字通假?

字彙

四、通假字的緊箍咒

漢字中的“通假”,會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自漢唐開始官方一直試圖解決這一問題,這也是社會法治化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否則,立法、行政等方面都會出現混亂。

漢字的規範化,明清時期有重大進展。明洪武八年(1375),明太祖朱元璋即詔令編就《洪武正韻》。朱元璋“親閱韻書”,感覺不是太滿意,洪武二十三年,修訂《洪武正韻》,重新刊行為《洪武通韻》。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編成《字彙》。在明朝不同時期,不符合《洪武正韻》《洪武通韻》《字彙》的,即是“白字”。官方文書中出現“白字”,是要追究責任的。

大中華“濟濟英才”,為何還有漢字通假?

《康熙字典》

清承明制,康熙五十五年編就《康熙字典》,這為後人熟知。被後人忽視的一句話是,《康熙字典》前刊有《御製康熙字典序》:“官府吏民亦有所遵守”。但中國太大,文化並不普及,民間不守規矩亂寫一通的現象官方也鞭長莫及。需要認識到的問題是:“通假”並不是寫“白字”的藉口,如果科舉考試,或是公文中隨心所欲,那是要付出代價的。不怕落第,不怕挨板子、罰俸,“通假”字倒是可以寫,但絕對是“白字”。“白字先生”,小學童也是瞧不起的。

大中華“濟濟英才”,為何還有漢字通假?

《康熙字典》御製序

五、通假字的終結

“國家語委”成立於1954年,原稱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1985年更名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字“國標”即出自國家語委,不符合這一“國標”的都是“白字”。漢字“通假”,在當代完全不存在,小學生都明白這個道理。

那麼,歷史上客觀存在的“通假”,如何區分不是“白字”呢?這不能一概而論,關鍵看什麼時候寫。孔子、司馬遷可以將“早”寫成“蚤”,但蘇軾、王安石這麼寫就叫“白字”。你也這麼寫,老師、家長可能要揍你個底朝天。

回到開頭,“英才”到底是“濟濟”還是“擠擠”?一要看時間緯度,二要看語言環境。如果是一幫“英才”在單位窗口“擠”著報名應聘,那也能夠說得過去。

大中華“濟濟英才”,為何還有漢字通假?

舊時學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